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村镇地图
石村镇相关地区地图:
特色农产品
香葱,甜玉米,甘蓝,圆葱,花木,花卉苗木
文化生活
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近年来,张庄村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修建起了门球场、篮球场、健身广场、文化大院、农民书画社和小康电子书屋等,极大地满足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石村镇位于县城以北8.5公里处,总面积8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09公顷,辖49个行政村,总人口4178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500人。境内地下油气资源丰富,胜利油田4个三级单位和省属小清河航运站及县属骨干企业广饶石化集团均在石村镇境内。2001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58元,城乡储蓄余额1.5亿元。围绕种植和畜牧养殖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蒜种植面积突破1万亩,其他蔬菜面积达0.45万亩,建成各类养殖小区50个,发展养殖大户1017户,全年完成农业产值1.4亿元。乡镇企业和私营经济实现新突破,已形成了纺织印染、建筑建材、农产品加工、交通运输、毛皮服装加工、商饮服务、石油化工七大主导产业。建成了镇十一号路商业街、大营商业街和辛桥商贸园区、大营工业园区,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发展到2180家,全镇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7.3亿元。辛河路、柳大路纵贯南北,石大路与小清河横穿东西,水路、陆路交通便利。
区位优势
该镇的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优越。境内荣乌高速、河辛路、青垦路、石大路纵横交错,交通便捷。南靠经济开发区,北邻正和集团,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三矿、四矿、石油开发中心胜科管理区等3个三级单位入驻,经济支撑强劲,共建共荣、互利双赢的合作条件优越。小清河、预备河、老淄河三条河流穿境而过,沿河辛路有广饶县唯一的花卉苗木产业带,沿河水系绿化,大尧、韩疃2大片林基地彰显出贴近自然的良好生态观光效果,全镇林木覆盖率达到35.03%。
发展规划
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思路不断创新,提出了“发展、生态、和谐”这一总体目标,瞄准定位争创全市10强乡镇,做活三产,培强二产,做优一产,坚定不移地借外力统筹社会发展。清晰的工作思路,得到了全镇上下的普遍拥护和支持,已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初步条件。河辛路以西石村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已列入市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区,并成立了观光农业开发公司。2006年以来,镇域内有畜牧养殖大户近百家,涉及生猪、肉食鸭、肉食鸡等多门类养殖,年生猪出栏达到14万头,肉食鸭200万只,肉食鸡180万只,是全县的养殖重镇。纺织印染、精细化工、粮油加工、橡胶轮胎、市政工程等规模以上企业20余家。2009年力推建设投资过5000万元的工业项目4个,500万元以上的项目10个。物流和餐饮服务业发展在石村镇已经破题,成为石村镇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三产服务业完成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上升到34%,占全镇财政收入的60%以上,呈蓄势待发趋势。
新农村建设
村外,绿油油的庄稼一望无际;村里,街道宽敞、绿树成荫;群众家中,窗明几净,院落整洁;村民们,衣着整齐、精神饱满……走进广饶县石村镇张庄村,如画的美景让人应接不暇。聊起身边的新变化,村民张会生乐得合不拢嘴,“如今,我们村家家喝上了自来水,烧水做饭全用沼气,传统茅坑改成了冲水厕所……”,漫步在张庄的街道上,最让人感慨的还是村里幽雅舒适的居住环境。街道上干净整洁,庭院中花红树绿,村民厨房里拧龙头出水、拧开关点火,全然找不到以往进村一脚泥、进院“三大堆”、下厨满脸灰的景象。如今,张庄村民家中都用了煤气罐,村里每年免费供应一罐煤气,村民做饭再也不用烧柴草了。村里还规划了养殖小区,各家各户不再在庭院里养猪养鸡,院里粪堆没了,熏人的臭气与成群的苍蝇也销声匿迹了。随着“一池三改”(建沼气池、改厕、改圈、改灶)工程的全面推行,以前村民最头疼的入厕问题迎刃而解。今年投资6万元实施的自备井、水管等设施改造工程,还让群众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村庄的常年整洁需要规范化的管理来保证。自今年6月份起,张庄村实行了生活垃圾袋装化管理。自家房前屋后及院内的卫生由村民个人负责,村民代表组成的检查小组会定期进行检查,卫生不合格的,被扣掉村里的40元补助是小事,还会在大家伙儿面前抬不起头。
经济发展
