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东镇地图
甲东镇相关地区地图:
旅游资源
镇西南端的麒麟山,风光旖丽,美不胜收。她连接狮地、象地、通天三山,总面积1平方公里。山上奇石林立,树林苍郁,登高远眺,水天一色,船桅如林,蔚为壮观;山下海水环抱,空气清爽,沙滩柔软洁净,是一处天然的海滨浴场和旅游的好地方。为了更好地开发映群山旅游资源,甲东镇与深圳金大地投资发展公司签订了合作开发麒麟山旅游区的协议,拟建成集度假、娱乐、商贸于一体的新型海滨旅游区,为四方来客,提供轻松舒适、优美的旅游环境。
基础设施
在甲东海面经过;全镇电力充足,实现村村照明、工业用电化;各管理区均开通了程式控制电话。新建了一批综合市场,总面积达65O0平方米。镇自来水工程和扩容2000门程式控制电话及通信大楼等项目已相继动工上马。
经济发展
甲东镇投资环境日臻完善、陆路西有甲东大桥与甲子镇相连。投资2亿多元,连结陆丰市沿海9镇直通惠来县的沿海公路甲东路段即将竣工。镇府通往麒麟山旅游区的孤米大道已经修通。水路距香港120海裏,国际航运线在甲东海面经过;全镇电力充足,实现村村照明、工业用电化;各管理区均开通了程式控制电话。新建了一批综合市场,总面积达65O0平方米。镇自来水工程和扩容2000门程式控制电话及通信大楼等项目已相继动工上马。甲东镇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生活质量逐步改善。1998年,农村人均纯收入2168元,比1989年增长3.2倍;全镇有摩托车369辆、货车5辆、拖拉机18辆。部分农户已购置有彩电、VCD机、音响、冰箱、洗衣机等。人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1998年圩镇钢混楼房面积2.7万平方米,人均25平方米,农村拥有楼房的农户215户,面积26445平方米。1997年实行“千干扶千户”,挂钩扶持的县教育局、镇府、镇直各部门的干部职工对全镇120户贫困户进行“一对一”挂钩扶贫,省、市、县共投入扶贫资金15.6万元,1998年已大部分脱贫。妥善解决了五保户、军烈属、特困户的实际困难,1998年全镇民政定额补助对象31户,补助经费13300元,比1989年的3450元增长2.85倍。
交通区位
陆路西有甲东大桥与甲子镇相连。连结陆丰市沿海9镇直通惠来县的沿海公路甲东路段即将竣工。镇府通往麒麟山旅游区的孤米大道已经修通。水路距香港120海裏,国际航运线。
气候特点
甲东镇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洋性气候明显。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汛期降雨较为集中。甲东镇年平均气温大于21.8度,最热7月,月均气温28度;最冷1月,月均气温13.8度。极端最高气温37.8度(1962年8月1日),极端最低气温0.9度(1967年1月17日)。无霜期361天,农作物年可3熟。甲东镇年均实际日照时数为1940-2140小时。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12.55万卡/cm2,属广东省大陆高值区,其分布大致与日照时数相同。光照条件除个别年份出现长期的阴雨天气外,一般都可以满足各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全年年均降雨量为1997cm,属广东省多雨区之一。降雨年际变化大,最高年(1961年)降雨量达3045mm;最少年(1963年)仅有942.2mm,比平均值52%;降雨量季节变化也明显,一般雨季开始于3月份,结束于10月中旬,长达210天左右。汛期4-5月,平均雨量1730mm,占全年总量的87%。其中前汛期4-6月,以锋面低槽雨为主,雨量约占年降雨量的45%,这时期的降雨,群众称为“龙舟水”;后汛期7-9月,以台风雨居多,雨量约占年降雨量的42%,是形成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58607男29443女29164家庭户户数10249家庭户总人口(总)58594家庭户男29431家庭户女291630-14岁(总)272530-14岁男139520-14岁女1330115-64岁(总)2826315-64岁男1420515-64岁女1405865岁及以上(总)309165岁及以上男128665岁及以上女1805户口本地住在本地58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