大安镇地图
大安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大安镇已纳入永川大城市组团之一,镇内大安工业园区是重庆市级人民政府批准的首批特色工业园区,被永川市委、市政府定位为创业工业园基地、加工制造业基地和永川经济发展试验基地,定位为永川经济增长极。2004年上半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2.71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49.4%;社会固定资产投入1.2亿元,占全年任务的44%;农民人均纯收入1600元,占全年任务的50.5%;镇财政收入实现235.1万元,占全年任务的48%,同口径增长24%。大安镇按照“工业抓项目,农业抓特色,商贸促三产”的工作思路,通过招商,1—6月共接触意向性投资企业45户,意向性投资额达到3.7亿元,签订投资合同2.9亿元,其中生产性项目引资1.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600万元;通过推行业主制,已建成2万亩速生杨、3000亩茶叶、3000亩花椒、2000亩海椒、1000亩密柚、1000亩荷花、1000亩鱼鸭套养、250万袋食用菌等八大特色农业基地;通过连锁经营模式,中国移动、中国联通、TCL王牌家电、半边天百货、雅芳美容院等一大批知名企业,纷纷在大安设立了分店,建筑、建材、房地产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邮电、法律服务多种维修等服务产业发展迅猛,集市贸易愈显繁荣活跃,全镇共有私营企业102家,个体工商户1030户。镇情概况
玉田县大安镇位于京、津、唐三角地带,与天津市蓟县接壤,总面积57平方公里,耕地4.8万亩,辖31个行政村,28850口人。该镇交通发达,京秦、大秦铁路和102国道从境内穿过,并设有螺山火车站货场;通讯便利,有邮电支局,程控电话遍及全镇;镇内有变电站一座,供电设施完善,电力充足。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82006男43315女38691家庭户户数21780家庭户总人口(总)81799家庭户男43192家庭户女386070-14岁(总)271280-14岁男152280-14岁女1190015-64岁(总)4912615-64岁男2530115-64岁女2382565岁及以上(总)575265岁及以上男278665岁及以上女2966户口本地住在本地81124区位优势
成渝公路、成渝高速公路横贯全境,成渝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道口,东距重庆50公里(30分钟车程),距江北机场60公里,西靠永川市区10公里。承接成渝辐射,是永川东部商贸物资集散地。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工业立镇不动摇,建设富裕大安。2006年规模企业销售收入完成18亿元,民营企业缴纳税金完成6000万元。2007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亿元,占全年任务的77%,同比翻番;国地税收入完成1460万元,占全年任务的60%,同比增长41.2%;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个,有企业发展项目的村达到18个。坚持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实现工农业互促并进协调发展,加快财政增收和农民增收步伐。一方面着力做大做强两个主导产业。一是做大做强方便面产业,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基地。白象、华龙两家方便面企业现拥有27条方便面生产线和一个日处理小麦500吨的面粉厂,可转化100万亩小麦,安置4000人就业,并拉动纸箱包装、交通运输等产业发展。二是做大做强机械加工产业,建成了全国著名的机械加工基地。机械加工能力强、规模大,大丰机械公司和环宇车轮公司跻身全国三强。另一个方面是着力做起一批新产业。以百盛淀粉和雁翔味精为主体,发展生物制品产业;以合力新型建材和赛乐菲为依托,发展新型建材产业;以康华制药为支撑,发展医药产业;以山东梦泽园纺业有限公司为基础,发展纺织产业,形成食品、机械、医药化工、新型建材、纺织五大产业集群。坚持镇村管理不动摇,建设活力大安。进行综合整治,改善镇村面貌。成立了30多人的专业执法队伍和环卫队伍,先后开展了违法建筑专项整治、镇驻地和通向城区道路专项整治、镇容专项整治和清洁家园工程,对城乡结合部、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绿色通道规划控制区已有的违法建筑物、搭建物、构筑物,分步骤、分阶段依法逐步予以拆除。取缔占道经营、超门头经营。规范沿路广告牌设置,严禁乱摆乱放。镇与村沿街企业、业户、居民签定《实行门前三包,创文明单位责任书》。新建大型垃圾池2处,统一粉刷墙面4万余平方米,建美画墙1000平方米,新画彩画1000余幅。全镇达到了整齐、清洁、美化的效果,综合整治大见成效。结合城市管理年活动,对该镇的小城镇规划和村庄规划进行了及时修编,对城市规划以外28个村进行了新一轮规划,镇村管理和整体形象有了大的改观。规划建设新型中心村。规划建设了5个示范新村,14个园林化村庄,5个绿化样板村,4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3个提档升级村,13个文明小康村,无三堆的村已达到30多个。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13个村已完成80%小街巷硬化,41个村达到自来水100%入户,有线电视入户率达60%的村21个,41个村宽带进村。稳步推进“三化”工程和“五通一有工程”。即道路风景化、村庄园林化、住宅楼房化,村村通柏油路、通电、通自来水、通程控电话、通有线电视、有澡堂。广场、道路、街巷绿化建设植树50余万棵,花20多万株。对镇村主干道进行高标准管护和绿化,实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使每条道路都成为亮丽的风景线;以花团锦簇、四季常绿为目标,高标准建设园林化村庄,做到远看象森林,近看象花园;大力推进小康楼建设,已建小康楼1500幢。
坚持统筹协调不动摇,建设文明大安。高度重视教育卫生事业。目前,建成中心中学、成教中心两处省级规范化学校,中心小学、夏村小学两处济宁市规范化学校,7处济宁市一类幼儿园,20个村建起了农村文化大院,29个村卫生室进行达标改造,新农参合率达98%以上。二是抓好重点工程建设。主要有土地所办公楼、村级办公场所、卫生院综合门诊楼和计生服务站规范化建设,这四项工程高标准建设,达到规范化要求,2007年全部建成启用。加强农民综合文明素质教育,培育新型农民。开展了“文化进村”、“文明入户”、“四进家”等活动,实施了农村电影“三个一”工程(一个村一个月放一场电影),提高了农民群众综合文明素质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自觉性。通过镇党校和成教中心对1200余名群众进行了管理技能培训、经营技能培训、种养技能培训、创业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加快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坚持发展稳定不动摇,建设和谐大安。坚持以法治镇,以人为本,密切联系群众,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大力加强信访稳定综合治理工作,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和平安建设活动,平安村居创建率达90%,全镇41个村全部建成文明一条街、法制宣传一条街,设立了村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坚持打防并举,狠抓治安防范和“严打整治”工作,加大司法调解力度,充分发挥调解中心的作用,将矛盾解决在基层,确保安定团结,治安保险承保面达44%,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信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牢固树立安全生产重于泰山的观念,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责任制,人民群众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构建了大治安、大信访、大安全、大保障工作格局。坚持“一岗三责”,在抓好经济建设、信访稳定的同时,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权利就是责任”的思想,不断提高党性修养,以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