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市电子地图 > 丰都县地图 >
十直镇地图
十直镇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资源

海拔1080米的高山,特产不甚枚举,如优质大米、数不尽的山间野果、清凉安适的桃花洞矿泉水、高山好药材(川芎、以仁、厚朴、红花、木瓜、金银花、龙胆草、金钱草、白术、杜仲等)。并且复杂的高山丘陵地形带来了丰富的可开发的旅游资源。有蒋家山传说、八角庙水库自然风光、寨上风情等自然景观。地下蕴藏有丰富的宝藏:蒋家山已钻有日产3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井一口,且有大量的浅层天然气待开发;汀溪黄金坡已探明砂金储量215吨;蒋家山、瓦屋山有厚达1.5米以上的煤层。境内有汀溪、双溪等4条溪流直入长江。

行政区划

十直镇辖梁家湾社区以及汀溪、寨上、河梁、新屋、秦榜沟、上坝、双溪、高家坝、十字、灌塘溪、蒋家山、莲花、龙头、七里、楼子、开花寺、红庙子17个行政村。
代码:500230107十直镇:~001梁家湾居委会~200汀溪村~201寨上村~202河梁村~203新屋村~204秦榜沟村~205上坝村~206双溪村~207高家坝村~208十字村~209灌塘溪村~210蒋家山村~211莲花村~212龙头村~213七里村~214楼子村~215开花寺村~216红庙子村

乡镇活动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农村对新技术、新人才的要求日益迫切,十直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搞好春耕生产补冬灾”的机遇,顺应农民要求,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积极开展新型农民培训下乡活动。镇农业服务中心牵头,邀请县农广校专技骨干对新农村推进村农民进行苎麻、榨菜、粮食等产业适用科学技术培训,并逐步扩大培训范围,以新农村推进村为中心向有条件的村辐射。现已培训新型农民近2万人次。积极开展适用技术下乡活动。抓住春耕春播的时机,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分片负责,深入村社为农民传授竹木、苎麻等作物的栽培、管理技术,并印成宣传资料发到农户手中。使农民学会了科学种植方法。积极开展法律下乡活动。由镇经发办牵头,在农业服务中心、司法所和工商部门的配合下,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为契机,在农资市场开展“打假”行动,同时,对农民进行防伪识真基本知识学习,让农民自觉抵制非法农用生产资料充斥市场。鼓励农民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乡镇建设

十直镇“四新一好”促场镇建设随着十直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随之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有新房无新貌,有人气无场地,有设施设备无规范管理办法。为了充分展示“市级中心集镇”的优势,镇党委、政府采取“四新一好”的措施加快场镇建设步伐,提升中心镇形象。新推出一套新式住宅图集。镇村建站收集了十直镇新修的有特色的农房样式及《新农村图集》中有代表性的住宅样式做成展示牌供各建房户参考,并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在移民新街打造真正“十直,风貌一条街”。新开辟一处绿肥化休闲广场。在2008年人代会上,镇政府把启动十直莲花堡休闲广场作为为民办的一件实事,修建休闲广场为十直居民提供一处可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并且休闲广场的启动建设还被纳入2008年的重点攻关项目,分管领导务必于年成功内向外向上争取该项目的启动资金并进行实施。新安装一批环卫设施。2007年镇政府出资2万多元安装了便民垃圾箱50多个,可是由于管理不力,不到一年,几乎毁坏待尽。为了彻底改变场镇忧民乱扔乱倒的陋习,镇政府将不遗余力花大力气进行改善,2008年计划买一批大容量的垃圾桶安放在街道两旁便于居民倾倒垃圾并由环卫工人每日定时清理,彻底改变十直场镇“脏、乱、差”的现状。新出台一套城镇建设管理措施。近年来,随着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可建设安全和建筑垃圾管理却跟不上,导致场镇建房越多、街道越脏、事故越多,鉴于此,镇政府出台了一套新的管理办法:建筑业主在建房过程中必须使用龙门吊或塔吊,安装佩戴,否则镇安办、镇村建站发现第一次进行警告,二次勒令停业整顿,三次及以上罚款并取消承建商施工资格。建筑业主在施工前必须向镇村建站交卫生保证金(抵押金)500元/户,如退场后及时清理建筑垃圾职数返还,如不及时清理的,由本村建站用该保证金请人清理。这些措施的出台,将有效保证建筑安全和场镇卫生。建成居民最宜居的美好家园。十直镇抓住新农村建设及市级中心集镇的机遇,着力改善场镇面貌,把十直建成规划科学、清洁靓丽的居民生活新家园。

文体卫生

一是突出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建立镇计生干部包片、驻村干部联系领导包村(居)、村(居)计生干部包户的工作责任机制,完善落实各项基层管理制度。二是全面提升科技服务管理水平。完善镇服务站、村(居)的改造、设备配备和药具办公室、药具库房的“标准化”建设,建立免费生殖健康检查和孕环情监测的质量评估考核体系,加大对孕期、术后的日常监控力度。三是严格落实利益导向和依法行政工作。全面兑现各项计生惠民政策,规范镇、村计生政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四是科学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新机制。建立完善“管理信息化”的流动人口管理新机制,强化流动人口信息网上交流的监控督查。五是全面提高宣传教育工作水平。深化“三结对帮扶”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加强人口计生对外宣传的管理。六是大力加强协会组织建设。不断扩大计生协会组织的覆盖面,促进创优工作深入开展。十直镇通过采取“培、扶、联”三条措施,组织镇内在家妇女学技术、增本领、找出路、闯市场,帮助广大妇女实现经济独立和家庭富裕。一是帮助妇女开展技能“培训”。利用现有农业、科技、教育等培训资源,利用龙头企业和专业协会等社会力量,通过举办培训班、播放电教资料、现场观摩等形式,加强畜禽饲养、苎麻、榨菜种植、蔬菜种植等实用性项目培训。年内计划举办妇女培训班12期、培训2000余人。二是“扶持”妇女走规模经营道路。组织技术人员与妇女签订“定人帮扶协议”,帮助引进妇女引进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发展粮食规模化种植。协调农村信用社、工商、地税等部门给予发放小额贷款、减免税费等措施支持,为妇女创业排忧解难。把有胆识的妇女培养成新型农村致富典型。让大多数妇女走上自立自强的道路。三是为妇女“联系”就业岗位。定期公布用工信息,提供相关技术、招工服务,联系企业为妇女提供短期就业机会,方便农闲时节妇女到企业做工,每人每天可增加收入50元左右。

人居环境

十直镇人居环境不断完善。一是居民用上了清洁的能源,2004年底,十直镇场镇居民用上了天然气,并从场镇向周边村社发展,到2006年,该镇有430户居民用上了天然气。二是电力充足。十直镇有一月供电量最高可达44万度的供电站。2004年底,全镇除龙头村、河梁村以外的16个村已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截至2006年,全镇已实现村村通电。三是场镇居民实现了安全饮水。全镇有3处自来水工程,场镇以及周边居民人蓄饮水基本得到解决。四是有完备的通信设施。移动、联通、宽带信号已覆盖该镇大部分地方。2006年,全镇有1900余户村民用上了电话,60多户装上了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