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电子地图 > 广元市地图 > 青川县地图 >
大院回族乡地图
大院回族乡相关地区地图:

乡镇落差

(一)自然条件差,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整体生活水平低下。人口总体素质较差,交通不便,信息不灵。虽然剑青公路从境内穿过,还有三个村不通公路,丰富的矿产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二)乡级财政负债大,财政运转困难。在“普九”排危中尚有欠帐30余万元。(三)全乡人畜饮水较困难,除场镇外,基本上是饮用天然雨水,绝大部分农民是背水和挑水吃,个别高山农户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四)支柱产业不支柱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本届党委政府有信心、有能力把大院建成名副其实的茶叶基地乡、小杂粮基地乡,具有民族特色的畜牧业基地乡。为此,要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作风,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相信回汉群众将更加团结,社会秩序更加稳定,经济更加繁荣,人民更加富裕。

社会事业

(一)教育事业:大院民族学校设初中部和小学部,村级小学校6所,全乡教职工52人,近几年多方筹措资金近百万元,新建了竹园、大茅、花果、建兴四个村级小学和乡中心学校教学楼,改善了办学条件。全乡98%的小学教师达到中师水平;85%的初中教师达到大专水平,小学升学率达到98%,巩固率达到100%,四率达标,经省、市检查验收合格。(二)卫生事业:乡卫生院深入开展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常年开展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形成了良好的医风医德。儿童计划免疫面达到95%以上,全面实施了“母亲安全项目”工程。各村成立了卫生防疫防保站,农村医疗队伍稳定,水平有所提高,极大的方便了广大群众就近就医。(三)广播电视文化事业:抓住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的契机,加强农村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全乡修建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6个,场镇安装闭路电视50户,全乡电视覆盖率达到80%,80%的农户购买了电视机。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为广大农民了解党的政策,学习科技知识和外地先进经验,丰富农村业余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农村社会风气逐年好转,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基础设施

加强村级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一)自然条件差,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整体生活水平低下。人口总体素质较差,交通不便,信息不灵。虽然剑青公路从境内穿过,但目前还有三个村不通公路,丰富的矿产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二)乡级财政负债大,财政运转困难。(三)全乡人畜饮水较困难,除场镇外,基本上是饮用天然雨水,绝大部分农民是背水和挑水吃,个别高山农户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四)支柱产业不支柱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6003男3201女2802家庭户户数1616家庭户总人口(总)6003家庭户男3201家庭户女28020-14岁(总)14360-14岁男7320-14岁女70415-64岁(总)417315-64岁男228815-64岁女188565岁及以上(总)39465岁及以上男18165岁及以上女213户口本地住在本地5960

经济发展

(一)建乡初期,全乡社会总产值1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0元,人均占有粮食320公斤。2001年底,国内生产总值94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12元,人均占有粮食350公斤。通过几年的扶贫攻坚工作,至2000年扶贫检查验收,全乡农民基本摆脱了绝对贫困,越过了温饱线。一小部分农民进入了小康水平,但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乡内无骨干企业,粮经比例不尽合理,自然资源利用率极差。(二)建立回族乡以后,乡党委、政府立足大院实际,打破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在土地上做文章,努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规划近年内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逐步形成规模,实现一村一品的经济发展格局,走出一条“以短养长,以长求效”的种养业发展道路。通过近几年的的艰辛努力,在种植业上,全乡发展“三木”药材100万株,人均达到220株,规范化成片连块栽植400亩10万株杜仲(主要发布在大茅村河下几个合作社)。全乡建“三木”药材已见效益。全乡共栽植蚕桑100万株,嫁接40万株,年养蚕1000克、产茧1000公斤以上。2000年以来,青华、华坝两村实施退耕还林2050亩,栽植核桃树11万株,杉树20万株;花果村实施退耕还茶1000亩,其中栽植茶苗250亩;建兴村点橡子1000亩,栽植银杏5万株。2002年落实退耕还茶500亩,其中,竹坝300亩,青华200亩;锁家村落实退耕还草200亩,正在实施。养殖业方面:长毛兔发展以青华、花果、锁家村为主,建圈10000余孔,养兔10000余只,年产兔毛1500公斤;发展肉牛1500头、年出栏肉牛500头左右;生猪年存栏4500头、出栏4000头;2002年发展50头—100头的养殖大户7户。羊存栏2500只,出栏1500只;以土鸡饲养为主的小家禽3万只,其中,户养殖50—100只鸡的大户50户。(三)乡财政总收入72.8万元,其中:上级补助收入27.1万元,本级财政税收收入27.1万元,预算外收入18.6万元。财政总支出98.15万元,其中:上解支出27.1万元,预算内支出27.1万元,预算外支出39.6万元,统筹收入37.2万元,财政支出71.05万元。整个大院回族乡财政税收税源零散,无固定纳税企业,预算外收支入不敷出。

医疗建设

一、卫生基础设施,卫生院原有医疗用房240平方米,设中西药房、治疗室、门诊室等科室,由职工集资购买,无心电图、B超仪、X光机、检验等任何辅助检查设施设备。因医疗卫生工作需要,卫生院经县卫生局批准并由县财政支出自2006年3月启动卫生院易地新建工程,占地面积150平方米,建筑面积402平方米,由于工程款支付不及时,施工进展缓慢,直到2008年4月底才基本完工,原定于5月13日竣工验收交房。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使原卫生院整体垮塌,新建的医疗用房遭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已无法安全投入使用。因乡村两级政府缺乏财政投入能力,村卫生站医疗用房均为乡村医生自行投入。至乡卫生院的诊疗活动在板房中开展,部分甚至仍在帐篷中进行。村卫生站大都在危房中行医。二、医疗业务建设,因缺乏相应的医疗设施设备和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大院乡整体医疗业务水平相对落后,只能通过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外科只局限于清创缝合,妇产科、儿科业务都未开展。一般只以配药为主。2007年财务报表显示全乡仅12万元业务收入,整体医院管理和医疗业务管理都处于起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