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电子地图 > 广元市地图 > 青川县地图 >
瓦砾乡地图
瓦砾乡相关地区地图:

瓦砾乡-行政区划

面积:43.85平方公里,邮编:628103,辖:柴王村,柳河村,庙子村,上河村,乌龙村5村。乡人民政府驻地柴家坝

瓦砾乡-支柱产业

生猪养殖是青川县瓦砾乡的支柱产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瓦砾乡党委、政府在积极解决群众“吃、穿、住”的同时,紧抓永久性住房建筑的同时,把生猪产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引进“农友”公司投资500万元建设现代化生猪养殖场,庙子村三户联营,投资100万元建设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分工协作,增强了抗风险能力,养殖场总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年初拉肥猪1000头,年底建成投产。

瓦砾乡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3951男2063女1888家庭户户数1008家庭户总人口(总)3922家庭户男2041家庭户女18810-14岁(总)10340-14岁男5120-14岁女52215-64岁(总)265715-64岁男142915-64岁女122865岁及以上(总)26065岁及以上男12265岁及以上女138户口本地住在本地3917

瓦砾乡-地方特产

竹荪又名竹菌,又“菌中皇后”、“山珍之王”、“植物鸡”美名驰名中外。唐代《西阳杂俎》中已有记载,最早只有帝王才能享用。含蛋白质高达32.8%。蕨菜,别名蕨儿菜、鹿角菜、拳头菜等。蕨菜是凤尾蕨科蕨属中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野生蔬菜,主要生长在山坡阴地及林缘中。可人工栽培。天麻属兰科多年寄生草本植物,生于半阴半阳潮湿的森林中,以块茎入药,是名贵的药材之一。在《神农本草注》上列为上品。食用切块片可与猪蹄、鸡肉等物炖煮,尤与鸽子肉相炖更佳。天麻分野生、人工栽培两种,野生天麻尤为名贵。核桃壳薄仁香,远销国内外,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营养价值高。古代人民就誉称核桃“万岁子”和“长寿果”。核桃仁对各种年龄的人保健作用极强,可益智长寿,软化血管,阻滞胆固醇形成,对老年心血管病,内、外、儿、妇、泌尿及皮肤等上百种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还有瓦砾乡品牌名茶茶叶“石仙露茗”。

瓦砾乡-环境气候

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白龙江下游,川、陕、甘三省结合部,位于广元市西北面,北靠甘肃省,东临陕西省,西界平武县,南临江油市,素有“金三角”之称。介于东经104°6′-105°38′、北纬32°12′-32°56′之间。年平均气温13.7℃,年降水量1,027.2mm。气候特征为春迟、夏短、秋凉、冬长,立体气候明显。温、水、光在各种地形上变化大,年无霜期243天,空气湿度69%-85%,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727.9mm,陆面蒸发量546.1mm。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较好,适宜于亚热带植物生长发育,间有旱、涝、雹、风等自然灾害出现。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动、植、矿、水、土、气、光等皆有其自身特点。土壤类型多样。按垂直分布规律为黄壤-黄棕壤-暗棕壤-亚高山草甸土,其中黄壤为基带土壤,分布于海拔1500米以下地区,以上为黄棕壤土类,带幅900-1000米左右;海拔在2200-2300米以上的为暗棕壤土类,带幅700-900米左右;海拔在3200-3400米以上的为亚高山草甸土类,带幅在900-1200米左右;海拔在3700米以上为裸岩、石坡。

瓦砾乡-特色产业

乡党委政府立足自身优势,不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按照“一茶、二畜、三菌”的发展思路,突破性地发展茶叶、生猪、竹荪等产业,逐步形成了以茶叶、食用菌(竹荪、袋料香菇)、药材(青蒿、柴胡)、蔬菜(长豇豆、海椒)、生猪为主的五大骨干增收项目。一、茶叶:全乡种茶3951亩,现已投产1590亩,年产春茶3400公斤,实现销售62万元,依托茶叶协会,打造了瓦砾“石仙露茗”茶叶品牌,为做大、做强、做优茶叶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畜牧业:乡党委、政府在现有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加大生猪品种改良力度,改良面达80%以上。全乡能繁母猪已达1000余头,户平1头,年产仔猪15000只,培育出栏商品猪50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2户,出栏10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12户,出栏20头以上的大户60户。年可出栏商品猪10000头以上,可创产值600万元。三、食用菌:全乡种竹荪590亩,年增加200亩,每亩可产竹荪80斤以上,市场价在每公斤60元以上,亩产值达5000余元,每亩纯收入在4000元左右。初步统计,该乡竹荪产量可突破20吨,实现产值280万元。80%的老百姓已购回竹荪原种、锯末面,为千亩竹荪种植做准备。袋料木耳在瓦砾乡也试种成功,为大面积种植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四、蔬菜:瓦砾乡与川珍实业有限公司联系,种植长豇豆170亩、海椒3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