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镇地图
二郎镇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文化
赤水河畔的川南古镇古蔺县二郎镇,属先秦时代“夜郎”的疆域。2000年前,古夜郎人就已开始酿酒。二郎镇地处川黔交通要道,与贵州名酒产地茅台隔赤水河相望,相隔不过几十里。北宋年间,二郎镇一带酿出了优质大曲——“凤曲法酒”。明代赤水河畔出现了酿酒的“回沙工艺”。清代二郎镇已有大小酒坊、糟房20余家,酒师、酒工数以百计,除生产著名的“凤曲法酒”外,还酿造各种曲酒、白酒、果酒和杂粮酒。
基础建设
鱼燕公路是二郎镇塞口寺至燕儿窝长两公里的机耕道,整个路段狭窄凶险,晴通雨阻,安全隐患十分突出。2008年,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鱼塘村五组按照计划,彻底整治鱼燕公路,投入改造资金50万元将该公路加宽1.7米,降坡0.8公里,新建支路1.2公里。冯家庄182人,黄山堡78人参加了工程改造。
区位优势
二郎镇紧临合川区渝西经济发展主轴—212国道,与合川区主城距63公里,四周与武胜、潼南、蓬溪接壤,商业辐射四县(区)12个镇乡,半径20公里,20余万人,形成合川区相对独立的边贸发展空间,初步形成了合川西北商贸、物质集散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地区中心。丰富的片区农副产品资源:全镇共有耕地面积21305亩,林地6200亩,建成了万亩优质粮油基地,其中优质水稻6000亩、油菜4000亩,全年粮食总产量8800吨,成片栽植优质梨200亩,优质薄壳核桃600亩。镇内2座中小型水库,年水产品总量1100吨;年出栏土鸡、鸭370吨,养鸭3000只以上大户20户,禽蛋加工专业户2户,素有“二郎鸭乡”之美名。蚕桑67吨;农民人均收入2454元,二檬路、半龙路、二胜路、五里路、王兴路纵横境内;农业以水稻、玉米、油菜为主,多种经营以生猪、蚕桑、梨、家禽养殖和特色水果为主。
矿产资源
二郎镇是矿产大镇,地下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品质优良,多种矿种采、冶、用历史悠久。磷灰石:含P2O515-30%,多数为20-24%,酸不溶物30-45%,储量大于2400万吨,主要分布于铜铃村、三冲村地下-70米至430米之间一带,矿体厚度在5-20米之间。蛇纹石:墨绿色、细小致密、含MgO34。16-38。33%CaO0.21-0.81%,SiO238.56%储量丰富,主要分布于茯苓村一带。金矿:含Au6.5g/T,矿石储量230000吨,Au储量为1490kg,gf1998年5月获“中华人民共和国黄金开采批准证书”和“采矿许可证”。主要分布于界岭村。锰矿:主要为软锰,次为硬锰矿,Mn17.2-63%,Fe5.78-10.07%,SiO27.75-12.02%,储量丰富。花岗岩、铁、硅灰石均有一定规模,具备开发开采价值。
教育卫生
二郎镇现有合川区属中学一所,教师70人,在校生1697人,教育教学质量在合川镇乡、学校中名列前茅,2006年二郎中学联招上线188人,学科竞赛获国家、重庆、合川级奖66人,列合川镇乡第一名,创历史新高。小学两所,在职教师97人,在校生1772人,辐射蓬溪群利、潼南宝龙、武胜农村等地。在全区小学毕业统考中语文、数学人平均成绩居全区第一名。二郎镇现有医院两个,敬老院1个,其中合川人民医院投资700万元,占地19亩的二郎分院已经建成,年门诊人数达3万人次,是地区中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医院。
商贸经济
二郎镇现有大型市场2个,其中综合农贸市场占地10亩,摊位300多个,年交易额达3600多万元。集市人数达5万人/次,商业网点40个,餐饮业网点41个,服务网点40个;并有1.2HA的仓储设施。木材销售市场购销两旺,木器加工产值达800多万元,镇上还有大米加工、猪鬃加工、酿酒、榨油等产业,为拉动二郎镇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基础设施
二檬路、半龙路、二胜路、五里路、王兴路纵横二郎镇境内,该镇有640千瓦的水电站和3000千瓦的热电厂,已建成1500人次/日的客运中心站和年产60万立方米石油燃气站以及年吞吐2万吨的水运码头,4000平方米的二郎神宾馆,无烟煤储量达350万吨,启动架设35公里35KV线路和变电站,光缆贯通镇区,建有电讯GMS并联通数字移动电话,2000门程控电话连通国内外,村村通广播,户户安装了闭路电视。该镇有中学1所,在校生1500人;小学2所,在校生180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文化站1个,设有茶园、歌厅、网吧、电影院;医院1所,卫生技术员23人。二郎镇现有大型市场2个,其中综合农贸市场占地10亩,摊位300多个,年交易额达3600多万元。集市人数达5万人/次,商业网点40个,餐饮业网点41个,服务网点40个;并有1.2HA的仓储设施。木材销售市场购销两旺,木器加工产值达800多万元,镇上还有大米加工、猪鬃加工、酿酒、榨油等产业,为拉动二郎镇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