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台湾省电子地图 > 桃园县地图 >
桃园市地图
桃园市相关地区地图:

历届行政首长

任期姓名职衔任职日期离职日期备注1陈瑞凤女士官派---2张振明先生官派---3张振明先生民选--连任4简如淡先生民选---5张振明先生民选---6许新枝先生民选---7许新枝先生民选--连任8李发先生民选---9李发先生民选--第一次连任10李发先生民选--第二次连任11陈福添先生民选---12陈福添先生民选--连任13陈阿仁先生民选---14陈阿仁先生民选--连任15李信宏先生民选---16李信宏先生民选--连任17陈宗义先生民选---18陈宗仁先生民选1998年3月2002年2月-19陈宗仁先生民选2002年3月2006年2月连任20苏家明先生民选2006年3月2010年2月-

行政区划

区域划分:日治结束后桃园镇分成25里,后随人口增加调整为现在76里。目前分为五区,分别为市中心区、中路区、大树林区、会稽区和埔子区。但这5个区只是市公所为行政作业方便而划分,并非行政法规上的实质行政区,而由于桃园市都市化面积广大,这五个区域目前也逐渐成为自成一格的生活圈。
南崁新市镇都市计划特定区:本特定区为桃园市大兴西路、南平路、中正路和新埔六街间之范围,另有俗称多功能艺文园区或中正艺文特区,面积约16公顷,于1975年10月3日公告发布实施,2005年9月正式动工办理征收开发,主要目标为取得多功能艺文展演用地,提供专业表演场地服务。并规划商业区、饭店旅馆引进、商办空间、休闲娱乐设施、公园绿地等。2007年与2008年桃园跨年晚会与2008年桃园灯会以及端午节活动明华园皆在此地举办。

城市形象

吉祥物:2001年,桃园市公所为庆祝桃园市升格30周年,举办系列活动“吉祥物票选活动”即为其中一项,活动主旨是为了让桃园市形象更加的提升,邀请全体市民一起票选出心目中,最能代表桃园精神的吉祥物,票选吉祥物有三种造形不同动物“狮子代表智慧、自信”、“老虎代表活泼、可爱”、“兔子代表耐力、敏捷”,投票办法于九十年四月二十一日当天市民至桃园市朝阳森林公园投下神圣一票,最后由充满智慧与自信的狮子脱颖而出。
桃园市徽:桃园市的“虎头山”公园有完善的规划并与周围巨蛋体育馆、孔庙、忠烈祠、学校、医院等建筑物相结合,成为桃园市民生活游憩之重心。市区中心又以俗称“大庙”的“景福宫”为桃园市民的精神寄托之一,香火鼎盛,故以该庙中国式建筑造型象征对文化古迹保存的重视,亦代表全体市民对“景福宫”的崇敬,整体设计以“虎头山”公园与“景福宫”相结合,贴切表现主题精神。

地理环境

地理:桃园市主要位于桃园台地上,东北部与龟山乡交界处的凤岩山、虎头山、龟仑山一带则属于地势更高的林口台地边缘。南崁溪以南南东-北北西流向贯穿东北部地区,为桃园县之县管河川,也是桃园市最重要的河川。
地质:桃园岩层包括古第三纪的变质岩、中新世与上新世之固结岩层,大多以第四纪更新世固结或未固结岩层,以及全新世之未固结堆积物为主,地质状况相当简单。县境除复兴乡有古第三纪的变质东南隅之山区以及县境东北新庄断层经过的地区有第三纪中新世岩层出现,构造较为复杂外,其馀地区地层构造都甚为单纯,主要以第四纪固结或未固结岩层。以及全新世之故结堆积物覆盖全区。
地形:桃园县的地形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即滨海平原、丘陵台地及高山地形。由大园乡至观音与新屋一带,为狭长的平原;东部的复兴乡则群环绕,多为一、二千公尺以上的高山,如拉拉山、那结山、鸟嘴山、李栋山、巴博库鲁山等;夹于高山地带与滨海平原间的即为丘陵台地,分布在林口台地以西,桃园市、中坜市中线以东的地方,呈狭长的带状。滨海方面,竹围与永安分别为桃园县南北两大渔港,伴随渔业发展而成的观光渔市及林立的海鲜餐厅,则成为旅游桃园滨海地区的主角。

