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省电子地图 > 福州市地图 >
福清市地图
福清市相关地区地图:

详细介绍

福清位于东南沿海之滨,东临台湾海峡,是祖国大陆距台湾最近的一个城市,最近处与台湾新竹市仅距84海里,也是福建省对台、对外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特别是随着2008年福州新港的开发,给福清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福州新港位于福清江阴半岛,是福建省的两个重要发展港口之一,是未来对外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未来的江阴港,必将成为海西枢纽港。因为她下承地利。江阴港区水深港阔,不冻不淤,天然避风,20万吨级以上大型船舶可在此通航、靠泊和调头,全年全日进出港不受航道和潮水的限制,是迄今为止“全国少有、福建最佳”的深水良港。江阴港区位显要,前可直抵宝岛,东出太平洋,后可辐射赣、皖、湘、鄂、豫、桂、滇、黔、川、渝等广袤内陆,环江阴地域内更涵盖了省会经济实力最强的县市区。凡此种种,皆是成就江阴港未来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福清是全国著名的侨乡,旅外华侨逾80万人,遍布东南亚、欧美等一百一十二个国家和地区。据新华网中共福清市市委副书记郑晓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福清旅外乡亲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尤以日本、澳大利亚、印尼、阿根廷、南非、英国等国居多;这些福清籍旅外乡亲整体经济实力雄厚,资产总量至少在五百亿美元以上。其“敢为人先,打拼天下”的精神特质受世人瞩目,福清人具有艰苦创业、敢冒风险和开放意识很强的群体性格,从而造就了一大批敢闯风浪、勇创大业的“福清哥”。据统计,福清华侨华人总资产不下500亿美元,其中资产超1亿美元以上者约50多人。出洋谋生的福清人大多数出身于劳动人民家庭,他们以其特殊的倔强而旺盛的生命力,以及刻苦耐劳和团结互助的精神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经过含辛茹苦、开拓创业的漫长过程,许多人事业有成。旅外福清人先是开荒拓土,劳耕苦作,积有小本,才开始经商。当事业有了一定基础时,则向企业界、金融界发展。一代又一代的旅外福清人在艰苦创业的过程中,与侨居国人民和睦相处,扶危济困,同策同力,不仅为侨居国的民族独立和繁荣昌盛作出了卓著的贡献,而且把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传播给侨居国人民。他们成功地融入侨居国社会的主流,涌现出一批成就卓越的著名企业家、国际知名的工商巨子和华侨领袖林绍良、林文镜、蔡道行、蔡云辉、韩国龙、郑年锦、陈隆基、林学善、陈子兴、何隆朝、姚春桂、郭毓秀、俞昌檀、许珍华、王良英、高志荣、林同春、林康治、林其根、邱文椿、林日顺、林方华、王福顺、林民雄、林辉基等先生,就是旅外福清人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业绩,家乡人民引为自豪。

