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刘桥乡地图
西刘桥乡相关地区地图:
镇属学校
广饶县西刘桥乡三水口小学,广饶县西刘桥乡中心初中,广饶县西刘桥乡中心小学,广饶县西刘桥乡南塔小学,广饶县西刘桥乡桑科联小,广饶县西刘桥乡桑科联小,广饶县西刘桥乡雷埠联小发展状况
随着一条1200米公路的建设完工,西刘桥乡高刘工业园区内水、电、路、讯等配套设施基本完成,并已落户企业11个,投产项目7个,新安置的4个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开工建设。这是西刘桥乡上上下下解放思想,积力发展的一个体现。发掘优势,聚集产业,激工业活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西刘桥乡发展最锐利的“武器”就是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近年来,该乡通过建设高刘工业园、乌河工业园和青垦路经济带,形成了南接西水、大王,北连东营、丁庄,西与大海集团和县经济开发区相呼应的区域布局。同时,以良好的软环境和优惠的招商政策打造聚集资金、项目的洼地,赢得了外地客商的青睐。目前,“两园一线”落户项目16个,预计总投资337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9000万元。在引进项目的过程中,这个乡还突出项目的质量和发展潜力,总投资2亿元的子午胎项目,投资1000万元、国家发改委鼓励支持的废旧物资再生柴油项目,投资700万元的蔬菜加工项目等纷纷落地,投资质量与往年相比有了大幅度提高。随着华义工贸公司、信德化工公司、宇通气门嘴公司等老企业的不断做大做强,西刘桥乡初步形成了橡胶轮胎、造纸及纸制品加工、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机械加工制造、棉花加工及纺织、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融入了全县发展的产业链。超前规划,科学布局,展城镇魅力。在西刘桥乡的城镇建设中,教育园区是重头戏。该乡紧紧抓住教育改革的机遇,科学规划,总投资1200万元,打造集初中、小学、幼儿园“三位一体”的综合教育格局成为西刘桥乡城镇建设的大手笔。目前,投资320万元的教学楼正进行内部装修,投资280万元的教师宿舍楼已完工,投资350万元的实验楼已动工。在教育园区建设的带动下,城镇规划建设全面铺开,农民健身活动中心、计生服务楼、敬老院、居民小区等的规划建设,把一个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小城镇展现在面前。城镇建设带动了三产的发展,目前,政府驻地的个体工商户达到400多家,更多的农民涌向城镇,激活了三产,增加了收入,创优环境,打造平台,聚发展合力。西刘桥乡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凝聚工作合力,营造支持发展、适宜创业的“小气候”,畅通发展、创业的“绿色通道”。通过实施文化促动战略,打造文化品牌。今年以来,消夏文艺晚会、形式多样的“电影放映周”、全乡24支文艺演出队伍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等,进一步凝聚了人心,集聚了发展合力。该乡还不断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服务承诺,专门出台文件严肃查处破坏软环境的违法违纪案件,保证了各类创业主体放手大胆的发展。春蕾纺织公司投资1000万元的1.5万锭春明新型纺织项目又落户西刘桥,7月份可全面投产。今年以来,全乡的生产总值、工业产值、财政收入达到2.26亿元、3.63亿元、122.5万元,分别比同期增长20%、23.8%、72%。经济状况
农业:农业生产格局现代化。按照“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生产模式,依托凯银集团、华誉集团和市丝绸公司等农业龙头加工企业,确立了大棚蔬菜、大蒜种植、桑蚕生产以及冬枣、畜牧养殖五大主导产业。工业:
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该乡大力实施“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战略,突出工业强乡战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了以造纸、纺织、汽车摩擦材料、石油化工、橡塑轮胎、建筑建材、食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和手工制作为住的产业格局。其中华鹏公司的低定量、高白度转移印花原纸,纸浆模塑可降解工业包装材料,美纹纸原纸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或填补国内空白;华瑞汽配公司生产的“驰安特”刹车片为国内多家汽车生产厂家配套使用,并出口到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华义工贸公司研发的可降解液体地膜、彩色沥青和高等级公路、机场跑道沥青在国内居领先水平。
工业强乡战略彰显强劲发展势头西刘桥乡党委、政府立足良好的区位优势,以建设“两园一线”为重点,突破工业发展,打造工业龙头,拉动全乡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到2005年,特种纸、绿色环保包装材料、化工产品等已初具规模,并在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通过加大对信德公司、华义公司、华东汽门嘴厂等重点企业的服务和扶持,一批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取得实质性突破。
全乡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该乡通过大力实施工业强乡、畜牧富民、三产兴业、招商引资和小城镇建设五大战略,推动了全乡工农业经济和民营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2005年全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37亿元,民营经济实现产值14.7亿元,乡财政收入161.2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5%、14.7%和19.4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10元。
畜牧业:在该乡畜牧富民政策深入人心,按照“政府出政策、部门抓服务、农户抓生产”的思路,通过抓小区、抓大户、抓典型,有力的推动畜牧养殖业再扩规模发展、再上质量。抓好现有桑蚕、冬枣、大蒜等产业的巩固和发展。到2006年,全乡建设养殖小区24个,培植养殖大户200多户,2006年上半年实现畜牧产值3500万元。
林业:为彻底改变“年年种树不见树,岁岁造林难成林”的怪现象,今年,西刘桥乡在林业生产上全面推行“承包责任制”,乡里分别与涉及植树造林的村签订了林木种植管护合同,各村再与承包林地的100多大户签订林木管护合同。乡政府统一规划落实林地,免费提供高质量苗木,全面跟踪提供技术指导,农户负责种植管护等,林木成才后,收益归农户所有。据统计,今年该乡抓住水系绿化、村庄绿化、路域绿化、农田林网绿化等地块,选择适宜树种,高标准规划了400亩林地、12个村庄和1.8万亩国家土地整理项目林网配套,绿化植树达15.4万株。同时,为真正让林业生产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这个乡还紧紧抓住当前桑蚕市场好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桑园建设,做大做强“蚕鸭套养”产业。以东流桥村为龙头,组织邻近村的群众到泰安、东营区等参观,提高群众对植桑养蚕的认识。加强同东营阳光丝业的联系,聘请技术顾问,提供优质服务,在全乡营造了良好氛围。据了解,东雷埠、东流桥和西刘桥等村新建桑园100亩,种植桑树14万株,可为群众增加收入9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