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乡地图
龙潭乡相关地区地图:
15、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龙潭乡
1993年从抚市分出设乡,1997年撤乡设镇。现为龙潭镇。
基本概况:龙潭镇位于县境之东、永定河上游。东接新罗区适中镇,南连南靖县梅林乡,西靠抚市镇,北与培丰镇毗邻,面积78.2平方公里。1993年从抚市分出设乡,1997年撤乡设镇。镇政府设于龙潭村,距县城41公里。2000年,有7个村委会,83个村民小组(其中革命基点村5个),3352户12727人。除联中村居民兼讲“金子学”外,其余均讲客家方言。境内有著名的喀斯特溶洞——仙湖洞。全镇有初中1所,小学7所,幼儿园8所,卫生院1所。
基础设施:该镇是永定的东大门,是永定通往闽南沿海地区的交通要道。连接319国道和省道福三线的抚适公路贯穿全境。抚市—适中、龙潭—虞坑、龙潭—枫林3条公路干线和境内矿区公路、林区公路组成交通网络。2000年,全镇有运输车辆500余辆。
资源开发:该镇矿藏丰富,已探明煤炭储量0.9亿吨,石灰岩储量3.5亿吨,铁、锰、粘土矿开采已有多年的历史。省属龙潭、铜锣坪两大煤矿和昌福山煤田均在境内。2000年煤炭产量100万吨。该镇森林资源丰富,2000年,全镇林木蓄积量16.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1.4%。
经济建设:至2000年,境内有来自新加坡、澳门、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及深圳、厦门客商投资建成的金成、铜联、天山、深闽、东兴、金龙、龙发、第三、龙盛等9家水泥厂,年产水泥100万吨,涌现出“玉象”、“仙湖”、“永吉”等一批畅销厦、漳、泉“金三角”的水泥品牌。全镇有煤矿200多个,采石场40多个。运输、饮食、服务等产业也得以蓬勃发展。该镇汽车运输有限公司是全县规模最大的运输企业,有车辆400余辆,总吨位1800吨,年运输量150万吨以上,产值5000多万元。依托资源优势,民营企业快速发展,使龙潭成为永定水泥、煤炭主产地,跻身于市、县新兴工业区行列。
11、重庆市石柱县龙潭乡
龙潭乡位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南部,距县城63千米。面积136平方千米,人口0.45万人。辖龙潭、都会、万宝、双河、木坪5个行政村。乡政府驻龙潭坝。[代码]500240216:~201龙潭村~202都会村~203万宝村~204双河村~205木坪村,[沿革]1953年置木坪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7年,面积46平方千米,人口0.2万,乡政府驻马湾石,辖春风、春光、通塔、龙潭、四坪、阳光6个行政村。2001年将春光村划归马武镇管辖,区划调整后,木坪乡管辖原都会、万宝乡及木坪乡的龙潭、四坪、通塔、阳光、春风等村所属行政区域,面积136平方千米,总人口4545人,辖12个行政村,乡政府驻龙潭坝。2002年7月31日,木坪乡更名为龙潭乡(渝府[2002]123号)。附:都会乡位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南部,距县城59千米。[沿革]1953年置都会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7年,面积38.5平方千米,人口0.1万,乡政府驻沙凼,辖双流、三沟、宝龙3个行政村。附:万宝乡位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南部,距县城66千米。[沿革]1953年置烂泥乡,1958年更名万宝公社,1983年设万宝乡。1997年,面积53.8平方千米,人口0.2万,乡政府驻烂泥坝,辖核桃、白岩、小河、大河4个行政村。
9、四川省渠县龙潭乡