社会事业

2008年,福清加大教育布局调整力度,撤并2所初中和14所小学,加快西区福清侨中分校和实验小学分校建设进度,投入1150多万元为农村中小学校更新计算机设备,提高农村学校信息教育水平。教育工作以较好成绩通过福州市“对县督导”评估验收。华冠光电、富鸿齐电子等8家企业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天马饲料和南少林药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为2007年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453.97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57.43%。继续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光阳食品入选国家蛋品加工研发专业分中心,光阳食品、福耀玻璃等7家企业列入首批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福清药业、恒杰塑业列入省级技术中心。积极筹建“两馆一中心”,深入开展“激情广场大家唱”、“读书月”、文化村居评选命名活动,成功举办第七届老年人体育运动会暨第十一届全民健身节。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得到提高。
福清一中:福建省福清第一中学创办于1925年,前身是福清县立初级中学,后与私立文光中学、私立闽海初级中学合并而成,4月7日是校庆日。1980年秋,确定为福建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1996年成为福建省一级达标中学,现正在创建省级和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福清一中现任校长林敦述,党委总支书记兼副校长郭成德。学校坐落在著名侨乡福清市融城北隅凤凰山麓,占地面积80580平方米(约121亩),建筑面积53641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布局合理,是省花园式单位、省绿色学校。学校办学条件完备优越,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工173人,其中高级教师58人,一级教师43人,先后有3人被评为特级教师;福建省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4人,福州市骨干教师18人。现有高中三个年级39个班级,学生2000余人。办学条件完备优越,拥有省级示范图书馆、先进的校园“三网”、400米塑胶跑道的田径场和集标准游泳池、球类场所以及艺术教室于一身的体艺馆等。全校师生秉承一中人自强不息、拼搏争先的精神,努力践行“严勤实活”的校训,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教育教学质量较高且稳步提升,高考成绩位居福州地区前列。学校是社会公认的培养人才的摇篮,教书育人的胜地,师生生活的乐园,改革示范的榜样,各界赞誉的名牌。八十多年来,已为高校和社会培养和输送了数以万计的各种优秀人才,涌现出一批享誉国内外的政界精英、科技专家、著名学者,校友遍布海内外。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贯彻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学校、福建省文明学校、福州市双文明标兵单位等称号。
福清二中:福建省福清第二中学创建于1891年,时跨三世,历史悠久,成绩斐然。其前身是美国美以美公会创办的毓贞、明义两所西式新学。1952年10月,人民政府正式接管改名“福清第二中学”。福清第二中学为神州、为寰宇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其中不乏社会巨擘、画苑俊才,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陈元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侯建国,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司司长梁劬,北京画院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画家石齐……,近几年,高考上线率高达98%以上,本科效益名列全市前茅,录取本科和重点大学的人数突飞猛进。2004年吴宇洋同学的高考作文中勇夺状元卷,填补了福清市自恢复高考以来的空白。1986年国家体委、教委授予学校“全国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称号,1989年省人民政府授匾“福建省体育先进学校”。学校为国家队、省队输送了28名体育健儿,如“亚洲空中飞人”梁学仁、国家级教练杜辉雄、全国最佳二传手张秋萍、省男排运动员吴云铮等。学校科技“三小”作品多次在国家、省市各级获奖。
福清侨中:福清侨中的前身是福清华侨子女补习学校系由著名侨领当时福清县副县长高至荣先生首倡、广大侨胞积极支持,创办于1955年秋,当时只有10位教师、100多名学生。1956年7月命名为福清华侨中学,1957年发展成为完全中学。人民政府和侨务部门在人力物力诸方面给学校以大力支持,先后拨款几十万,充实基本设施,并把福建师大本科毕业生优先分配给侨中,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学校初具规模。“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一度停课并改名为“福清红卫中学”。1979年落实侨务政策,恢复原名,并于1983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重点中学。校园面积为46530平方米,有70多个教学班,在校学生四千六百多人,在编教职工两百多人,现在法人代表是林修轩校长。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先进。学校于1993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校”后,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更为显著,1994年、1997年两次获王丹萍教育奖。1996年经评估,以高分通过,成为二级达标校。

