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青镇地图
东青镇相关地区地图:
东青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1658男5957女5701家庭户户数3159家庭户总人口(总)11549家庭户男5886家庭户女56630-14岁(总)23400-14岁男12340-14岁女110615-64岁(总)853815-64岁男438815-64岁女415065岁及以上(总)78065岁及以上男33565岁及以上女445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1069乡镇建设,为深入推进“2009畜产品安全整治暨畜产品安全执法年活动”,苍溪县东镇镇组织畜牧人员对辖区内所有餐馆、肉食摊点、兽药、饲料门市部、养殖场等地的畜产品进行执法检查。此次检查以生鲜乳、饲料、兽药和无公害畜产品为整治重点,主要查看是否建立有台帐,是否有检疫标识、合格证,是否有过期药品,是否有违禁药品等。截止目前,对在检查中已发现的11家餐馆未建立好动物产品进入台账,7家饲料摊点未归店,7家养殖场未建好养殖档案的人员进行了思想教育,并发出了限期整改通知书。
文物古迹
在离镇集3公里远处,东青镇的东林村与东升村接邻,有一座山洞,当地人称贾家洞,官方名为“寻乐书岩”。此洞依山开绝。石洞外,有一条七米高的石墙,入口处,有一道厚厚的大门,有十来历米厚,进入门内,是一条十多米的院落,到大门十来米处,就是石屋大门洞了,一进去,里面清凉怡人,就是夏天也是清凉如秋,堂中有石桌石凳,正中石壁上是三窟彩绘塑像,左右两壁皆刻满大小文字,内容多为《四书》、《五经》。据文物部门考证,最上层凿洞最早,居于首层的大殿开凿最晚。洞内石刻始凿于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至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最后一幅字凿完。据乡民口碑相传及文史资料记载,道光年间苍溪地方名儒贾儒珍(又称贾善人)看中避兵乱开凿的洞窟,新凿石室5间,与原石室连接相通,面积逐步扩至350多平方米。完工后,贾即在大殿内兴办义学,在石室外办“竹桥斋”,厚聘县内外名儒考订、刊刻、翻印《四书》、《五经》,增印《小学集注》,质地精良,除自用还发行川外。学堂加“出版社”,吸引了不少文人学士往观不绝,贾氏十分好客,邀请善书者留佳作刻于室壁。文物部门统计,洞内外160余平方米石壁上镌刻着楷、行、隶、篆各体石刻书法作品152幅,计19600余字。字大者70厘米见方,小者宛如核桃,书(刻)者包括郭尚先、许槃、李嘉秀、林春元等清代21位著名书法家。大殿右侧石壁有宽大木梯,从这里穿过一条开凿的暗道,便直接上到第三级石窟,此处名为“回岸洞天”,四壁皆是书法作品,琳琅满目,字体疏异,犹如一座书法展厅。对窗石壁上,有曾教过道光皇帝的四川名儒李嘉秀所题“回岸洞天”四个大字,字凿得很精美,半圆柱的阴刻笔道能藏拳头。在“回岸洞天”下方,有临摹郑板桥、苏东坡手迹的石刻书法作品,字体潇洒俊逸,气度非凡。“回岸洞天”右侧经一木门通向第二级石室,这里是整个洞窟最精美的所在,主要有石雕和绘画,右侧彩绘图里竟有一幅蜿蜒的长城,十分逼真。听老辈人讲,贾儒珍子孙保护石窟十分尽心,但民国前后贾家衰败,贾氏子孙将“竹桥斋”书版卖尽,四散而去。“寻乐书岩”在当地是一个神秘的所在,石窟在开凿、刻字、绘画、防潮等方面有不少有价值的东西,现在还没有人对它作全面、深入、系统的考察研究。我们都希望在不远的一天,锁闭深山的“寻乐书岩”能重见天日,笑迎八方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