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台湾省电子地图 > 桃园县地图 >
大溪镇地图
大溪镇相关地区地图:

重庆市酉阳县大溪镇

大溪镇位于渝、湘、鄂三省(市)结合部,贯穿全境的渤桂二级路拉近了与酉阳县城的距离(不足90千米)。悠悠酉水河源远流长,巍巍冠军山雄奇壮观。再加上境内的三桥锁双江、笔架山文化、佛山奇峰林立以及即将出现的“高峡出平湖”,绘成了一道旖旎的山水画卷。在这里,民族风情浓郁,旅游资源丰富;在这里,金樱子色美味醇,千里油茶酒香飘。这里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这里有由巴国九黎走来的民族;这里有著称于史的酉水河原始风貌;这里有勤劳勇敢的土家苗汉人民。该镇辖7个行政村、47个村民小组、1.8万人(土家族占70%);有耕地1.6万亩,盛产水稻、玉米、油桐、烤烟、水果、蔬菜等多种农经作物,林地和荒山5万亩,属典型的农业镇。2007年全镇实现地方生产总值5700万元,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达到4500万元,固定资产投入1000万元;镇级财政收入9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250元。经过历届政府的努力,现该镇的劳务经济、烤烟、畜牧、林业、水果等五大支柱产业已经形成,养殖、蔬菜、水果三个专业合作社初具规模,有社员450人;各种产业大户50户,个私企业10户,个私协会会员210人;有中小学9所,镇级中心卫生院1个,村级卫生医疗站13个。全镇通村(组)公路里程达100多公里,农业和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已经建立,邮政、交通、信息、电力、金融行业较为发达。

河流

发源于长乐西南之大尖山,于老鼠洋注入营前—洋屿水网,水网以上河长11.7公里,集水面积24平方公里,河道比降3.4%,年流量4080万立方米。营前—洋屿水网分布于吴航、航城、营前、首占、玉田5个乡镇,总面积50平方公里,水网总汇水面积142.4平方公里,在海拔4.5米以下,河网总库容580万立方米。分经营前港(上洞口)、洋屿港(下洞口)注入闽江。

大溪老街介绍

大溪的历史,桃园县大溪镇在日据时期称为『大科坎』,意即大台地的意思,位于大汉溪溪畔台地上,曾是台湾重要的内陆港口,明清时期从可以从淡水、大稻埕、艋舺来的运输船可以抵达大溪,『崁津归帆』也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大溪美景。咸丰年间,当时大溪的繁荣如日中天,到了大正14年,桃园大圳完工,大汉溪的河运断绝,大溪的黄金岁月也随之结束,如今,我们虽然看不到旧日的繁华胜景,但从大溪老街斑斑的建筑美景细赏,仿佛又回到从前。
大溪老街简介,大溪因位处北横公路起点及邻近石门水库,成为交通转运站,近来观光业的发达,大溪老街的重整,使得旧日历史的美貌嫣然再现。大溪老街主要范围涵盖和平路、中山路、中央路三条历史街屋,是由店面形成的商街,建筑型式和台湾早期的传统商家店街并无二致,都是面宽窄、纵深长的深长形连栋店面住宅的街屋型式;大溪老街至日据时代的1919年左右,因日本总督府执行等同现代都市计划,将和平路、中山路等街道依规划好的建筑线拆除部份建筑,那时大溪老街平常住家主要以红砖牌楼立面搭配红砖屋,商家则以石材精雕欧洲风格的拱门梁柱和繁复华丽的浮雕图案,呈现出以巴洛克风情为主的立面牌楼;但是大溪老街牌楼的立面虽为巴洛克风情,造型却采用大量弧线,牌楼中央最高的突点-『山墙』,有山尖形、半圆形、圆弧形等变化,顶端的『收头』则有动物、植物、几何图形各种样式,十分特别,难能可贵的是,尽管河运没落,繁华变迁,这三条老街却能保留原貌,并结合大溪其它文化与历史的魅力,让大溪镇重回过去的风华。
大溪老街周休旅游胜地,大溪老街的中山老街广场,现场有解说员解说老街历史背景,广场内还有专人教导如何打陀螺,而大溪老街上的童玩店,贩卖的童玩更是一应俱全,十分怀旧;此外,大溪风景秀丽,先总统蒋公灵寝奉厝之地的慈湖、中正公园内大溪宾馆改建的『蒋公纪念堂』,如此丰富的旅游景点,也带动动了大溪旅游的风潮,大溪饭店、大溪旅馆、大溪民宿、大溪汽车旅馆业者们的服务也越来越优质,为了就是让大溪旅游、大溪观光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大溪旅游,还有许多旅馆饭店与民宿业者使用饭店线上实时订房系统,透过安全的线上交易,即可预先指定大溪饭店、大溪旅馆甚至是大溪汽车旅馆订房,让您轻松寻访旧时古早的乐趣。地址:桃园县大溪镇和平路、中山路、中央