龙潭乡是四川省达州市渠县辖乡。位于县境东南部的华蓥山麓,距县城13.6公里。民国年间始设龙潭乡,1958年改龙潭公社,1984年复乡。2004年与原大峡乡合并,称龙潭乡。全乡辖凉桥、龙溪、老龙、龙寨、寨湾、麻园、后河、偏岩8个村委会。总人口5万余人,总面积68平方公里,是全市最大的乡。该乡煤炭资源丰富。乡镇企业有采煤、水泥、制茶等行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薯类。养殖业以生猪、牛、羊为主。注重培育主导产业。把着重点放在促进农民群众增收长效平台的构建上。在龙潭村着力打造“432”工程,即开发建设1000亩花椒产业带、以梨和柚为主的2000亩优质水果产业带、800亩优质茶叶产业带、1000亩鸭毛草产业带“四条主导产业带”;经营好有106头安格斯肉牛的养殖场、3000多只鸡的养鸡场、正在建设的PIC种猪养殖场“三个养殖场”;培育好龙凤渡假村、东方农庄“两个家乐”。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在龙潭村新修村社公路三条11公里(环村公路5公里、环山公路4公里、1—6社环社公路2公里),计划8月底前硬化水泥路1公里,9月底前铺砂石路4公里。新建的标准化石渠12公里已基本竣工(其中龙潭村境内3.5公里,团石村境内8.5公里),新建500立方米的蓄水池一口,切实解决三个村群众的农田灌溉用水和人畜饮水。三是注重“一池三改”。以抓好沼气池建设为突破口,带动农户改厨、改厕、改圈,改变和治理农村脏乱差,引导群众自觉美化亮化以庭院为主的生产生活环境。规划建设的50口沼气池工程已全部启动,目前已建成沼气池20口,同步进行的20户农户全部实现了改厨、改厕、改圈。已美化、亮化庭院38户,已建成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的连户石板路或水泥路8条近100米。
4、湖南省株洲县龙潭乡
位于株洲县东南端,距县城渌口46公里,属典型的山区乡,2007年,龙潭乡辖11个行政村,115个村民小组,共2190户,8623人。土地面积73.5平方公里。全乡设15个党支部,115个党小组,有中共党员365人。龙谭乡东邻攸县,西接黄龙镇、龙风乡,南界衡东县,北连砖桥乡,总面积78.6平方公里,有水田7269亩,耕地9690亩。据传,离毛家坪3千米溪水曲处有一潭,有龙于潭内戏水,故名龙潭。乡由此得名。原属湘潭县,1959年划入株洲市郊区,1961年属龙潭乡公社,1965年划归株洲县,1967年为上游公社,1972年为龙潭公社,1984年改乡。全乡有健在的90岁以上老人26人,102岁老人一名,80岁及以上的281名,寿星中男女比例相等,乡境内山峦连绵起伏,有山地87765亩,高山有蓬源山(646米)、凤凰山(599.5米)、龙形山(558米),老虎壁(548.7米)等,均为县内高峰。境内山高谷狭,溪水长流,怪石嶙峋,曲径通幽,林木苍翠,风景优美。山林中栖息着30多种野兽,40多种飞禽。山地土层深厚,宜竹木生产,经多年人工造林,林地面积达65820亩,为县内杉木林基地之一。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有黄金、石灰石等。龙谭水库水域面积达13630多亩,周边绿树成荫,风景如画,是旅游、休闲、垂钓、娱乐的理想之地,2007年全乡国民生产总值突破9746万元,年递增15%,财政总收入达到475万,较上年增长15%,乡村可用财力增长11%,人均可支配收入4700元,全年完成招商引资320万元。新修的网朱路全线贯通,从京珠高速公路朱亭出口,十五分钟即可达乡政府,全乡10个村先后建成了水泥路,共计40公里。其中,新田、太平两个村组组通上了水泥路。全年乡、村投资42万元,恢复重点水毁工程250处,水圳硬化40公里,疏通了水圳水系。全面完成了乡卫生院综合楼的改扩建工程,卫生院的住院条件得以改善。全年共组织资金2万余元,慰问了五保户、特困户130户,救济特困学生14名,慰问贫困党员4名,灾后重建户2户。重点解决了部分特困人员的低保问题和养老保险问题,使民心得到安抚。大病医疗救助、安居工程等工作有续进行,全乡人民做到了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
14、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龙潭乡
