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升镇地图
东升镇相关地区地图:
农业发展
二、瞄准市场抓调整,发展特色农业。近年来,东升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用宣传的办法引导农业,用引进的办法提高农业,瞄准市场搞调整,依靠科技抓投入,突出特色求发展,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经营之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做好“三篇文章”,优化种养结构。一是在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上做文章。全镇共发展优质无籽西瓜15000亩,蔬菜、花卉5000亩,早春浅水藕、地膜土豆、西瓜下水田面积6000多亩;二是在种养模式上做文章。大力推广菜(瓜)套棉、农林兼作,鱼(蟹)稻共生,鱼珠混养,网箱养殖等优化种养模式。三是在改良品种上做文章。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高效农业,“两湖”牌西瓜等无害绿色品享誉海内外,“杜长大”三元杂交猪,其优质环保性、瘦肉性、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健全“四个渠道”,完善配套体系。一是发展中介组织。二是组建流通大军。三是抓好网上营销。四是兴建龙头企业。强化“三项服务”,健全保障体系。一是强化领导服务。成立结构调整专班,制定项目责任制。二是强化科技服务。建立农民致富信息中心,定期将载有致富信息和农业技术的《东升信息》印发到村到户。三是强化环境服务。
历史沿革
1986年12月,原属小榄区的高沙、裕民、同乐、兆隆、益隆、东升、新胜、永胜8个乡分出成立鸡笼镇,1987年10月,更名为东升镇。1999年7月,撤销坦背镇,其管辖的行政区域并入东升镇。东升镇现辖高沙、裕民、同乐、东升、兆龙、利生、同茂、东城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新胜、益隆、坦背、白鲤、太平、胜龙6个村民委员会,户籍人口7.02万人,流动人口5.09万人,总面积79.2平方公里。1979年,东升地域以种养业为主,经济发展落后,农村集体设施严重匮乏,农民生活艰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善抓机遇的东升人民闻“机”起舞,开拓进取,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发展优质农业,改善民生,美化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获市经济强镇、省教育强镇、国家卫生镇、“中国脆肉鲩之乡”等称号。
基础设施
公路网纵横交错,主干道全面硬底化,105国道广珠公路纵贯镇境,在建的京珠公路粤西支线和筹建中的南沙高速公路横跨镇的工业小区;工业小区具备“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水电充足,满足生产生活需求;通信设施完备,实现了传输数字化、交换程控化,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全镇;镇政府规划用五年时间打造用地近万亩的城镇新中心区,目前已开发近2000亩,规划了经济区、住宅区、商业区、行政办公区、教育校园区,服务及生活设施日趋配套完善,建有一批安全文明小区,治安环境良好,经商和居住环境优越。
城镇建设
三、统筹兼顾抓营运,创建明星乡镇。近年来,东升镇坚持“小城镇、大战略”,把加快小城镇发展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点工程来抓,作为改善投资环境的形象工程来抓,作为造福于民的民心工程来抓,促进了“省级文明镇”和“省级卫生镇”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立足“超”字,科学规划城镇格局。一是城镇格局规划超前;委托专业设计部门编制的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明确了东升镇集镇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突破传统思维定势。二是街道规模规划超前;斥巨资修建的平安大道,规划路宽40米,主机动车道14米。三是房屋建筑规模超前,凡临街面修建的楼房和新开发地段的楼房都在三层以上。注重“精”字,不断提升城镇品位。按照“大拆迁、大建设、大开发”的要求,先后修通下水道2800米,硬化路面3.5万平方米,栽植草坪3420平方米,新建绿化带1620米,安装高规格路灯80余盏,装饰灯15个,新建了国土大楼、信用大楼、广电大楼、防汛大楼和大型文化娱乐广场等标志性建筑,增强了城镇的整体气势。强化“活”字,努力拓宽融资渠道。一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动员组织企事业单位、个人积极投资;二是制定出一系列招商引资、经营城镇的优惠政策,全镇引资3000多万元,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单位建房;三是采取“四统一分一配套”,盘活了存量土地,依此建成了综合市场、商贸街,探索出了一条“自主开发、滚动发展”的建设新路子。灿烂风景道不尽,只期再度咏春花。东升镇将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引,继续坚持“农业稳镇、工业强镇、商贸活镇、科教兴镇”的发展战略,弘扬“团结奋进、求实创新、顽强拼搏、争创第一”的东升精神,加快结构调整、大力招商引资、改善发展环境,改进工作作风,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努力实现荆州首强乡镇、湖北省十强乡镇和全国明星乡镇目标。
农业概况
东升镇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全镇有农业用地面积近6万亩,以水产、花卉苗木、蔬菜、生猪为主导的效益农业已初具规模,农产品流通遍及全国近20多个省市及港澳等地区。多年来,东升镇切实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走科技兴农的道路,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大力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努力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农业发展欣欣向荣。2007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6.8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956元。2006年6月,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东升镇“中国脆肉鲩之乡”的称号,同年12月份,我镇脆肉鲩养殖基地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东升镇内河涌整治工作实现“四个结合”:一是将内河整治与环境卫生相结合;二是将内河整治与道路硬底化相结合;三是将内河整治与“三防”工作相结合;四是将内河整治与两岸美化绿化净化亮化相结合。
概况
东升镇位于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的结合部,版土面积174平方公里,人口6.3万人,辖3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和2个社区。东升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灿烂,风景优美。古有走马岭古城遗址,屯子山屯兵足迹,今有花果山文墨飘香,杨林湖龙狮飞腾。鸟鸣水潺、火树红花的凤山,碧水粼波、鱼肥蟹壮的鸭子湖,沙鸥低飞、芦花漫舞的长江洲滩,宛如人间仙境。镇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备。北枕长江,南接潇湘。省级公路横穿全镇,直通岳阳、荆州、武汉、长沙等大中城市,村级油(水泥)路全线贯通;教育卫生、金融保险、供电供水、邮电通讯等服务机构健全。镇委、镇政府开拓创新、克难奋进,东升已成为石首经济发展的桥头堡。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形成万亩优质无籽西瓜、万亩珍珠河蟹、万亩花卉蔬菜、万亩速生意杨、万亩优质水稻、万亩优质棉花等六大生产基地的基础上,正向高效农业、品牌农业、特色农业迈进。工业发展步伐加快,招商引资硕果累累。现已初步形成了棉花纺织、木业森工、农用机械、油漆涂料、矿产开发等五大支柱产业。培育了裕丰纺织、福乐丽木业、滑家当机械厂、东升化工机械厂、同兴制漆厂等一批骨干企业。小城镇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城镇规模已扩大到3.5平方公里,人口增至1.2万人,形成了“三纵五横”的良好格局。东升镇实现了“一年一个新起色,一年一个大迈步”的目标。先后赢得“省六好乡镇党委”、“省文明乡镇”、“省抗洪抢险集体一等功”、“荆州市十佳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此外,还被确定为“全国西甜瓜新品种实验示范基地”、“省西甜瓜明星乡镇”,综合经济实力跃居荆州市乡镇第二、石首市乡镇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