行政区划

唐圣历二年(699年),福清置县时的境域:最东为牛山岛(现属平潭县),最西为新县乡店尾村(现属莆田县),最南为羊屿又名洋树岛(现属莆田县南日乡),最北为黄柄山。所辖陆地面积1852.42平方公里,比1992年陆地面积大334.18平方公里。元和三年(808年),长乐、侯官两县并入福清,为福清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境域。元和五年(810年)四月,恢复原3个县建制。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福清划出清源里(现东张镇西部)的42个自然村面积95平方公里,归兴化县辖。清嘉庆三年(1798年)二月二十七日,海坛岛从福清析出,置平潭建军厅,直属福州府,从此平潭不再隶属福清。民国元年(1912年),大扁岛面积4.8平方公里,划给平潭县辖。1956年5月15日,又归福清管辖。民国25年12月,南日岛106个自然村,陆地面积52平方公里,改为特种区,直属省辖,至此脱离福清。1958年4月,从永泰县划出一都、善山、东山3乡81个自然村,面积85.76平方公里,归福清管辖。1992年境域东起东进岛,西迄隔头亭,南始南日岩,北止黄晶岭。东北以牛山顶、大帽山、旗山、青天帽、七星堆(雄)、木鸡贵(东起坝)、西鸡贵(西起坝)、水口顺(泉嘴顶)、旗山、崩山、大山母、王母山、乌石山、青炎山、假青山、雷打石、黄晶岭和大尖(尖尖)山等山地为界,与长乐县接壤,界长37公里。北面以塔子尾、虎尾山、五龙(子)岩、狮头岩和珠仑等山地为界,与闽侯县为邻,界长30公里。西北以古崖山尾、笔架山、丁(顶)岩山、顶埔、雪因仑和隔头亭等山地为界,与永泰县相接,界长22公里。西南跨龙江上游河谷,以灯炉寨、鼎坞寨、祠堂山后、提打(它)山、赛山岭(寨山)、白鹤尖、尖山、虎鼻尾、乌寨尖(乌石寨尖)、鲤鱼山、笔架山、魁山和草堂山等山地为界,与莆田县毗连,界长53公里。东、南两面临海。南起萩芦溪口,向东南经西港、兴化湾北部、小日岛和南日岛的北面,与莆田县海域相连,长达58公里;接着折向东北经红屿、青屿的西面,又转向西北经海坛海峡、屿头岛西南面,再折向东北经福清湾东部、吉钓岛的东北面,最后转向西北至港西溪口,与平潭县海域连接,长达52公里。边界总长252公里。其中陆界长142公里,占56.3%;海界长110公里,占43.7%。县南北距离最长为53.5公里,东西距离最宽为46.5公里。全境面积2429.76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518.2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62.5%;海域面积911.52平方公里,占37.5%,陆海比例约为3∶2。是全省海域面积较大的县份之一,约占全省10%。,2008年福清市下辖:玉屏街道、龙山街道、龙江街道、宏路街道、石竹街道、音西街道、阳下街道、海口镇、城头镇、南岭镇、龙田镇、江镜镇、港头镇、高山镇、沙埔镇、三山镇、东瀚镇、渔溪镇、上迳镇、新厝镇、江阴镇、东张镇、镜洋镇、一都镇、江镜华侨农场、东阁华侨农场。

风土人情

春节,福清俗称“做年”。福清春节活动以“筅堂”开始,在农历十二月廿三日至卅日间择吉选一单日,捆扎新砍竹技为帚,把住宅打扫干净。腊月廿四日民间定祭灶日,并在这天备好灶糖灶饼供祭灶君,送其回天庭述职,谓之送神。次年正月初四晚饭后再备上香烛果品接灶君回来就任,也叫接神。每年腊月廿五起,女婿要备好年货送到岳父岳母家,这叫送年。除夕夜,福清有守岁风俗,是夜一家老少围坐家中吃年夜团圆饭,近年福清也有举家到较高档次酒家用餐的。饭后长辈向未成家晚辈送压岁钱,家庭主妇“装岁饭”,切好初一早上用的蔬菜鱼肉。正月初一亲朋戚友间相互拜年,这是全国都有的风俗,但拜初二则是福清独有风俗,也称拜新座,凡上一年有成人逝去的家庭,都在初二这天设灵座让亲友来吊唁,还有重要一点,就是初一不上朋友家拜年的,初二上人家玩,也是一种忌讳。正月十五为“舞龙灯”,每家每户都准备了常明灯,组成一条长龙队,敲锣打鼓,挨家挨户过,寓意新年送温暖,送幸福,保平安。婚娶习俗。福清的婚俗突出表现在轻快活泼的拦花轿,热闹非凡的“闹洞房”,谦谦礼让的避冲和亲情绵绵的请三日这四种富有特色的风俗上。新郎到新娘家去迎亲,福清叫做“邀新人”。新郎邀了新人回来,路上要有人用条椅等拦住去路,新郎要欢欢喜喜向拦轿人分瓜子糖果。现在不坐轿改坐车,遇到有人拦路,新郎新娘要唱歌给拦路人听,或向拦路人分发香烟糖果,一路上拦路人越多,越说明新娘子才貌出众。新郎把新娘邀到自家门口,先放鞭炮,通告婆家其他女眷,让她们先回避一下,叫做“避冲”。新郎新娘进了大厅后,先拜过天地,再拜祖先,接着拜公婆,最后夫妻对拜,这叫拜堂。拜过堂后由喜娘引导,新郎在前,新娘在后,一起进新房。这时新郎要拍房门,喜娘要唱《拍门歌》,以增加喜庆气氛。新娘出嫁的第三天,娘家就派小舅子(无小舅子可由同辈亲友中挑一男孩)到姐夫家请姐夫姐姐一起回娘家,这叫请三日。按旧俗,请三日后,新郎回家,新娘留在娘家住一个月,所以旧称归宁。现在改成当日或隔日与新郎一起回来。

