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乡地图
都督乡相关地区地图:
民俗
都督乡生产生活习俗生产习俗:生产上的习俗有三种:1、独家耕作: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所有农事活动由农户独家耕作。2、换活路:农忙时,由关系好的几家采取互助交换劳力的形式来完成,由主户办理生活,不支付工钱。3、雇请:在农忙季节,用金钱雇请劳力来做农活。
生活习俗:该乡最重视春节、端午、月半等三个节日。春节与其他地方差不多一样过。端午节,是由父母或长辈请小辈吃饭。小辈去时,要带上肉、糖、酒等礼物。走时,父母或长辈要给小辈打发,钱或衣服。如果是结婚后第一年回娘家,父母还要给女儿、女婿买草帽或雨伞。月半,是该乡特有的节日,即农历的七月十二日。是由小辈办上好酒好菜,请来父母或长辈吃饭。在饭前,要给过世的祖先烧袱子。
丧葬习俗:第一步。烧纸放落气炮。家里有人咽下最后一口气后,家人就拿出准备好的三斤六两钱纸在其床前焚烧,再放火炮,通知团转四邻某人已经过世了,请他们来帮忙。家人再用几块彬木板在堂屋用板凳搁起,把死者放在上面。还要把死者睡过的床立起来。第二步:入棺。家人要请来老年人帮死者擦操,穿上准备好的孝衣。一般穿七件或九件衣服,不能穿五件衣服,表示后人不能四分五裂。裤子一般穿三条。把死者扶起来坐起,打上一把大黑烧伞,后人要全部在场,在死者面前跪倒,烧倒堂袱子(烧钱纸),然后放入托盘或金匣子。第三步:看期。让最亲的人(儿子或侄儿)带上礼物和死者的出生年月以及死的时间,找到先生,请其看一个入土的时间。第四步:放信。确定时间后,主人家就要请人到三亲六戚和亲朋好友处放信,请他们按期来坐夜(即参加葬礼)。第五步:做道场。请来端公先生唱阿弥陀佛,安灵开路。一般唱三天。第六步:坐夜。在入土的前一天晚上,接到通知的亲朋好友带上锣鼓、狮子或龙、火炮、花圈、钱纸等来参加葬礼,有的看其关系,或带毛毯,或带踏花被,或直接拿现金。女儿就要请来乐队哭丧。第七步:发丧。按照先生看好的时间,动土挖井,放入棺材。由长子(没有长子的,可由长女或侄儿)拿着引魂幡走前面,由八人抬上托盘或金匣子,孝子拿上花圈,跟在后面。然后是参加葬礼的乐队、锣鼓、狮子、龙和亲朋好友。按照先生看好的期入土后,先由长子(没有长子的,可由长女或侄儿)跪在棺材上,挖三锄泥土,然后再由帮忙的挖泥土堆好,砌坟。
婚姻习俗:该乡自古以来就流行婚姻七部曲。所谓七部曲即:第一部:提亲。男方看上哪个姑娘后,请介绍人第一次到女方说亲。隔十天后,介绍人去第二次,问女方有无意见。如无意见,再隔十天,介绍人第三次背上男方准备的礼物,有鸡蛋、糖、酒、米等四样,到女方,如果姑娘接下礼物,就表示同意这门婚事。第二部:对面。女方同意亲事后,男方就订黄道吉日对面。到了黄道吉日的上午,由介绍人背上鸡蛋、糖、酒、米等四样礼物,到女方接上姑娘及母亲,如果有干老辈子还要请上一道到男方去对面。男方就要好酒好菜办上几桌,请来最亲的亲戚作陪。请来的亲戚还要带上礼物。吃了晚饭后,把桌子拼在一起,大家围着桌子坐,由小伙子和姑娘双方互相交谈。如果男女双方谈得拢,双方亲戚都满意,就由男女双方向亲戚敬上一杯酒。男方亲戚就要给姑娘红包,多则200元,少则20元。在九十年代及以前,男方父母要给姑娘6至10件衣服。现在不给衣服了,要给5000至10000元现金。第二天吃了早饭后,由介绍人背上肉、糖、鸡蛋、酒、米等礼物,陪同女方回家。第三部:拿手续。男方打算结婚了,就由介绍人背上、肉鸡蛋、糖、酒、米等礼物,来到女方征求意见,订时间拿结婚证。