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镇地图
大王镇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资源
大王镇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生态环境优越。位于最北端的方山景区风光旖旎,景色秀丽,山势奇特,山高林密,潺潺泉水、美丽瀑布,玉带天街、2600多年古银杏树、1300多年的白皮松等众多自然景观,是集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天然生态风景区。北有南辿自流灌区,中部有双万亩井灌区滋养着3万大王人民。
人文文化
大王镇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传说众多。有新石器时代的金盛庄遗址,开辟了黄河流域人类使用陶器贮藏物品的先河。有早于永乐宫的下方寺、龙王庙、玉泉观;有盛唐兴建的靖道院等。近有红色旅游圣地抗日名将杨振邦屯兵的雪花山,远有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出山前的战略要冲方山。
地理环境
大王镇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优势显著,治安秩序良好,发展潜力强劲,是各届客商投资兴业的一片乐土。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必将进一步推动镇区乃至户县以北地区经济的发展,优化县域经济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从而辐射带动西宝、咸户沿线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经济发挥应有的作用很大。
基础设施
镇党委、政府以“夯基础、增效益”的总体要求,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狠抓镇、村、社道路建设,全镇按照村道公路二级路面的标准新建村级土石泡沙公路25公里、柏油公路2.5公里。全面整治清理了11个村87个社的升钟水库斗农渠配套渠系和宝马河畔三个村的电力提灌站,实现了全镇排灌畅通。场镇和9个村进行了农村电网改造、与城镇用电同网同价、收费到户。通讯网络发展迅速,截至2004年底全镇安装程控电话1053部,新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通讯基站2座。
经济概况
大王镇是一个工业重镇。镇域内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全镇现有中外合资、私营企业400多家,形成了以造纸、酿造、玻璃工艺加工、铸造等为主的主导产业。全镇现有投资300万元以上的涂布纸厂7个,包装纸箱厂45个,彩印厂21个,已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包装纸箱生产基地。有食用醋、保健醋企业35个,创出了“福春”、“益康”、“锦兴”三大名牌,并先后在杨凌农博会上获奖,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另有建材企业18个,铸造企业14个,各企业积极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施二次创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镅坞纸业有限公司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总投资已达2000万元以上,成为集造纸、纸箱、化工、铸造为一体的企业集团,并荣获“中国表面处理工程优秀企业”称号。光达工艺玻璃有限公司产品销往欧美国家,出口外汇率逐年上升。长发铝业有限公司,引进外资3000多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华城钢杆照明器材厂、西安惠宁造纸厂、长城造纸厂等企业效益连年增长。非公有制企业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9000余人。截止2004年底,完成乡镇企业总收入31997万元,乡镇工业总产值30150万元,出口交货值480万元。乡镇企业入库税金578万元,引进大型项目6个,引进资金3800万元,新发展大、小企业35户。
农业产业
镇党委、政府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收为目标,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按照“一项产业、一批龙头、一片基地、一方市场、一根链条”的思路,发展高效、短、平、快经济作物和长效种、养业。粮经比例调整达到了5∶5。2004年除种植牧草500亩、地膜花生1200亩、商品蔬菜800亩、大豆1000亩、脱毒良种红菩150亩等高效、短、平、快经济作物外,认真注重了长效种、养业的发展,尤为是蚕桑生产发展迅速,栽桑达到5500亩,人平桑树550株,年养蚕量达3500张以上,是县蚕桑生产基地镇之一;同时又是优质肉猪、小家禽家畜、肉牛、山羊发展和批把产业带重点镇之一。生猪生产势头良好,年出栏达1.3万头,圈存9500余头。小家禽家畜市场前景好、发展快,年出栏达28.5万只(头)。积极大力发展西门塔尔肉牛、山羊、小家禽家畜、金丝鲤鱼养殖和枇杷、花卉苗木种植业。采取“公司+农户”模式,做大做强种养业,调优结构、调大规模、调高档次,加快发展,使种养业上一个新台阶。镇内金子山村建有宝华畜牧大型西门塔尔肉牛、山羊养殖场,占地12000平方米,投资500万元,已养殖西门塔尔肉牛1300头、山羊1000只;宝灵山村建有宝灵山生态科学养鸡场,占地4500平方米,投资100万元,年养海赛克白、宝万斯白等肉、蛋鸡达8.5万只;大井坝村建有大王林茂花卉苗木园圃基地150余亩,投资80余万元,培育各类花卉苗木达300余种;雨台山村在宝马河建有网箱养鱼基地,年网箱养殖达90箱,产成鱼50余吨;宝马河文明新村建有种植反季节蔬菜大棚5个,占地20余亩;雨台山村建有浙川塑料颗粒生产厂,投资近50万元,占地1.5亩,已投入生产。水果种植历史悠久、品种多、除有传统的桃、李、杏、桔、柑、枣、脆香甜柚外,国道212线的宝马河村、繁荣村、羊角山村又种植良种五星枇杷达900余亩。
经济发展
近年来,大王镇树立打造县西经济重镇的发展理念,依托资源优势,着力建设生态、经济、社会相和谐的新大王,促进大王政通人和、繁荣稳定。1、苹果基地。大王镇栽植红富士等优质苹果2万亩,上坊、韩卓、小池、观后等村为苹果生产专业村,示范园200个,年产优质苹果5000余万公斤,远销东南亚。南辿3000亩红富士苹果通过有机食品认证。2、菊花特色产业基地。依托大王菊花生产协会,全镇发展药菊、荼菊7000余亩,年增加药农收入1400余万元,集种苗供应、栽培管理、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产品远销浙江、广州、亳州等大型食品、药材市场。3、生态林基地。全镇在沿山、黄河二台阶地退耕还林1.6万亩,植松柏、核桃、杜仲、花椒、国槐、刺槐、杨树、桐树等多种林木,通道绿化45公里,栽植片林240亩,防风绿化100公里。4、干果基地。沿山前坪、小花、南辿、双桥、桥坪等村发展核桃、枣、花椒生产,1700公顷核桃2006年通过有机食品认证。5、无公害香椿加工基地。依托前坪、南辿沿山一带生产的红香椿建立无公害食品加工厂-鑫峰食品厂,年加工红香椿100多吨,受益人均增收1200多元,企业被评为国家、省、市先进企业,产品被工商评为放心食品。6、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为城乡人民提供丰富的肉、蛋、奶产品。(1)养猪基地。小池、韩卓、观后、金盆等村为主规模养猪。百头以上猪场7个,全镇猪存栏6500余头。(2)养牛基地。前坪、陈常等村为主的晋南大黄牛养殖发展势头良好,全镇存栏超过1000头,为名优牛种--晋南大黄牛保存繁育基地。金盆村生态奶牛36头。(3)养鸡基地。以新兴、观后、观庄等村为主的肉鸡、土鸡养殖,存栏10万余只,特别是方山景区绿壳蛋鸡养殖为农民又创出一条致富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