经济发展

概况:2008年,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1.5亿元,比上年增长13.0%;财政总收入43亿元,增长21.6%;新增上市企业2家、省著名商标9枚、省名牌产品16个,电子产业入列“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再次荣获“全国食品工业强市”称号,获评“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和“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位居全国百强第二十位。工业经济。工业总产值932.8亿元,增长19.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45.14亿元,增长19.3%。融侨开发区工业产值突破600亿元,光电科技园基础配套快速推进,捷联新厂区顺利建设,洪宽机电园产值突破50亿元;江阴半岛发展规划全面修编,完成东西部填海造地200公顷,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突破50亿元;元洪投资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45%,突破50亿元。核电项目经国家核准,正式开工建设,将连续动建6台百万千瓦级机组,总投资近千亿元,高山、三山两个风电项目全面动建。全市年产值亿元以上工业企业达104家,形成支撑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农业经济。农业总产值91.70亿元,增长3.6%。粮食总产量13.34万吨,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立足资源优势,持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水产、畜牧、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业五大产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市引进台湾现代农业项目7项,总投资2440万美元。新增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各1个,省金牌农业企业2家,5种产品荣获省首批名牌农产品称号。社会事业。全市共有27家企业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有3家企业获评为国家级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企业;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5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计划立项支持,5家企业承担了4项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和2项省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优化教育布局,撤并小学13所,建成滨江中学和滨江小学并实现招生。教育工作以“优秀”等级,高分通过省、福州市级督导评估。完成精神病院迁建工程,改造提升3个镇卫生院,有效防控手足口病等重大疫病,因不合格乳制品致病儿童得到及时免费诊治。成功举办“光饼文化节”“石竹山梦文化节”,福清市及新厝镇分别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闽剧艺术之乡”和“伡鼓艺术之乡”。竞技体育再创佳绩,入选奥运会运动员人数3人,并夺取2面铜牌。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8778元和8631元,增长17.8%和13.4%。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0500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6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制定实施社会保障房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动建首期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的保障房。2009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5.47亿元,增长13.4%。财政总收入51.19亿元,增长19.1%,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36.2亿元,增长19.3%。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居全国百强县市第17位,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多年居全省10强县市前3强。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三次产业比例为12.7∶55.6∶31.7。农业总产值73.4亿元,增长4.1%。工业总产值909.21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50.6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40亿元,增长18.1%。金融存贷款增长较快,金融运行比较平稳。截止2009年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本外币467.18亿元,同比增长26.3%。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81.43亿元,同比增长22.1%,其中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335.89亿元,同比增长21.0%;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84.47亿元,同比增长39.0%。
发展: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2.66亿元,同比增长37.2%。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含房地产开发投资)227.5亿元,同比增长39.6%;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5.16亿元,同比增长19.3%。重点建设项目投资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拉动作用比较突出。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97.79亿元,同比增长38.9%,其中,73项市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03.23亿元,同比增长35.3%,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52.2%。房地产投资大幅增长。在房地产交易市场快速升温的带动下,房地产投资迅速回升,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29.72亿元,同比增长44.2%,其中土地购置费用11.36亿元,同比增加9.80亿元。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247.3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9%,商品房销售面积89.5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3.3%,商品房销售额达40.21亿元,同比增长214.3%。江阴经济开发区拥有海西最佳天然深水良港,江阴港区坐落于福建最大海湾兴化湾北岸,处闽东南经济繁荣圈中心位置,恰居上海港、深圳盐田港航运线中部,北上上海、大连、天津,南下广州、深圳、香港,都在800海里以内,可接受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中国经济增长极的辐射;与台中相距仅100海里,是大陆距台湾最近的深水港口之一。拓展全球视野,江阴港区又恰好处在中国海岸线中心点和环南北太平洋两个经济圈的交叉点,距国际集装箱环球主航线仅24海里,世界海洋黄金水道的“黄金点”,目前已吸纳投资千亿多元。福州保税港区获国务院批准。福州市政府办公厅昨日消息,5月1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福州保税港区。据悉,福州保税港区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是国内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运行规则基本与国际接轨的一种新的自由贸易港区模式。集港口作业、物流和加工为一体:福州保税港位于福清的福州新港(福清江阴港区),总面积9.2平方公里,由福州保税物流园区、铁路物流园区、福清出口加工区及福州新港1#至9#码头等四个区域整合,是在港口作业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集港口作业、物流和加工为一体,具有口岸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据了解,福州保税港区具备港口作业、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转口贸易、出口加工、商品展示七大功能。在便捷通关方面,将允许来自台湾的货物或台资企业经营的其他货物经保税港区运往大陆其他地区时,实行“分批出货、定期集中报关”;对台湾地区与保税港区之间往来货物,进入保税港区后,实施“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今年5月5日,在福建省赴台投资企业授牌暨闽台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福州保税港区与台湾基隆自由贸易港区签订《两区对接协议》,两区对接旨在率先开展涉及两岸现代物流各个领域的广泛合作,力争开两岸自由贸易港区对接先河。
民生: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80.3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9269元,同比增长7.4%。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99.6%,同比下降0.4%,物价水平总体比较稳定。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40亿元,同比增长18.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各业均稳步增长,批发零售业零售总额115.05亿元,同比增长18.5%;住宿餐饮业完成零售总额16.11亿元,同比增长16.4%。分区域看,城乡市场同步活跃,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70.95亿元,同比增长20.6%;农村市场(县及县以下实现零售额62.45亿元,同比增长15.3%,总量逼近城市市场,刺激农村消费政策效应明显。

