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省电子地图 > 十堰市地图 > 丹江口市地图 >
丁家营镇地图
丁家营镇相关地区地图:

城镇功能

城镇功能齐全。一是电力资源雄厚。丹江口市本身就是一座水电城,丹江大坝发电输入华中、华东电网。在丁家营镇境内亦有两家变电站,主要供应丹江地区江南五乡镇的工业企业生产用电和丁家营镇的居民生活用电。二是水资源充足。作为集镇的供水源头,新修建的贺家沟水库,对集镇供水管网进行了改造,能有效供给集镇居民和大型企业的生产生活用水。三是信息渠道畅通。丁家营镇有程控电话2000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覆盖丁家营镇,网络传输、闭路电视全部实现了村村通。

工业

工业存量丰富。二十世纪中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在鄂西北山区农村兴建了一大批军工企业,新一届党委、政府提出了“振兴丁家营总后老工业基地”的战略,着力打造丁家营“工业强镇、服装名镇”的新形象,一是突现丁家营优势,发展服装加工业,振兴“服装名镇”品牌。二是围绕汉十公路沿线,发展汽配产业,拉伸十堰“汽车工业走廊”。三是配合雨润集团,培植发展肉鸡养殖产业。四是服务内地山区,发展中药材产业,助民增收。已引进企业20家,涵盖农业、服装、精铸、旅游等行业。

经济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乡镇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实现乡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摆在我们这些乡镇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每个乡镇的形成都有其独特的自然原因和历史原因,由于这些自然和历史等方面的原因的不同,不同的乡镇都存在自己独特的发展优势和劣势。只有准确分析和把握各自优势和劣势,充分发挥和放大优势因素的作用,克服或避开存在的劣势因素,才能真正实现乡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某种意义说,准确分析和把握各乡镇的资源优势,是实现乡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从丁家营镇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资源优势:
区位资源优势:丁家营镇是一个因总后企业而兴的工业镇,是车城十堰和旅游胜地武当山的东大门,距车城十堰只有50余公里的路程,316国道、汉十高速公路、襄渝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比较明显。其中,在公路运输方面,丁家营镇8个村(居委会)中有6个为公路(316国道)沿线村(居),交通非常便利;在高速公路方面,丁家营镇距武当山和土关垭两个入口都只有15公里左右的路程;在铁路运输方面,丁家营镇有一个火车货运站,距武当山火车站也只有15公里,距六里坪编组站也不到25公里。
工业基础资源优势:丁家营镇曾经是一个工业大镇,由于总后企业外迁而成为一个工业小镇,但是通过几十年的建设,丁家营镇在发展工业的基础资源方面仍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在发展工业必须的水电资源、通讯网络资源等方面优势明显。在电力资源方面,丁家营镇的电力资源非常雄厚,境内有两家变电站,一家是十堰市供电公司丁家营变电站,为一家110千伏变电站,主要供应丹江地区江南五乡镇的工业企业生产用电;另一家是丹江口市供电公司丁家营分公司,为一家10千伏变电站,主要供应丁家营镇的居民生活用电,可以说这种电力资源优势是其他乡镇无法比拟的。在水资源方面,丁家营镇的淡水资源也是非常充足的,丁家营镇有两家供水企业,其中,康庄公司日供水量2万吨,属总后军工企业后勤供水处转制而成,目前主要负责总后企业的生产及周边群众的灌溉生活用水;丁家营自来水厂属地方企业,主要承担集镇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在信息网络建设方面,丁家营镇有程控电话2000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覆盖丁家营镇,网络传输、闭路电视全部实现了村村通,各种通讯、通信渠道便捷、畅通。
人力资源优势:丁家营镇的总人口为1.6万人,其中有劳动力1.2万,在这1.2万劳动力中又有5000人是服装加工技术工人,有着非常充裕的服装技工,这种优势是其他乡镇所没有的。由于总后三五四一厂(主要产品为军用服装)从六十年代兴起,在丁家营镇存在了三十多年,所以65岁以下的丁家营人特别是妇女都具有熟练地服装加工技能。同时,镇中学承担了在学生中培养服装加工技术人才的任务,将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劳动实践课全部定为服装加工,并从初二开始实行职教分流,让一部分学生直接进入职业中专服装加工专业学习,镇中学已经成了不少服装企业招工的定点培训基地。另外,丁家营镇镇政府还积极组织开展“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对辖区及周边乡镇的剩余劳动力开展服装技能培训,不仅满足了当地服装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要,也为东部沿海地区输送了一大批合格的服装技术工人,“丁营工厂”、“丁营车间”在沿海打响了品牌。近两年来,丁家营镇通过招商引资,以盘活服装资产为重点,大力实施回归工程,中外合资湖北中迪纺织服饰有限公司、军优服饰、瑞翔服装、华翔服装等4家产值过千万的民营服装企业先后在丁家营镇建成投产,至于从事服装加工的个体户更是遍布三五四一厂周围,多达三四十家。
闲置厂房资源优势:据初步统计,在丁家营镇境内,由于总后企业外迁而闲置的成规模以上生产车间及库房面积达30万平方米,职工生活用房90栋2800多套共20多万平方米。目前的利用率还不到十分之。由于对闲置的成片厂区实行有留守管理,使得各厂内高低压用电、给排水供暖管线、道路、通讯、绿化等基础设施保存完好,各厂内职工食堂、礼堂、招待所、锅炉房、运动场、污水处理场、学校、幼儿园等生产生活配套服务设施也完整保留。只要资金、技术、项目等投入,根本不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进行厂房、车间等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投入产出效益非常可观。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发达。丁家营镇对外水、陆、空交通成网,运输四通八达。一是陆路运输便捷。襄渝铁路及襄渝铁路复线、银川—武汉(武汉—十堰)高速公路、316国道四线平行横贯丁家营镇。襄渝铁路在丁家营镇境内有丁家营客货两用站和殷家河货运站两大站点,其中丁家营火车站距316国道1.5公里;殷家河货运站为2003年新建站,距316国道仅200米之遥。通过铁路运输,物资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成都等国内大中城市。在公路运输上,沿316国道,东距汉十高速土关垭入口20公里,西距武当山入口12公里。二是航空运输就近。镇区距襄樊机场110公里,均可直飞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三是水上航运前景广阔。丁家营镇地处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河的南岸,濒临丹江口水库,水路运输沿汉江航道直通武汉、上海,沿丹江航道直抵中原腹地河南省。四是镇内交通四通八达。因上世纪中期总后企业在丁家营镇进行了大量的基础设施投入建设,加之近三年国家通村公路政策扶持,使镇内路网建设日臻完善,丁家营镇实现了所有通村公路的硬化,达到了“路通组、车到户、通村硬化”的村镇道路建设目标。