女方同意后,订下时间。到了那天,介绍人再背上礼物到女方接姑娘一起汇同男方到有关部门拿结婚证。第四部:讨庚。介绍人背上礼物到女方讨庚,即拿姑娘的出生年月到男方,由男方拿上双方的出生年月找先生看黄道吉日。确定结婚时间后,介绍人背上礼物,把庚单送回女方。第五部:议酒。离结婚还有10天时,男方在介绍人、父母、押礼的(两人)、接亲的(夫妻二人)陪同下,背上中午要吃的黄豆、米、肉、糖、酒等东西,到女方议酒。女方要请来管客司、押礼的(两人)、送亲的(夫妻二人)以及最亲的亲戚(一般是给姑娘办嫁妆的长辈)等人,大家坐在一起,商谈结婚那天的议程。确定女方有多少嫁妆,男方要来多少人过礼(抬);商议女方要多少衣服、多少钱,一般男方不讨价还价,女方提出多少是多少,以前是女方提出要10来套衣服,包括鞋袜衣帽等,现在一般不要衣服了,要现金,一般是10000元至20000元。第六部:整酒。到了结婚的黄道吉日,双方就按照议酒时确定的事宜举行结婚仪式。第七部:回门。结婚后第二天,新郎新娘请一个族上的兄弟背上礼物,拿上一饼火炮,来到娘家回门。拢了门口后,就放火炮(俗称“打狗炮”),表示姑娘结婚后第一次走娘家作客。吃饭时,新娘还要坐上席,表示不再是家里人了,是来作客的。
旅游
由于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都督乡素有“春有百花秋望月,夏乘凉风冬赏雪”的独特景观,具有听百鸟争鸣、看险秀山水、过反璞生活、解人间烦忧的都督美景,东洋国峡谷、擎天一柱、寺家迁溶洞、石船寺、千年红豆树、都督雪景等景色美不胜收,是都市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天然陷坑——锅圈荡胜景:锅圈荡位于都督乡都督村施家嵌社境内,面积30多亩,最深处达200多米,是一个天然形成的陷坑,四周峭壁鼎立,绿树成荫,下底成园形,因形似一口大铁锅而得名。此天坑的美景只能用“险、秀、奇、绝”来形容。在锅圈荡南边的峭壁半岩上,有个远近闻名的山寨,叫李永焕寨,是解放前大地主李永焕修建的。顺着木楼梯爬上寨门后,就是一块200多平方米的平坝,原来建有一座100多平方米的木楼和圈舍、粮仓(后被毁),驻扎着当时守卫山寨的10多个团丁和李永焕一家10多口人,还喂养有生猪,有天然的泉水,洞里冬暖夏凉。20多个人住在这里,可以维持3个多月不出寨门一步。紧挨着平坝,就是一个深不可测的陷坑。绕坑而行,可见洞分成3个岔洞,有两个稍小的岔洞从没人敢去探过。只有一个岔洞顺着时而平坦,时而蛇行的小路往里走去,沿途有千姿百态的钟乳石,随时还可听见潺潺的流水声。如果带的绳索够长、矿灯够亮,前行1000多米后,就可以下到100多米深的地底世界一探究竟。想不到吧,这里可不是漆黑一片哟,而是一个白花花的世界。要知道,这里可是蕴藏着丰富的、优质的石膏矿呢。再往下,还有不知多深,就没人敢下去了。在东边峭壁上,有道像被斧头劈开的裂缝。顺着裂缝往里爬,就进入了另一个俗称“小锅圈荡”的天然陷坑。此天坑大约10亩,四周峭壁林立,坑内绿树葱郁。在西边,一股从龙洞坪溶洞流出的清清泉水蜿蜒而下,在锅沿形成可观的瀑布,飞流直下锅底,钻入地下不见综影。在北边的锅沿边上,随处可见山花烂漫。在锅底,还有一个不知多深、通往何处的溶洞。进去40多米处,有个水塘,清澈见底。塘里生长着一群不知名的小鱼儿。这群鱼儿可奇特了,身体呈透明状,可见五脏六腑,在水中悠哉游哉,堪称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