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电子地图 > 阜阳市地图 > 颍上县地图 >
迪沟镇地图
迪沟镇相关地区地图:

基础设施建设加强

2003年全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00万元。建成了3平方公里的迪沟经济开发区,“四纵四横”宽42米的八条水泥街道,黄牛、服装、鞋类三大专业市场,迪沟农民文化广场,佛教圣地竹音寺,旅游胜地生态园,民营工业园区和10万平方米的安居工程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实现了水、电、路、讯、车等“八通”,建成移动和联通两座通讯基站,改造农村低压线路7000多米,投入300多万元开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沿湾圩堤治理工程。村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2003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0810万元,财政收入276万元。农村经济结构高速步伐加快,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2003年农业总产值达10946万元,粮食、棉花、油料和肉类总产量分别达到3016吨、78吨、60吨和1500吨,粮经比例由1992年的7.1:1,调整到4.2:1。林业生产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6%,农业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工业经济在调整中发展,运行技师逐年提高。市场建设力度加大,商贸流通繁荣活跃。2003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亿元。2003年,面对非典和洪涝灾害的影响,积极抓好生产自救,实施午季损失秋季补,全年损失秋种补。改种了2万亩高产玉米,补种了8000亩日本夏阳白、5000亩美国西芹,利用1.2万亩林带、1.5万亩玉米秸秆、5000亩牧草,分期实施了45万只土鸡养殖。购牛羊进行补栏,年末黄牛达1.1万头、山羊8.6万只,实现户均10只山羊、2头牛。秋种结构调整,打破原农业生产旧有格局,把全镇近6万亩土地划分订单小麦种植、高产攻关小麦种植、畜牧水产养殖和杨树种植四大区域。

改革开放不断扩大

企业改制力度不断加大,通过卖断产权、盘活存量、以商引商,走出了对外开放的新路子。姜庄、铁古、前彭三大轮窑厂扭亏增盈。个私民营企业发展迅猛,经营规模达100万元以上的有9家,50-100万元的有16家,10-50万元的有48家,10万元以下的有65家。1992年以来,共引进外资达3.5亿元。特别是2003年,引进了新阳光大酒店、6家规模达50万元以上的医院、山东菏泽巨野天康面粉厂、淮北顺发养猪厂、金阳光食品厂、镇江陈醋厂、山东聊城种鸡厂、河南商丘晶大饲料厂、亚森木材厂、黄牛养殖厂等38家民营企业。

交通和资源优势

空有阜阳飞机场,水有颍上船闸,陆有阜六(阜阳-六安)、合阜(合肥-阜阳)、阜展(阜阳-展沟)、阜谢(阜阳-谢桥)、界阜蚌(界首-阜阳-蚌埠)等高速和高级公路形成的交通网络,224省道颍利路纵贯全境,镇村公路大循环,全部柏油路面。周边谢桥、刘庄、罗园、丁集、钱庙、张集、展沟、顾桥等特大型煤矿和年产800万吨的刘庄煤矿的首采区都处在该境内。为迪沟镇和迪沟经济开发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2003年全镇农民为均纯收入1836元。城镇住宅和安居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城镇为均住宅使用面积达28平方米,环境建设成效明显,农民生活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依法治镇不断强化:实施了依法治镇方略,政府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自学坚持依法行政,接受为民群众监督,主动咨询和听取人大和社会各界意见。加强了制度建设,推选了政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务公开。普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广大人民群众法制意识普遍增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进一步得到落实,经济发展。

发展和远景目标

预计到2010年,全镇将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规模化。迪沟开发区固定居住人口达到5万人的规模,逐步成为一个综合性、多功能、外向型的商贸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