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槐镇地图
双槐镇相关地区地图:
社会事业
全镇有中学1所,在校生1939人,完全小学5所,在校生393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有教职工276人,渭溪中学多年名列乡镇初中前茅。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镇、村两级卫生防护网络,区中医院双槐分院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有技术人员39人,开设特色科室。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74.04%。强化人口与计划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落实奖励扶助,关注女性健康。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建设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室19个,有文化茶园23个,广播电视站1个,有线电视5688户,组建群众文化创作队、文艺宣传队、老体协等,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有声有色,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大力开展体育活动,组织参加区农民运动会取得好成绩。信息畅通,实施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扩大闭路电视覆盖面,电信事业发展迅猛,移动、联通基站相继扩容,手机用户超过7000户,农村实现村村社社通电话。发展措施
合川区双槐镇实施灾民倒房集中重建工作“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是:坚持一个自愿:针对部分家庭经济情况较差,种地距离较远的实际,由灾民自主选择是入住和谐新村或是在原址重建住房,不准违背灾民意愿硬性要求灾民入住新村,政府坚持做到在要入住新村问题上不包办,充分发扬民主,尊重灾民入住自愿的原则。
做到二个到位:一是领导认识到位。为了做好灾民倒房重建工作,双槐镇成立了双槐镇和谐新村建设领导小组,由镇长周龙伟亲自挂帅,镇党委每周定期召开党委会和扩大会,研究和谐新村的筹建工作。二是职能部门服务到位。镇社事办、双槐国土所、城建办、综治办等职能部门把新村建设作为首要工作来抓,充分征求广大灾民的意愿,与区民政、建委、国土房管局、发改委、环保局等部门协作,对和谐新村进行选址、规划和设计,首先征求灾民的意愿,要政策范围内尽量满足灾民的要求。
三、实行“三个民主”:在灾民新村建设工作上,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在充分掌握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将和谐新村的选址、规划设计、房屋结构、选房程序、质量保证等告之于民,让灾民充分决策。村上成立了灾民新村建设筹备领导小组和议事小组、理财小组、质量监督小组,让灾民直接参与建设的全过程。
做好四个扶持:一是资金扶持,灾民除筹集建房资金420元/M2以外,其余资金如土地调换补偿(包括平整场地、弃土场)、管网、绿化、用电许可等基础设施投入等,全部由上级补助资金和镇财政承担,不让群众多出一分钱。二是技术扶持,灾民入住新村后,镇政府拟定开设技术培训班,对灾民进行适用技术培训,提高他们务工的技术含量,解决家庭收入问题。三是劳务扶持,借双槐火力发电厂二期建设需大量劳动力的契机,与双益富亨劳务公司签订合同,提供就业岗位,增加灾民家庭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帮助灾民选好项目,进行个体经营,灾民户可在电厂周围从事个体经商等活动。四是产业扶持。结合城乡统筹政策,努力实现土地合理流转,重点对灾民的土地进行结构调整,拟建休稻养鱼成片养殖,对公路两旁的灾民土地进行反季节水果移栽,形成两旁100米宽的果业带,灾民与承包者协议分红。
实现五个确保:一是确保搬迁时间。镇相关部门全力以赴做好前期基础工作,用倒计时抓紧建设工作,确保按上级要求的时间竣工入住。二是确保政策兑现。理财小组制定了详细的财务管理制度,为灾民开设资金帐户,上级对倒房重建的补助资金以及灾民筹资都及时存入专户,支出有严格的审批制度,保证不乱花一分钱。三是确保建筑质量和安全。镇村两级对建筑施工实行全天候监督,并聘请了有专业资质的监理人员到现场监督施工。四是确保群众收入不减,镇、村、社干部全力帮助灾民搞好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千方百计增加收入。五是确保和谐稳定。双槐镇的灾民和谐新村建设,本着“灾民自愿、民主决策、政府引导、共同实施”的工作原则,有效地减少了灾民因分散建设带来的多投入和重复建设成本,为统筹城乡、新农村建设增添了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