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电子地图 > 德阳市地图 > 中江县地图 >
永太镇地图
永太镇相关地区地图:

相关措施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大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在农村,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全域成都”建设需要农民向城镇集中和通过土地改革鼓励土地自由流转,这需要打破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实施措施为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完善农民生活保障制度,切实落实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推广商业保险,推出十二年义务教育制度。社会养老保险自2007年提出后,购买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性,原因主要是宣传不到位,执行不到位和村民的传统观念尚未改变。城乡居民医疗制度成效明显,但乡镇公立卫生院条件有限,未能充分发挥制度的优越性。针对此,必须想方设法落实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让村民接受此惠民政策,同时提高乡镇公立卫生院软件能力。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2008年农村许多村民放弃自家土地外出打工,许多企业欲在农村投资建厂或者大面积发展现代产业却苦于找不到地方,要求农村需要进行土地改革以适应市场化需要。这决定了农村应该进行第三次改革,即产权制度改革,只有明确土地的所有权,才能既保障村民利益又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2008年正在试点,取得经验后全成都推广,制度的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也提供了产权的保障。
新农村建设: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就必须提高农村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实现“全域成都”必须认真扎实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村产业,让土地变成金土地,增加农村人均收入。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已实施几年,取得成效非常明显,这表明新农村建设是经的住考验的,是正确的,应进一步放开手脚,增大新农村建设的执行力度。

思想工作

中江县永太镇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充分发挥学习、媒体、载体、阵地作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思想素质,引导农民转变思想观念,走科技致富的道路。永太镇党委、镇政府十分重视干部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党员干部学习制度,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讨论,写心得体会。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永太镇19个行政村、村村都有广播站,开辟的“农村天地”专栏每天向农民播放党的农村政策、农业科技知识、农业新品种、新信息和精神文明等方面的内容。1999年初,永太镇实施“1533”工程,不到两年,1万亩中江柚、500万袋食用菌、300户养殖大户、30个专业户的计划已初步实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永太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农户之间都比谁家鸡鸭养得多,谁家庄稼种得好,谁家房屋修得漂亮。永太镇还认真做好两个阵地建设。在村务、政务公开的阵地建设上,建章立制;为占领文化阵地,各村都建文化站开展“万村书库”活动,坚持送文化、卫生、科技下乡,切实丰富了农村精神生活

机构职能

党委行政办公室负责机关及直属单位组织、纪检、宣传、武装、人事、保密、人民团体、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管理督查、档案管理、会议、文秘、提案议案、政务服务及机关事务等管理协调工作;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推进城乡一体化办公室:负责辖区城乡一体化建设,负责辖区经济发展、商业流通、规划、协调、服务工作;负责辖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防汛管理工作;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社会事业与计划生育办公室:负责辖区教育、公共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民政、救灾、劳动与社会保障、人口和计划生育等方面工作;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城乡建设管理办公室:负责辖区城乡建设规划、管理工作;负责辖区城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工作;负责辖区房屋建设、管理工作;负责对辖区市容、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环保依法进行管理和监督;负责辖区防火、防灾、防震等工作;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群众工作办公室:负责辖区统战、民族宗教、群众来信来访、各类应急事件处理、民事纠纷调解、化解社会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等工作;负责辖区安全协调处理和安全生产监管管理工作;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事业管理服务中心:负责文化、广播、电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具体工作。

灾后重建

位于中江县以北的永太镇,是这次地震中江县受灾情况最为严重的乡镇之一。永太镇党委、政府始终坚定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信念,用实际行动打响了这场战役,并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凸显出“三大亮点”。
城镇规划:在灾后重建中,永太镇党委、政府在民房建设上下足工夫,镇党委书记江涛提出要以恢复重建为契机,突出民房建设特色,切实把民房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齐心协力、扎扎实实做好倒损民房排危重建工作。永太镇坚持把民房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相衔接,尊重群众意愿,充分考虑受灾群众的承受能力,引导和帮助他们建造抗灾能力强、造价适中、经济实用的房屋,提高民房的防灾避险水平。为了让老百姓住得放心,住得舒心,在进行民房修建时,镇相关部门还专门给每个村安排了一名技术工人,监督建房质量,确保住房安全。2008年,全镇已规划了柏木、清福等10余个相对集中的居民点。
乡村水泥路建设全面推进:按照有关规划要求,永太镇震前规划修建15条水泥村道,其中青福、新店村2条长2.5公里的乡村水泥路已经修好并投入使用。为了尽快恢复交通,实现全镇村道公路的跨越式发展,永太镇党委、政府广泛动员群众积极筹措建设资金,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动员社会力量捐资修路,解决了建设资金的筹措问题。在镇村干部的带动下,村民修建公路的热情高涨,不仅将在地震中受损的公路维修完好,还加快了修建永太镇其它村水泥路的进度。2008年,永太镇柏木村、长远村等6条总长12公里乡村公路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石狮村等7条乡村公路也已经开始浇筑混凝土,不久就将完工。预计在2008年11月底,永太镇的15条总长32公里的乡村水泥公路就可以全部投入使用。“我们镇的乡村水泥公路修建将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完成。”江涛自豪地说。
首所标准化抗震小学动工:永太镇双凤小学在地震中遭受了巨大损失,全校969名师生失去了美丽的校园,整个校舍近2500平方米建筑成为危房。面对这场特大灾难,中江县委、县政府特事特办,决定搬迁双凤小学。永太镇党委、政府迅速行动,立即组织人员为新建双凤小学选址、征地,占地15.4亩、建筑面积2590平方米、投资500余万元的双凤新校于6月7日破土动工。该校是按德阳市标准化小学建设标准,由德阳建设股份公司捐赠80万元新建的一所抗震小学,八级设防的优美校舍让数百名双凤小学的学生和家长欢呼雀跃,也赢得了前来视察的省、市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赞誉。2008年,双凤新校暨中江县洋洋百盛抗震英才学校土地平整、排水沟设施、围墙等附属工程已基本竣工,力争年底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