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店镇地图
冯店镇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资源
资源丰富,欢迎开发:土地资源丰富可供主开发,房地产日益升温;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页岩丰富;集中成片以梨树为主的水果1500余亩,可租赁承包经营;地质灾害形成的“垮梁子”绵延2公里,是开发自然景观的一大亮点;当地人民勤劳朴实,富余劳力3500余人。
经济发展
冯店镇工作思路清晰,目标正确,工作扎实,成效显著。镇党委政府按照既定的工作目标,扎实推进;同时人心凝聚,力量凝聚,认真抓好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抓好三农工作,切实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抓住国家支持农村公路建设的机遇,充分调动群众修路的积极性,不增加农民负担。同时创新思路,发挥当地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现有国有资产,整合资源,加快发展,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社会活动
2006年4月28日晚上,冯店镇团委、妇联、工会配合冯店职中开展庆祝“五四”运动联欢晚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有领导讲话、歌咏比赛、相声小品、舞蹈、知识竞赛等项目,紧紧围绕“我与祖国共奋进,落实科学发展观”,“青春奉献十一五”这个主题,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通过党委、政府、学校领导的讲话,鼓励青少年奋发向上,宏扬继光精神,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一曲曲革命歌曲,激发团员青年的爱国热情;幽默、搞笑、贴进生活的相声、小品,引导广大青年遵纪守法;多方面的知识竞赛,引导青少年热爱社会主义教育,树立科学发展观。短短几个小时的庆祝活动,将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融于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加深了青少年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解,形成崇尚科学,争当先进的良好风尚,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建设四川丘区经济强县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交通建设
2007年10月22日,由德阳市人民医院捐资10万元修建的冯店镇芳林村“德医致富路”竣工通车。德阳市委宣传部部长郝跃南、县委书记杨恩林、县委组织部部长董易佳、县委宣传部部长陈远坤及市、县卫生局相关负责人参加了通车揭牌仪式。冯店镇芳林村交通条件差,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德阳市人民医院与芳林村结成了帮扶对子,捐资10万元修建起了全长3.2公里的水泥路,使芳林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迈上了新台阶,解决了村民行路难的问题,对促进该村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车仪式上,县委书记杨恩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市委宣传部部长郝跃南希望冯店镇芳林村在今后的生产生活中进一步解放思想,齐心协力致富奔小康。
农业发展
进入2007年3月,中江县冯店镇田间地头的超早玉米苗长势喜人,也迎来了成都市农贸市场的老板前来实地考察,双方初步达成销售协议。镇长王行之介绍说,为了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冯店镇结合镇域特点,决定狠抓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2008年种植的800亩超早玉米,每亩收入可达1000元左右,便是据此采取的有力措施之一。冯店镇地处丘陵山区,水资源差,对大春作物影响较大。为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冯店镇党委、政府组织农技部门深入市场摸行情,找产品,寻销路。2008年在种植超早玉米的同时,又在连季节作物上做文章,即在大春播种时,充分利用预留行种植榨菜,并与外地老板签订了1800亩的订单合同,而种子、技术由对方无偿提供,拓开了一条公司加农户促进农民增收的路子。仅此一项,冯店镇总收入可达100万元,实现人均增收65余元。此外,他们还利用山区丘陵地优势,将历来种植的低产、低效、口味差的当地传统南瓜,改种为高产、高效、味道甜的密本南瓜,并利用农村房前屋后、田边地角等空闲土地进行种植。为了让农民放心种植,产品有好的销路,他们又通过努力,终于签订了1200亩的订单南瓜。以每亩产值1000余元计算,农民可人均增收70余元。
基础建设
冯店镇狠抓村道建设,2007年共计投入了资金240多万元,新建起了四条村级水泥路,总长达14.5公里,彻底改变了当地群众多年来生产生活上行路难的问题。冯店镇地处中江县西南端,地理条件和区位优势优越,但是落后的村社交通已不能适应当地的经济发展。2005年来冯店镇党委政策在新农村建设中,认真落实惠民利民政策,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村道建设的投入力度,在短短半年时间里新建了观音沟村、妙山村等四条村级水泥路,农村交通条件得到了改善,为冯店镇经济发展和农民生产水平的提高注入了新的活力。冯店镇芳林村交通条件差,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德阳市人民医院与芳林村结成了帮扶对子,捐资10万元修建起了全长3.2公里的水泥路,使芳林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迈上了新台阶,解决了村民行路难的问题,对促进该村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