龙潭乡位于普洱市北部,墨江县西南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100公里,地处东经101°28′-101°45’,北纬22°56′-23°01′之间;东泗南江接壤;西部与宁洱县普义乡沿接壤把边江;北部与鱼塘乡、雅邑乡相连;南与文武乡接壤,全乡辖8个村民委员会,99个村民小组,2006年末总人口11341人,其中农业人口2210户10804人,占总人口的94.3%;境内居住着汉、哈尼、彝、拉祜等9种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75.3%。有国土面积22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42%。属热带、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年降雨量1600—1800毫米,最高海拔2106.6米,最低海拔567米。境内是橡胶、咖啡、茶叶、紫胶、蘑菇等多种生物资源的主产地;也是全县乃至全市发展大牲畜养殖潜力较大的山区乡之一;主要草场类型有山地草丛类草场、灌木林草丛类草场、疏林草丛类草场、林间草丛类草场和其它草丛类草场五种类型。
6、安徽省潜山县龙潭乡
龙潭乡位于安庆市潜山县中部,全国4A级风景名胜区天柱山后山,皖水的上游。面积93平方公里,山场68平方公里,耕地6180亩。辖9个行政村,228个村民组,5292户,20610人。现有党支部17个,党员483名(其中女党员79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龙潭乡处于潜山县中心地带,皖河两岸分布,距县城仅22公里,距安庆机场和长江港口45公里。县城至天柱山的柏油路从中穿过,合安、沪蓉高速、合九铁路以及正在修建的东香高速等交通干线依旁而过。全乡村村通油路(公路),95%的村民组通公路。气候宜人,风景秀丽,龙潭乡属亚热带北缘季风气候,雨水充沛,日光充足,四季分明,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6.4℃,7月份平均气温27℃,年平均日照1937.7小时,无霜期215天,年平均降雨量1370.1mm,年平均降水137天,地表、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无染污,矿物质微量元素含量丰富。森林覆盖率71%,居全县第一。境内有天柱山后山的自然风光。万亩竹海,千年古树,龙潭飞瀑,奇松异石,风景秀丽。尤其是修复后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汤家祠堂,及寺、庙、庵、亭、寨等人文景观,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汇一起,相得益彰。天然景点有:蜓蚰石、千丈崖、天柱山东关、关门井、猫头石、双河口、七里碉、仙女晒鞋、蛤蟆石、对牛石、锣鼓石、百崖寨、锣鼓冲(该处的千人洞江氏宗谱已有记载)、仙人桥等,美不胜收,每一个景点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传说。雷公井电站的建成,使深山出平湖。境内的皖河,“九曲十八弯,弯弯有险滩,滩滩有美景,景景都迷人”。龙潭的自然风光、环境、景观都是游人度假、休闲的理想之所。是投资旅游开发之宝地。资源丰富,特产富饶,龙潭乡拥有丰富的木竹资源。木材蓄积量达35万立方米,毛竹达600万根,是全省的“毛竹之乡”。药材、野茶、桑、石榴、油茶等有一定的规模。境内的茶叶雾罩时间长,品质好,曾出产朱岭贡茶。板栗近万亩,有“板栗之乡”美誉。龙潭乡的矿产资源丰富。花岗岩、白瓷土、黄砂、鹅卵石等蕴藏量大。尤其是花岗岩、白瓷土品种多,品位高,开发前景看好,受到多家外地客商青睐。现已落户的有香港佳廉石矿有限公司,南京迈四通建材有限公司等。龙潭乡的水力资源丰富。境内有大小河流近50条,皖河从中穿过。现已建成大小电站5座,总装机容量达5成千瓦,其中最大电站装机2万千瓦,水力发电梯级开发前景看好。公用设施齐全,境内有3条10万伏高压输变电线路,华东电网全面覆盖,电力供应充足。乡内建有供水能力达1000吨/日的供水设施,农户95%以上用上自来水。全乡全面实现电话系统程控化,传输数字化,信息业务宽带网,建有移动基站3座,联通基站2座,移动电话网络全面覆盖。建有卫星电视终端设施7座。拥有初级中学2所,小学10所,卫生院2所,设施齐全,诊疗服务水平居全县同类先进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