资源优势

招商引资:围绕资源优势招商引资,充分发挥优势资源的作用,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首先,充分发挥丁家营镇服装加工技术工人充裕这一人力资源优势和闲置厂房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服装加工业,振兴“服装名镇”品牌。丁家营镇围绕三五四一、校服厂等原有的几家服装企业,发挥服装加工优势,先后共引进了中外合资中迪服装有限公司、军优服装有限公司和瑞祥服装有限公司3家服装加工类企业。其中湖北中迪纺织服饰有限公司属一家中外合资现代化轻纺类企业,主要与哈萨克斯坦合资合作,经营服装、纺织品及鞋帽外贸加工,企业计划总投入1000万元,年产值3000万元,计划招工350多人。目前该厂的固定资产投入达800万元,招工120多人,已于2007年11月初开工2条生产线(总共5条生产线)。其次,充分发挥丁家营镇优越的区位优势,围绕汉十公路沿线发展汽车配件产业,拉伸十堰“汽车工业走廊”,已经引进汽配类企业7家。
发挥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丁家营镇的环境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肉鸡养殖、葛根种植与加工等特色农业,打造助民增收新产业。充分发挥丁家营镇的区位、政策、工业基础等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烟花爆竹等多种工业企业,实行多渠道富民增收。其中,丹江口市湘中烟花爆竹有限公司通过引进湖南资金、技术,计划投资1000余万元,新建一座鄂西北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烟花爆竹生产基地,主要产品有烟花、爆竹、引线三类,预计投产后可解决用工500余人,年产值可达4000万元。该企业目前正在新建车间、围墙、火药库等生产设施,年底该厂生产的烟花爆竹即将上市。
增强服务意识:丁家营镇正是通过增强服务意识,优化发展环境,牢固树立“亲商、扶商、富商、安商”的思想,围绕资源优势招商引资,充分发挥优势资源的作用,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果。2007年以来,丁家营镇招商引资工作呈现可喜局面,已经成功引进工业企业16家,其中11家已开始生产或试生产,另5家正在进行厂房建设或机械安装调试,累计投资已经达到3600万元,新增GDP将达到1520万元,年利润预计将达到120万元,每年的税收预计将达到76万元。工业企业为丁家营镇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初步形成了以服装、养殖、铸造、葛根为主导的四大产业格局。

矿产资源

铜矿资源丰富。位于集镇东北部因铜资源多而得名的铜架山村,境内拥有丰富的铜资源,储量大而集中,埋藏浅,剥采比小,矿石可选性好,综合利用元素多。具有极大的开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