浙江省温岭市大溪镇

镇情概况:
大溪镇,位于浙江省温岭市西北端。东毗泽国,南邻温峤,西接乐清大荆,北交黄岩、路桥,是台州市与温州市的交接处,距温岭市区14.5公里。镇区面积129平方公里,辖南城、北城、太湖、山市和潘郎等5个管理区,110个村(居)。常住人口12.1万人。200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16元;工业总产值154.2亿元,预算内财政收入2.22亿元。大溪镇是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小城镇试点单位,国家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重点镇、浙江省中心镇。并荣获“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中国水泵之乡”、“中国电容器之乡”称号。
历史沿革:远在新石器时代,大溪境内就有人类活动。战国时徐偃王后裔辗转至大唐岭筑城居住(今里宅、大岙一带),汉惠帝三年东瓯王建都古城。宋时属黄岩县驯雉乡,宝庆初改为方岩乡,明成化五年太平建县,属太平县(今温岭市)。清乾隆时为十五、十六都和十三、十四都一部份。民国时属温岭北区(后改五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黄岩县岩前乡划入境内。1992年,泽国区的白山乡并入境内,镇域扩大,为温岭一大镇。
交通运输:大溪境内三面峰峦环绕,中东部为河谷平原,间有小丘数点,水网交织,水陆交通极为便捷。唐有台温驿道,今104国道穿境而过,甬台温高速公路设有大溪互通立交道口,一级公路直达市区,甬台温铁路温岭站设在大溪镇利岙村,是台州南部交通枢纽。104国道大溪段复线正在建设中。
农业生产:大溪原为综合农业区。现有可耕地49504亩,水田42248亩,旱地7256亩。粮食作物主种双季水稻,次为小麦、蕃薯、豆类。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芋头、莳药、食用菌。林果业有木竹、茶叶、杨梅、柑桔等。2005年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8962千瓦。加上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普及,化肥施用量增加,使农业生产条件改善,2005年粮食平均亩产达到868斤,总产量达20479吨。水果种植面积15303亩,柑桔、杨梅等水果年产量21607吨。林业用地面积98603亩,森林覆盖率为49%。
工业生产:工业从八十年代(上世纪)起步。民国时期,仅有小刀、五匠、砖瓦等分散零星手工业。解放后,兴办了国营粮油加工厂,建立了五金、油漆、木器、篾器、红旗仪表、服装等18个手工业社。60年代后,始有县办集体企业山市刀剪厂、地方国营大溪机械厂。改革开放后,发展股份合作企业,个体,工业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开始由山市、塔岙、麻车屿、上新建、大溪等村兴起,继而带动了全镇工业的发展。2005年,全镇有165家股份合作企业,4000多家个体私营企业,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69家,其中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03家,形成了以水泵机电、日用塑料、旅游鞋帽三大支柱产业。浙江新界泵业有限公司成为我国最大潜水螺杆泵生产基地,浙江强盛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是我国四大旅游帽生产基地之一,浙江鸿达集团列中国最大的规模企业第141位。
社会事业:崇文重教,重视智力投资。明清就办有方岩、鸿文、鲸山、箬溪书院,民国时办有潘郎、赵氏、大溪、翁山、桃夏等5所完全小学,并办私立德明初中。解放后,教育事业发展迅速。1985年普及小学教育,1987年冠城首批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现有小学22所,初级中学6所,高级中学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医院4家,卫生服务站26家,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97人。文化设施有文化站、电影院、广播站,有线电视入户率100%。还有群艺馆、村文化活动中心及文化体育活动场所,人民精神生活丰富。
名胜古迹:有周徐偃王城,唐、五代古陶窑址、古驿道、古墓、宋明贤人古迹等多处,宋有王居安,20岁中进士,理宗时官龙图阁直学士,作文明白晓畅,诗尤旷达,有《方岩集》10卷传世。蔡镐,武榜进士,盐城武学教谕、迁武学博士。明有谢省,景泰五年进士,生平博览群书,著《行礼或问》、《杜诗注解》、《逸老堂净稿》。谢铎为茶陵派代表诗人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兼国子监祭酒,著有《方岩诗论》、《元史本末》、《桃溪净稿》等。赵大佑,嘉靖进士,官终南京兵部尚书,诗文温雅俊爽,著有《燕石集》。现代有革命志士、经济学家、书画家等多人。风景名胜有方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东园区)、南嵩岩、狮峰,还有太湖山、紫莲山、五峰莲台、流庆寺、翁山三瀑等悬崖奇峰、深谷飞瀑、古刹洞天,名闻遐迩。
城镇建设:80年代开始扩展,近年继续拉大城市框架,进一步丰满城市形象。2005年共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在中心城区实施“东延北扩西改”战略,建立“四纵四横”道路骨架。已建成大溪中学(浙江省二级重点中学)、新世界国际大酒店(四星级旅游酒店)、十六层信用社大楼,目前31层皇家花园和25层荷兰花园正在加紧建设中。今年加大投入,对镇政府广场、河滨公园、城区主干道一级公路的两侧实施亮化、绿化、美化工程,使大溪初展小城市风姿。
革命历史:大溪人民有革命斗争历史和革命传统。大革命时期就有共产党的活动,宣传党的主张,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抗日战争时期,在冠城建立抗日武装,组织大刀队,设立浙南交通站。解放战争时期恢复浙南交通站活动,护送革命志士到目的地,并建立了冠城、潘郎、部渎革命老区。
友好镇:2010年12月29日浙江温岭市大溪镇与台湾桃园县大溪镇“联姻”
下辖村镇:辖11个居:安平中兴德明上河头宜桥水仓后岸大溪河北上洋岙河南,99个行政村:坎头双凌下村闸头良山花金潘郎银河小溪毛头田茶流庆油屿部渎水坦桥里高田阳山兆岙桥外上洋下洋岙大溪岙前瓦屿后瓦屿岙增张许家渭现范桥相公渭田洋季水门后岩头山滥田湖西山金下洋陶陶家埠麻车屿新岙里上新建下新建前溪岗上佛陇下陈担屿水渚上山山市潘岙金岙翁岙横后马面殿下沈岙双桥吕岙小塘塔岙白塔照洋应钱塘岭塘山里宅大岙屿孙沙岸东桥井朱平山盘山塘头白泥秀岭梅安孙家五峰曹岙利岙陈洋下山后纶丝洋下员山水桶坤白山里中岙张下洋张下郎桥白山街新南岙念母洋毛竹下三池窟上坦头上毛坦下毛坦岭头河头

