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镇地图
董家镇相关地区地图:
特色农产品
地瓜、蔬菜、草莓、油桃、花卉
农业发展
作为济南农业发展的一面旗帜,董家农业以科技开发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引进资金、良种和先进技术,着力发展名、优、新、特、稀农副产品,发展以大棚设施生产为主的高效优质农业,其中大棚脱毒草莓、大棚油桃种植面积分别已达12000亩和2000亩,出产的草莓以无公害、色泽鲜艳、口感香甜而著称,为董家赢得了“亿元草莓镇”的美誉。全镇农业逐步实现了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特别是在.瓜果、花卉生产上,运用生物工程原理,大力推广应用国内外高新农业技术,发展精细农业生产,闯出了一条摆脱传统农业模式,以民间投资为主体,培育专业大户,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的发展路子,显现出巨大的潜力和优势。在农业生产中,本着“求新、求特、求精、求实”的原则,实现了“三个转变”即逐步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由小规模生产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由产、供、销分离向贸、工、农一体化转变,并做到科技与生产相结合,示范与推广相结合,精品与规模相结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
交通条件
济青高速公路、106省道、区道X01叫线横穿东西,济南绕城高速公路、济南国际机场路、郭唐公路、孙唐公路纵贯南北。距济南市区只有20分钟的行车里程,距济南国际机场10公里,距济南东绕城高速公路出入口3公里,距青岛港只有2小时的高速公路行车里程,距平陵火车货运站7.5公里,距郭店火车货运站3公里,距历城火车货运站8公里。境内公路主于道路宽均在32米以上,且已形成“一横四纵”的发达公路交通网络。
福顺酱园
“福顺酱园”位于董家镇府前街中段,明代以来就以腌制和销售酱菜而享有盛名。“福顺酱园”酱菜腌制是历城境内久负盛名的民间手工技艺。时有村民吕守业,因子女众多,家计艰难,乃在村南虞山山坡开荒种菜。果腹之余,将剩余蔬菜腌制成酱菜赶集出售,因酱菜口味独特,声名鹊起。后其四子承传父业,于宣德九年(1434年)临街开办“吕记杂货铺”,主营酱菜。自此吕氏后人皆以酱菜为主业,代代延续,声名远播。至清咸丰二年(1852年),“吕记杂货铺”由吕氏两兄弟一分为二,字号分别为“公顺杂货”和“福顺酱园”。历经清末、民国战乱,一度生意萧条。1950年后,“福顺酱园”与董家供销社公私合营,其腌制之方由吕氏后人吕多文带入作坊。吕氏酱菜遂成为供销社独特产品,除本地销售外,还远销河北、内蒙等地。“福顺酱园”腌制酱菜的原料皆来自董家庄村南虞山一带。虞山是火山熔岩山,山坡土壤养分大,透气性强,所产的荠菜疙瘩、青萝卜、胡萝卜等质地细密,含水量少,是腌制酱菜的极好原料。“福顺酱园”所产“酱腌疙瘩”久负盛名,色泽红润,口感筋道,回味悠长,享有“东有同源酱瓜,西有福顺疙瘩”的美誉。
所属学校
济南市历城区董家镇中心中学,济南市历城区董家镇中心小学,济南市历城区董家镇邢家希望小学,济南市历城区董家镇姚家村小学,济南市历城区董家镇季家小学,济南市历城区董家镇张而小学,济南市历城区董家镇柿子园小学,济南市历城区董家镇江家联办小学,济南市历城区董家镇温家中学,济南市历城区董家镇温家小学,济南市历城区董家镇王新小学,济南市历城区董家镇谢家小学,济南市历城区董家镇镇中心中学
资源状况
镇内土地平坦,沃野连绵,阡陌纵横,物产丰富,肉、禽、蛋、蔬菜、瓜果、粮食等农副产品资源丰富。
基础设施
境内输配电网完善,电源充足,建有500千伏变电站,拥有温家线、新风线(济青路)两条双回路进线。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13000门,镇内宾馆、中小学、幼儿园、医院、邮局、金融机构等服务设施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