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电子地图 > 巴中市地图 > 通江县地图 >
东山乡地图
东山乡相关地区地图:

4、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东山乡

基本情况:东山乡位于通江县南部,距县城38公里,居东经107度16分,北纬31度47分,东与三合乡,南与铁佛镇,西北与广纳镇接界,乡人民政府驻东山。辖4个村,36个村民小组,共有1760户,总人口7305人,其中农业人口6429人。幅员面积21.9平方公里,现有耕地3858亩,其中田520亩,地1658亩;海拔250—700米,森林覆盖率为26%。年平均降雨量300毫米,平均气温26℃,无霜期280天。经济以养殖业和种植业为主,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苕等农作物;养殖业以养殖生猪、鸡、鸭为主,年粮食总产量3474吨,其中油菜350吨。年出栏8367头,牛900余头。2004年,国内生产1705总值万元,农民人均纯收1222元。基础设施:现有4人村通公路,通车里程达35公里,通乡公路1条、通村公路5条。有塘库88座,容水161万立方米,其中最大的硝洞沟水库容为89万立方米,有土渠54000米,标准石渠4100米,自流灌溉850亩。农户通电率99%,通自来水率45%,通光纤纺90%,电话普及率每百人4部,建有移动基站1个。社会事业:中心小学1所、村小3所,在校生886人,教师3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6%;有卫生院1所,村卫生服务站4个,病床5张;有广播站1所。

2、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东山乡

东山乡位于赤峰市松山区西北部,距市区105公里,是个半农半牧的山区乡,全乡1742户,5857口人,乡辖6个行政村,51个村民组,行政村分别是:大营子村委会、东山村委会、小杖房村委会、大河西村委会、大杖房村委会、上窝铺村委会,这里有蒙、汉、满等各种民族居住。东山乡总面积为34.2万亩,其中:耕地26486亩,多为山坡地,水浇地仅3451亩,林业用地17.7万亩,有林面积为12.9万亩,森林覆被率为37.6%,牧业用地13万余亩。自然气候条件:这里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2℃,有效积温2000℃,无霜期95-110天左右,年降水量一般在300-350毫米之间,雨量多集中在6-8月份,水热条件配合适当,对农牧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但也有不利的条件,气象灾害严重,主要是风沙干旱、冰雹和洪涝等灾害。东山乡地质类型属中山石质山地,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土壤主要是石砾土、棕壤和黑土等。东山乡资源丰富:(一)林木资源:现有林木5.8万亩,主要树种有桦树、柞树、山榆树、山杏等;成林山杏3.6万亩,杏核年产量达70万斤;人工落叶松成林面积3万亩;树下植被以多年生灌木、榛柴为主;(二)东山乡牧场广阔,面积达20余万亩,牧草质量较好。较适合作为肉牛、肉羊的饲草料,且牛羊肉质鲜嫩,肥而不腻;(三)独特的气候条件为土豆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土豆种植已成为东山乡的特色产业,年产土豆2万吨以上,食用菌的培育在东山乡也渐成气候,培育规模达50万袋;(四)林网相间的草田和灿漫的山花使位于东山乡的皇家漫甸旅游度假村呈现出独特风景,年接纳游客2万余人;(五)随着封山禁牧的实施,植被的恢复,野生动物又重返东山,野生动物主要有狐狸、狍子、山兔,且数量有上升趋势。

10、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东山乡

东山乡位于祥云县东北部,东与大姚、南与姚安接壤,西与刘厂相连,北与禾甸、米甸毗邻。乡政府所在地妙姑,距县城64公里,全乡总面积32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85%,境内山脉纵横,沟谷遍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为2868米、最低海拔为1640米。是祥云县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贫困山区乡,全乡辖大古者、干海、新朗、妙姑、新民、余食朗、外居苴、小庄子8个村委会,82个村民小组,2320户其中农业户2315户。2005年总人口9899人,农业人口9738人。民族以彝族为主,彝族人口有8384人,占总人口的86.1%,居住有汉族、白族、傈僳族、苗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5.9%;人口密度30.4人/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长率9‰。全乡实有耕地面积8081亩,其中田5308亩,地2710亩,常用耕地面积为6616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81亩,农村劳动力6299人。农业种植结构上大春以水稻、玉米为主,小春以蚕豆、小麦、豌豆、油菜为主,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菜、百合等。全乡有乡镇企业175个,其中工业企业85个,以酒类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三个,主要以清梅酒和松茸酒为主。东山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是革命老区,是滇黔桂边纵八支队活动的主要地区,是滇西地下党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东山彝族人民为云南的解放作了重要的贡献。东山彝族妇女擅长刺绣,民族刺绣有悠久的历史,手工刺绣的民族服装图案精美,色彩绚丽,剪裁科学,工艺精湛,内容丰富,反映了彝族人民生产生活历史的变迁,充分体现了彝族妇女的勤劳与智慧,刺绣的东西包括头饰、服饰、鞋饰、腰带等,各种饰品根据年龄和婚配情况有所差别,整体搭配协调、精致美观。

5、青海省海东地区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山乡

【东山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驻地15千米。人口1.1万,以土族为主,占总人口的75.6%。面积85.5平方千米。东山乡政府驻大庄,辖大庄、下季、寺尔、连大、吉家玲、贺尔、大泉、岔尔沟、白牙合、下袁保、上袁保、东山12个村委会。1949年沿旧制设东山乡,1958年并入沙塘川公社,1961年分设东山公社,1983年复设东山乡。