历史沿革

桃园市景图:桃园市一带系清朝乾隆初期,由客家人垦首薛启隆率先开垦。最初称为“虎茅庄”,后因移民遍植桃树而改名“桃仔园”。1920年台湾地方改制,改称“桃园街”,划归新竹州桃园郡管辖。战后改设桃园县桃园镇;1970年人口突破十万人,1971年4月21日改制为“桃园市”至今。而1984年人口突破20万,1998年达到30万人,预定2009年突破40万人。
清治及日治时期:1745年,景福宫落成。1820年,城隍庙成。1897年,设置新竹州桃仔园办务署。1901年,地方官制改革,废县改厅,设立桃仔园厅,同时改堡庄制为区街庄制。1905年,改名桃仔园为桃园。1931年6月,桃园神社落成。1938年4月,新竹州立桃园农业学校设立。1941年4月,桃园家政女子学校设立。1944年12月,调整行政区域,变更为新竹县桃园区桃园镇。
战后时期:1950年10月,调整行政区域,变更为桃园县桃园镇。1955年2月,台北市成功高级中学茄苳溪分部设立。1965年7月,振声初级中学设立。1970年,RCA公司桃园厂设立。1971年7月,调整行政区域,变更为桃园县桃园市。1979年,虎头山垃圾掩埋场设立;12月,署立桃园医院设立。1985年,桃园孔庙落成。1988年1月,商圈正发综合大楼火警,死伤惨重。1991年,桃园县立体育馆、桃园县立体育场启用。1992年,RCA桃园旧厂址遭受化学严重污染证实;7月,阳明高中设立。1994年,首度发现道路存有化学辐射物质。1996年1月,虎头山垃圾场发生启用以来最严重的火烧事件;11月,县长刘邦友于县长官邸遭枪杀震惊全台。
21世纪以后:2001年,开办桃园市民免费公共汽车。2005年9月,台铁林口线开办客运。2009年7月,“中路都市计划”案通过。桃园市文中路、厦门街、国际路、永安路之间,面积143.5公顷的农地可变更为住宅区。

中小学校

高中职:国立武陵高级中学,国立桃园高级中学,国立阳明高级中学,私立振声高级中学校网,国立桃园高级农工职业学校校网,国民中学:桃园县立桃园国中,桃园县立文昌国中,桃园县立建国国中,桃园县立青溪国中,桃园县立中兴国中,桃园县立慈文国中,桃园县立大有国中,桃园县立同德国中,桃园县立福丰国中,桃园县立会稽国中,桃园县立经国国中(筹备中),国民小学:桃园县桃园市桃园国民小学,桃园县桃园市中埔国民小学,桃园县桃园市会稽国民小学,桃园县桃园市中山国民小学,桃园县桃园市南门国民小学,桃园县桃园市龙山国民小学,桃园县桃园市青溪国民小学,桃园县桃园市建德国民小学,桃园县桃园市慈文国民小学,桃园县桃园市同德国民小学,桃园县桃园市快乐国民小学,桃园县桃园市新埔国民小学,桃园县桃园市东门国民小学,桃园县桃园市成功国民小学,桃园县桃园市建国国民小学,桃园县桃园市文山国民小学,桃园县桃园市西门国民小学,桃园县桃园市北门国民小学,桃园县桃园市同安国民小学,桃园县桃园市大有国民小学,桃园县桃园市大业国民小学,桃园县桃园市庄敬国民小学,桃园县桃园市永顺国民小学,特殊教育:国立桃园启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