福建省平和县大溪镇

镇情概况:大溪镇位于平和县西南部,东连安厚乡,西接九峰镇,北邻国强乡,南界云霄、诏安二县。总面积139平方公里,现辖25个村委会,214个村民小组,11925户,49303人。主要河流大溪,源于大芹山麓,穿越全境。大溪是一个华侨、台胞较多的乡镇,主要旅居泰国、香港、台湾等地。大溪的方言是客家话。大溪盛产“铸锅、豆干、米粉”,有着悠久的历史,享有“大溪三大特产”的美誉。
自然地理:大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山峦延绵起伏,海拔在500米以上,漳州市最高山峰大芹山,雄伟挺立,成为大溪的屏障。中部、东南部较平坦,海拔在200-300米之间。受海洋性气候影响,这里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年均温度21-22℃,年降雨量1600-1800毫米,无霜期350天以上。是平和县主要产粮区,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等,经济作物盛产茶叶、荔枝、蜜柚、龙眼、柑桔等。矿藏资源储量也很丰富,已探明有高岭土、铅、锌、石英、稀土矿和矿泉水。尤其是灵通矿泉水经地矿部检验,属含对人体有益稀有元素的优质矿泉水。
特产:荔枝是大溪一大名特产品,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现有荔枝1.2万亩,成为平和县万亩荔枝基地,品种以“乌叶”和“宁德”优良品种为主,其粒大皮薄,肉厚质软,汁多味甜、香浓。远销上海、南京和汕头、深圳、香港等地,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盛夏消暑、旅游圣地的灵通岩盛产南方天然人参茶--绞股蓝(俗名七叶胆),是一味地道保健饮品。
旅游资源:号称“闽南第一”的游览胜地灵通岩位于东北部,其山峥嵘,佳景多姿,灵通山的七峰、十寺、十八景源源远流长,引人入胜,素为历代游客仰慕。绝顶凌空的“狮子咀”之巅,有“开漳圣祖”陈元光之父陈政迁灵而来的坟墓;明朝大学士黄道周、相国林钎、大理寺正卿陈新野等名士曾在此读书传授。清乾隆皇帝游江南时,喜赐一匾一钟。山上留有佛寺和历代名人石刻,均为巧夺天工、匠心独具的奇观,古往今来游客络绎不绝。1990年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广东省揭西县大溪镇

大溪镇位于广东揭阳揭西县境东南部,东与灰寨镇接壤,西与龙潭,坪上镇毗邻,南与钱坑镇相连,北与南山镇交界,距县城15公里,面积35.5平方公里,2003年底,户籍人口2.6万人。辖1个居民委员会,16个村民委员会,32个自然村,72个村民小组。工农业总产值1.004亿元。大溪镇原属钱坑人民公社,1976年开始拆置。1983年改称大溪区,1986年开始改称大溪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