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坝乡地图
太平坝乡相关地区地图:
物产资源
太平旅游城物华天宝,资源丰富。由于海拔高、无污染、气温较低、土壤平整疏松,盛产黄连、天麻等多种名贵中药材,也是土豆、萝卜、玉米等高山反季节蔬菜的最佳适宜区;可开发野生蕨菜、野竹笋等绿色食品;也可大力发展蜂蜜(蜜蜂因采集野花酿蜜具有药用功效而俗称药蜂糖)特色养殖和野生动物养殖;境内铜、铁、铅锌、石墨等矿产资源丰富。
招商政策
相关特殊优惠政策(除县上优惠政策以外部分),1、开发占用土地,凡建设用地建房部分原则上实行征用(其中300亩征地费用县上部分给予减免),其他用地实行租用。涉及基本农田部分,业主可边建设边办手续,国土部门尽快上报调规。2、首期建房用地约100亩,投资商先行垫付每亩3000元的租用费,待建设全面完成后,十五日内其租金由丰都县受益的太平坝乡人民政府如数划拨给投资商。
旅游景点
太平旅游城集红色旅游、休闲娱乐、度假、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生活体验、社会实践活动一体。(一)滑雪场占地100亩,跑马场占地约200亩,体育运动射击场占地约150亩,狩猎场占林地约5万亩,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占地约50亩(依托川东地区第一个苏维埃人民政府遗址),水上游乐场占地约400亩水面,各类教育训练培训基地占地约1000亩,还可以建设高尔夫球等项目。(二)风情生活园区,以北欧风情园、南美风情园、东南亚风情园、明清建筑风情园、综合会展接待中心为主要开发项目的“四园一中心”建筑群,建成后将以沿山沿林并以水体相连。建筑占地约3000亩(不含绿化等用地)。
相关措施
一是站得更高解放思想。在县对口联系党支部的指导帮助下,组织机关、村党支部结合实际,扎实开展了大讨论推进年学习讨论活动。各党支部以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为专题,召开党员组织生活会。党员联系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认真进行对照检查,查找自己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的思想差距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努力方向。通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进一步开阔了党员视野,增强了扩大开放的意识。二是看得更远招商引资。进一步明晰了招商引资思路,成立了由书记挂帅的招商引资工作组,抽调3名班子成员和1名中层干部,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推介特色优势资源,严格执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大力推行全程代办制,并把招商引资与经济发展同步考核,强力推动太平旅游城开发,努力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2008年已经引进项目3个,引进资金2000余万元。三是干得更实发展产业。以扶持产业弱村和贫困村为突破口,发挥本地优势资源,加快骨干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壮大烤烟、畜牧、中药材、反季节蔬菜四大骨干产业。2008年全乡种植烤烟3800亩,有望收购烟叶10000担,实现产值560万元;新培植肉牛大户11户、生猪养殖大户1户,种植牧草50亩,配改黄牛253头,畜牧产值有望实现300万元;新增中药材面积300亩,中药材产值有望实现200万元;种植马铃薯8000亩,反季节蔬菜1675亩,有望实现产量9600吨,产值800万元。据初步估计,太平坝乡四大骨干产业将实现经济总收入18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将比2007年净增500元达到3000元。
党政建设
太平坝乡三措并举推动城乡基层组织互促共进太平坝乡在城乡支部在结对共建中,以观念统筹为前提,以资源统筹为重点,以工作统筹为保证,推动了城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互促共进。一是统一城乡党员思想。通过组织开展城乡党员岗位培训、学历培训等多种途径,积极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党员教育培训格局,不断缩小党员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上的差别。同时,组织城乡党员深入结队帮扶的困难党员和群众家中了解被帮扶党员、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有效统一了城乡党员结对共建的思想观念,提高了对工作的认识和参与热情,进一步增强了城乡党员为民谋利的自觉性、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城乡党员真心诚意地“帮”、身体力行地“带”、因地制宜地“扶”,让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二是建立城乡共建机制。建立了“支部帮村、党员帮户”的工作共建机制,构建了城乡支部齐抓共管、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的工作体系,为“支部帮村、党,员帮户”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同时,根据结对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的帮扶规划,县级联系单位党支部和机关党支部分别结对一个贫困村,每个党员结对一名贫困党员和一个贫困户,并签定帮扶协议书,确立帮扶目标,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定期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结对党员干部按照协议要求,着力从技术、资金、信息等方面帮扶对象户,推动“支部帮村、党员帮户”工作全面开展。三是组织活动同步开展。积极开展城乡互融的开放型组织生活,共同开展党性实践活动,每年组织开展同上一堂党课、恳谈一次民情、慰问一次党员群众、提出一项合理建议、办理一件实事好事“五个一”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以“思想作风好、工作机制好、团结协作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为主要内容的“五好”班子联创活动。通过组织活动同开展,有效增强了城乡党支部的沟通了解,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增强了城乡党员的交流互动、增进了感情和友谊,促进了党员之间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太平坝乡架起“三桥”推进城乡基层党建:太平坝乡以支部结对为切入点,架好“三桥”,形成了以城带村、城乡互动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一是抓支部结对,架起城乡党组织共建桥。建立“支部帮村、党员帮户”共建机制,制定具体的帮扶规划,落实帮扶责任,坚持真心诚意“帮”、身体力行“带”、因地制宜“扶”,县级联系单位党支部和机关党支部分别结对一个贫困村,每个党员结对一名贫困党员和一个贫困户,构建城乡党组牵头抓全面、乡村支部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二是真帮实扶,架起新农村建设连心桥。针对群众居住环境差的实际,高起点规划茅林沟高山移民新村,在县级联系单位党支部的全力支持下,通过社会帮扶、扶贫开发、群众自筹等措施,共投入资金365万元配套完善了居民活动场所、基础教育设施和村党支部活动室,累计完成移民84户294人,新改造土地700余亩,烤烟种植、畜牧养殖项目已初具规模,农民人均收入已达3000元。认真总结移民新村建设成功经验,实施了整乡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打造整乡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工程。三是抓思想解放,架起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桥。以大论活动为契机查找思想差距和存在问题,成立了由书记挂帅的招商引资工作组,抽调3名班子成员和1名中层干部,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推介特色优势资源,严格执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大力推行全程代办制,并把招商引资与经济发展同步考核,强力推动太平旅游城开发,努力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2008年已经引进项目3个,引进资金2000余万元。以扶持产业弱村和贫困村为突破口,壮大烤烟、畜牧、中药材、反季节蔬菜四大骨干产业。据初步估计,四大骨干产业将实现经济总收入18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将比2007年净增500元达到3000元。
革命胜地
太平旅游城有川东地区最早建立苏维埃人民政府的革命根据地,境内有二路红军战斗的足迹,有太平坝苏维埃人民政府主席吴吉山的烈士墓,有闻名川东地区的第一个苏维埃人民政府遗址(吊牌收藏于四川省博物馆),是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的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