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电子地图 > 东营市地图 > 广饶县地图 >
大码头乡地图
大码头乡相关地区地图:

乡镇所属学校

广饶县大码头乡中心小学广饶县大码头乡中心初中,广饶县大码头乡央上实验学校大码头乡高杨小学

地质条件

该乡以石村经颜徐至周庄村为分界线,此线以南为泰沂山北麓山前淄河冲积扇的中尾部,第四系地层较薄,由浅至深均含淡水;此线以北至小清河为山前冲积、黄河淤积和海潮侵袭交替作用形成的海陆相沉积,第四系地层较厚,地下水由浅至深为咸-淡或淡-咸-淡水;小清河以北则为黄河淤积平原末端,第四系地层较厚,由浅至中等深度均含咸水。该乡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最高,地面标高28米(黄海高程,下同),东北部地面最低,标高为2米,坡降为0.48‰。地貌属鲁北平原,南部由山前冲积而成,北部为黄泛淤积。境内主要是微地貌,差异不大,其类型有:缓岗,占全县总面积的8.72%,地面标高10~28米不等。浅平洼地,占全县总面积的19.25%,分布在微斜平地之中,小清河以南各洼地面标高5~20米,比周围相对低1~2米;小清河以北地面高3~5米,比周围相对低0.5米左右。微斜平地,处于缓岗与洼地之间,在县内分布最广,占全县总面积的61.53%。河流阶地,因河水泛滥淤积而成,分布于淄河两岸,占总面积的0.33%,土层主要是粗砂沉积物,高出河床1~1.5米。河流圈地,处于小清河与溢河坝之间,占总面积的3.05%,呈封闭状况。滨海滩地,海拔不高于3.5米,占总面积的7.11%,分布于沿海老防潮坝以东。

下辖村简介

1、码一村:该村位于大码头乡政府驻地,乡主要交通干线央上路、屋子路纵横其中,交通发达,该村有住户536户,1836口人,其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260人,耕地面积3670亩,以棉花种植、加工、运销为主。2、码二村:该村位于大码头乡政府驻地,乡主要交通要道干线央上路和东燕路,与西刘桥乡搭界,交通发达,该村有住户680户,2135口人,老年人314人,耕地面积3600亩,以棉、粮种植,运销为主,农业和商业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3、码三村:该村位于大码头乡政府驻地,交通便利,有503户,1706口人,老年人253人,耕地面积2300亩,是以棉花种植为主的农业大村。棉花中工、运销、建筑建材、水泥制品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4、小码头码前村:位于大码头乡最南端,与寿光市搭界,交通便利,有744户,2691口人,老年人403人,耕地面积5000亩,是以粮棉种植为主的农业大村,棉花生产、运销和加工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5、小码头码后村:位于大码头乡的东南部,交通便利,水利建设配套。有农户737户,2410口人,其中老年人350人,耕地面积4500亩,是以棉花、小麦种植为主的农业大村,棉花种植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6、央一村:该村位于大码头乡东南,与寿光搭界,交通便利,有523户,1780口人,老年人275人,耕地面积4300亩,是以棉花种植为主的农业大村,棉花种植、运输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7、央二村:该村位于大码头乡东部,东与寿光市搭界,交通便利,有526户,1753口人,老年人268人,耕地面积2500亩,是以粮棉种植为主的农业大村,交通运输业和粮棉种植收入是农民经济的主要来源。8、央三村:该村位于大码头乡东南部与央二、新村搭界处,交通便利,有385户,1324口人,其中老年人200人,耕地面积3000亩,是以粮、棉种植为主的农业大村,粮食、棉花和运输是村民的经济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9、央四村:该村位于大码头乡东力,与央二村、央五村搭界,交通方便,央四村386户,1309口人,六十岁以上老人182人,耕地总面积4000亩,是以粮棉种植为主的农业大村。10、央五村:央五村位于大码头乡东部,东依寿光,济青河穿境而过,交通便利。该村共有2050口人,土地面积4800亩。11、新立村:该村位于大码头乡东南,与寿光市巨淀湖农场搭界,交通便利,有156户,457口人,老年人78人,耕地面积1100亩,是以棉花种植为主的农副业村,种植、养殖和运输是农民经济的主要来源。12、屋子村:屋子村位于大码头乡北4公里处,与东燕、常徐二村搭界,交通便利,有401户,1366口只,耕地面积1670亩,是以棉花、玉米、小麦种植为主的农业大村,棉花种植和劳务输出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13、常徐村:该村位于大码头乡东北8公里处,与义和村搭界,交通便利,有287户,936口人,耕地面积1659亩,是以棉花种植为主的农业大村,棉花种植和劳务输出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14、义和村:义和村位于大码头乡北部,与寿光市搭界,交通较方便。有220户,692口人,耕地面积1550亩,以是粮棉种植为主的农业村,棉花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15、丁家村:该村位于大码头乡东北部,与寿光市搭界,交通便利,有65户,220人,耕地面积700为地,是以粮、棉种植为主的农业村,棉花、小麦和玉米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16、东燕村:位于大码头乡以北2.5公里处,与西刘桥乡搭界,交通便利,有730户,2729口人,耕地面积5100亩,是以粮棉种植为主的农业大村,棉花和劳务输出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17、北堤村:位于大码头乡北部,北邻小清河,西与西刘桥乡搭蚧,交通方便,有756户,2465人,老年人382人,耕地面积5085亩,是以棉花种植为主的农业大村,棉花、玉米和小麦是农民经济的主要来源。18、南堤村:位于大码头乡的北部,与北堤村、东燕村接壤,交通方便,有20户,726口人,老年人94人,耕地面积2980亩,是以粮棉种植为主的农业大村,粮棉种植,棉花加工和手套加工,是该村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19、杨宅村:该村位于大码头乡政府驻地东北约13公里处,与高港邻村,有203户,685口人,耕地面积2500亩。20、高港村:位于小清河以南,大码头乡东北部,东有反修沟,西有永红沟,东边与寿光市卧铺乡接壤。村东、南系清河采油厂开发区,境内井架林立,柏油路纵横,交通十分便利,有住户674户,2094口人,耕地面积4670亩,棉花种植成为主民增业,棉花种植、畜牧养殖、海洋捕捞、建筑劳务四个轮子一齐转,形成了产业结构的新格局,推动了村级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协调发展。21、东北坞村:位于大码头乡东北约17公里处,与寿光交界,人口732,户数206户,耕地面积1450亩,以种植棉花为主。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31749男15841女15908家庭户户数10265家庭户总人口(总)31674家庭户男15793家庭户女158810-14岁(总)66590-14岁男34500-14岁女320915-64岁(总)2197315-64岁男1104015-64岁女1093365岁及以上(总)311765岁及以上男135165岁及以上女1766户口本地住在本地30987

下辖村

下辖村小码头前村小码头后村大码头一村大码头二村大码头三村央上一村央上二村央上三村央上四村央上五村新立村屋子村东常徐村义和村小丁家村东燕村南堤村北堤村杨宅村高港村东北坞村

海域资源

该乡东北部濒临渤海莱州湾,海岸线长11.86公里,属淤泥质海岸。岸上地势平坦,湾少水浅,底大部为沙泥,有多种贝类生长。有滩涂面积7066.67公顷,滩涂湿地2266.67公顷。-10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66.67平方公里。

特色农产品

棉花,食用菌,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