著名人物

历史名人:隐元(公元1592年—1673年),灵得里东林(今福清市上迳镇东林村)人,被日本学术界誉为“黄檗文化”,日本天皇还追封他为“真空大师”。叶向高,(1559-1627)字进卿,号台山,晚年自号福庐山人。福建福州府福清县人,出生于福清县化南里后叶村(现港头镇后叶村)。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卒于明熹宗天启七年(1627)。明朝书法家及政治人物,历任国子监司业、右谕德兼侍讲、左春坊左庶子,皇长子侍班官,辅导太子朱常洛读书,万历后期至天启年间长期担任内阁首辅,五朝元老,东林党领袖。敖陶孙(1154—1227),字器之,号臞翁,一号臞庵。南宋著名学者、诗人兼诗论家。福清人。清乾隆《福清县志》载:“敖陶孙,字器之,东塘人”。淳熙七年(1180年)乡荐第一,客居昆山。在太学,曾写诗送朱熹,又作诗悼赵汝愚,忤韩侂胄。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历任海门县主簿,漳州府学教授、广东转运司主管文字。因临安书商陈起刊刻《江湖集》受株连贬官。官至温陵通判。宝庆三年(1227年)卒。著有《臞翁诗集》2卷,收入《南宋群贤小集》。《江湖集》、《江湖后集》可见其佚诗。林汝翥(?~1647),福清灵得里(今上迳镇)人。公元1606年(明万历三十四年)领乡荐授沛县知县,后曾以抵御徐鸿儒的战功,升四川道监察御史。郑侠,福清西塘人,生性忠耿,屡遭朝中权臣排斥,历经贬、赦数次,但仍不忘社稷黎民。魏杰,(1796—1876),字从岩,号拙夫,祖籍福清市东瀚镇文林,出生于福州,著名诗人、书法家。鼓山喝水岩、日溪等留有多处石刻,著有《逸园诗抄》2卷。黄祖舜(?—1165),出生于福清市东瀚镇大壤村,先后任同知枢密院事(中央最高军事机关副长官),参知政事(副宰相)。著有《论语讲义》等文集十五卷。魏(文夜),字德章,号南台,出生于福清市东瀚镇后营村,明嘉靖13年进士,累官至广西左布政使(省部级),著有《征龙洲记》,《征支罗记》,《石室秘钞》等书,其中《石室秘钞》保存于福州市档案馆。杨振(1758~1851),生于乾隆十八年(1758年),福清市东瀚镇南浔村人。原名承忠,字柳宵,汉族,56时,官至太傅(正一品,与宰相平起平坐),73岁,被封为爵(地位在一品之上,当时整个朝廷共3人):义天公。
当代名人:林绍良(1916—),林绍良出生在中国福建省福清县海口镇牛宅村,印尼林氏集团董事长,印尼政府经济顾问,印尼首富,美国《投资家》杂志将其列为世界12大银行家之一,曾被称为“世界十大富豪之一”,现定居新加坡。林文镜(1929—)福建融侨集团的缔造者,也是印尼“林氏集团”两大股东之一。集团拥有世界最大的水泥厂和面粉厂,蔡云辉(1923—1985),印尼谏义里埠世界丁香烟王国的缔造者。蔡道行(1945—2008),资本大鳄蔡道行,盐仓集团董事总经理。曹德旺(1946—),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行政总裁、福州大学客座教授。林文光(1951—),出生于印尼泗水,祖籍福建福清,任印尼金锋集团董事总经理、加拿大驻印尼泗水名誉领事、世界福州十邑同乡总会名誉会长、世界福清同乡联谊会常务副主席等职。敖定椿教授。男,1931年5月出生,福建福清人。中共党员。1955年毕业于大连医学院医疗系。1955-1957年读大连医学院生化研究生(肄业);1957-1962年任大连医学院附院外科医师;1962-1963年在上海医大进修心脏外科;1963一1964年任大连医学院附一院外科总住院医师;1964-1981年任大连医学院及遵义医学院外科讲师;1981-1985年任大连医学院及遵义医学院副教授;1985-1995年大连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兼附一院胸外科主任、教授;1989-1997年任中华医学会辽宁省胸外科委员会副主委、省心血管外科副主委、大连市胸心外科主任委员;1984年曾赴日本进修心脏外科,1994年曾赴美国进行学者访问;1997年至今任大连市胸心外科委员会名誉主委;1998年至今任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编委。