该镇生产总值、工业销售收入、财政收入分别实现同比增长31%、22%和59%。借势发展,思想先行,石村镇打造诚信品牌,勇于破冰,寻求嬗变,全力塑造新的形象。良好的发展环境引得客商纷至沓来。据统计,近几年来石村镇到位外来资金5.6亿元。该镇建设“公路花园”,打造独具特色观光经济带。外地客商纷纷落户石村镇。目前,全镇已建成华茂、金茂、金地、金亮等4家花卉苗木基地1300亩。大尧村发展“订单”农业,与外商签订了胡萝卜、香葱等种植合同,仅此一项全村人均增收1000余元。三合村“订单”肉鸭养殖年出栏肉鸭170余万只,成为全市畜牧养殖示范点。工商花开并蒂艳,石村镇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工业经济发展高地,当地涌现出了大唐、银桥等多家工业企业。特别是高档印染生产线、二氧化碳干冰等项目相继投产运营,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目前河北宝利药业公司、东营沃特公司等一批企业纷纷与石村镇“签约”,到企业务工的人员达到2.2万人。为促进城镇人脉指数,先后建设了大营商业街、首集市场、特色小吃一条街等商业场所,并依托花卉产业的发展投资1200万元建设了华茂美食生态园。实施“放心店进村、超市到乡镇”工程,石村镇先后建设1处乡镇超市、20家放心店,方便了居民生产生活。特色生金,以花为媒,服务业正成为当地群众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以国泰公司等为龙头的物流运输业、以华茂等公司为龙头的生态餐饮业、以东营市佳德食品公司为龙头的畜产品加工业、以连锁超市为龙头的商贸流通业初具规模,2006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2亿元,增速达33%。仓禀实而知礼节,石村镇以创建小康文明村作为活动载体,全力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建成了以东高、张庄、西秦、前初等村为中心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有6个村被评为市级小康文明村、2个村被评为县级小康文明村。新农村建设的气息延伸到各个村庄、千家万户。寨村诗书会、张庄书画社、家庭幸福指导站、大店等村庄户剧团弘扬文明主旋律,倡导文明新风。活动有场所,看病不出村,购物有超市,在家能上网,外出有“电子保安”。去年该镇入闱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计生工作,石村镇在计生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做到对育龄群众关心、理解、尊重,以浓厚的人情味和亲和力影响群众、打动群众、感召群众,使全镇的计生工作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在工作思路上突出与时俱进,东营市村级人口计生信息网络建设利用现场会在石村镇张庄村召开以后,镇计生办立即对全镇49个村计生专职主任举办了计生信息网络建设利用培训班。通过培训,使村计生工作人员可以熟练上网操作,随时了解上级有关政策、工作动态、先进经验,查询和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生殖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满足群众的需求。张庄村在建设省级小康文明村中,充分发挥计生网络、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音像互动的特点,及时开展随访服务、宣传教育、协会活动等工作,在群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也为农村远程电教设备的综合利用和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起到了很好地推动作用。在宣教方式上突出个性化,该镇是远近闻名的书画、文艺之乡,镇计生协把宣教工作与群众的兴奋点密切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加大感情投入,充分发挥各村的书画、文艺优势,做到善解人意,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将计划生育政策融入其中,让人感到可亲可信。日前,镇协会的“人口杯”书画展、东秦村的“两会一队”、寨村的“诗书会”、佛王村的“庄户剧团”等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成为石村镇新型生育文化建设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同时,为提高镇、村计生人员的业务、思想素质,在全镇计生系统广泛开展“才艺展示”活动。活动包括演讲、教学授课、知识竞赛、文艺表演、新闻写作、书画爱好等内容,镇、村计生人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报名参加“才艺展示”的各项活动,进行挑战。同时,镇计生协精选各方面的精英,多次参加市、县举办的各项活动,并载入全镇人才储备库。“才艺展示”活动的开展,实现了业务、思想素质“双赢”。在工作内容上突出服务化,镇计生服务站在为育龄妇女健康查体期间,根据育龄妇女享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基本项目的要求,为6454名育龄妇女制作了“计划生育服务卡”,此卡设有育龄妇女的基本信息,标明了育龄妇女应享受的服务项目,一人一卡,育龄妇女持此卡到镇计生服务站就能享受到政策咨询、优生监护、避孕节育等方面的服务。为使“三结合”项目适应扶持户的需求,近日,镇计生协从青岛聘请了技术专家,围绕扶持户比较关心的问题,如:如何挑选鸡苗、猪苗、如何购买饲料、如何防疫、如何饲养等环节,为养殖户讲授养鸡、养猪技术,扶持户时而记录,时而提出问题。对提出的疑难问题,专家都耐心的做了回答,直到扶持户满意为止。有350多名扶持参加了养殖学习班,许多扶持户对学习班非常满意,收益非浅。近年来,镇计生服务站深入开展“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并当作优质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常抓不懈。每月举办优生培训班,围绕如何选择最佳受孕时期、如何增补优生药物等方面,讲解优生知识;大力开展“五项病源检测”,对检测出的病毒患者,及时指导她们治疗;积极推广优生药物,指导育龄妇女在孕早期有选择性的服用优生药物;建立了育龄妇女生殖保健档案,做好孕期跟踪服务,减少了病残儿的出生,深受育龄群众的好评。镇计生服务站始终坚持计卫联手、育医结合、服务民众的服务宗旨,与镇卫生院密切配合,经常深入到农村为广大育龄群众开展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等系列化服务,提高了育龄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满足了广大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