7、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东山乡

乡镇概况:东山乡位于祥云县东北部,东与大姚、南与姚安接壤,西与刘厂相连,北与禾甸、米甸毗邻。乡政府所在地妙姑,距县城64公里,全乡总面积32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85%,境内山脉纵横,沟谷遍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为2868米、最低海拔为1640米。是祥云县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贫困山区乡,全乡辖大古者、干海、新朗、妙姑、新民、余食朗、外居苴、小庄子8个村委会,82个村民小组,2320户其中农业户2315户。2005年总人口9899人,农业人口9738人。民族以彝族为主,彝族人口有8384人,占总人口的86.1%,居住有汉族、白族、傈僳族、苗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5.9%;人口密度30.4人/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长率9‰。全乡实有耕地面积8081亩,其中田5308亩,地2710亩,常用耕地面积为6616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81亩,农村劳动力6299人。农业种植结构上大春以水稻、玉米为主,小春以蚕豆、小麦、豌豆、油菜为主,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菜、百合等。全乡有乡镇企业175个,其中工业企业85个,以酒类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三个,主要以清梅酒和松茸酒为主。东山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是革命老区,是滇黔桂边纵八支队活动的主要地区,是滇西地下党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东山彝族人民为云南的解放作了重要的贡献。东山彝族妇女擅长刺绣,民族刺绣有悠久的历史,手工刺绣的民族服装图案精美,色彩绚丽,剪裁科学,工艺精湛,内容丰富,反映了彝族人民生产生活历史的变迁,充分体现了彝族妇女的勤劳与智慧,刺绣的东西包括头饰、服饰、鞋饰、腰带等,各种饰品根据年龄和婚配情况有所差别,整体搭配协调、精致美观。改革开放以来,东山乡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乡各族人民,兴修公路,水库,海塘,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到200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20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26元,结束了东山等天下雨、靠天吃饭的历史,农业综合效益稳步提升,实现了从吃不饱—吃饱—吃好的突破性转变。“十一五”期间,东山乡党委、政府确立了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东山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提出了“生态强乡,林牧富民”和“打基础、兴科技、调结构、建支柱,走粮、烟、畜、特、林并举”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四个一万”(一万亩核桃、一万亩高产稳产农田、一万亩经济作物、一万头大牲畜)工程的目标和任务,大力推广科技措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巩固“平安东山”和“无毒乡镇”创建成果,努力推进东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状况:东山乡共有8个村委会,82个村民小组,2320户其中农业户2315户;总人口9899人,农业人口9738人;实有耕地面积8081亩,其中田5308亩,地2710亩,常用耕地面积为6616亩。全乡农林牧渔协调发展,至2004年底农林牧渔总产值达3211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达2126万元,林业产值达287万元,牧业产值达841万元,渔业产值达9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达29万元。东山乡至2004年8月,共建成库塘77件,总蓄水量131.72万立方米,现可使用77件,其中病险5件;水窖2777个,总蓄水量4.28万立方米,现可使用2541个,损坏40个,不规范169个,报废27个;水池119个,总蓄水量0.82万立方米,可用103个,损坏5个,报废11个;三面光水沟55件,总长76.23公里,受益面积3800亩;机耕路15条总长28.6公里;至2005年11月共解决人畜饮水1725户,6381人,预计须架设管线10.3万米方能解决全乡饮水困难。通过多年努力,至2004年底实现有效灌溉面积357.5公顷,有效实灌面积255.6公顷,旱涝保收面积222.4公顷,机电提灌面积28.3公顷,建成机电井6眼,防治水土流失面积10500公顷,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26.7公顷。东山乡是我县的贫困山区乡,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是长期制约该乡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上级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全乡人民团结一致下,1999年修通了到8个村委会的公路,实现乡村通车。2002年至2003年实现刘厂至妙姑公路弹石化。至2005年安装程控电话195部,有线电视350台。教育承担着培育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重任,东山乡有中学1所,在校生317人,教职工22人,2005年中考上线人数10人,上线率8.5%;小学8所,教学点19个,在校生991人,教职工83人,中小学专任教师5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7%,普及率99.1%,升学率100%,新建校舍36平方米,总投资26304元。东山乡有卫生院1个,村级卫生室8个,共有高、中、初级医务人员34人,病床20张;已婚育龄妇女2173人,施行“三术”145例,签订计生合同夫妇162对,综合节育率91.5%,避孕及时率80%,全乡共有229户办理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兑现独生子女一次性奖励17.6万元。东山是一个少数民族山区乡,境内居住着彝、汉、白、苗、傈僳5个民族,其中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6.1%。农历二月初十的“哑巴会员”是东山彝族特色的民族盛会。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2005年东山乡与云南电视台成功拍摄了“哑巴会”,并在“走遍云南”栏目中播出,宣传了东山,扩大了东山的知名度。东山乡200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890.7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11.4元,粮食总产479.44万公斤,农民人均占有粮食475公斤;乡镇企业258个,从业人员860人,总收入316万元,总产值197万元,利税总额29万元,实缴各种税金17万元,以酒类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有14家,主要以生产青梅酒和松茸酒为主;烤烟总产量达26.57万公斤,经济收入268.18万元;以牛、羊、猪为主的畜牧业收入432万元,黄牛冻精改良85头,产下健康牛犊20头;以核桃为主的林果业收入98.44万元,以松茸为主的野生菌收入310万元。预计2005年全乡财政总收入81.62万元。

8、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东山乡

东山乡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辖乡。1953年建河东乡,1960年并入红星公社,1961年复河东乡,1972年改河东公社,1984年置东山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7公里。面积59.7平方公里,人口0.5万。辖河东、李家坪、先锋、高锋、东方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种植花椒、苹果、梨。有硫铁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