、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主要业绩:1959年开始从事胸心血管外科工作,开展了四联症、完全性房室管畸形、右室双出口、单心房多瓣膜替换、冠状血管搭桥、夹层动脉瘤及Bentall手术。1960年从事体外循环研究,1978年从事生物瓣研制及临床应用研究及心肌保护研究。80年代从事心肌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先后建立四种动物试验模型(体外循环、游离鼠心,在体鼠心部分心肌缺血及同种异位鼠心移植实验模型)。完成了胰岛素、谷氨酸盐及人参总皂式、大蒜素、川穹嗪、鹿茸精及银杏液等系列中药抗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机制研究,先后培养10名硕士,林同济(1906—1980),祖籍福清市东瀚镇北窗,先后在天津南开大学、西南联大和复旦大学任教。魏宗铎(1918—2005),金融家,福清市东瀚镇佳塘村人。林同春(1925—),福清市东瀚镇东瀚村人,著名旅日侨领,曾任世界福清同乡联谊会副主席。任恢忠(1941—2003),福清市东瀚镇北坪村人,哲学界学者。魏可镁(1939—),福州大学副校长,著名化肥催化剂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由禧(1920—),著名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融生(1924—),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1935—),著名计算机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建国(195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理化科学中心主任、教授,中国科学院结构分析重点实验室主任。俞昌旋(1941-),归侨,福建福清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同骅(1911—),祖籍福清市东瀚镇东瀚村,美国土木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林同炎(1911—2003),祖籍福清市东瀚镇东瀚村,美国工程院院士,世界建筑结构及桥梁建筑大师。林同骥(1918—1993),祖籍福清市东瀚镇东瀚村,世界空气动力学及液体力学大师。陈章良(1961—),福建福清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农业大学校长,美国华盛顿大学生物系植物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教授。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农业大学校长,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曾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贾乌德·侯赛因青年科学家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奖、"五四青年奖"、"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工作者金牛奖"。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被美国《时代》周刊选为全球100位青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