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棠镇地图
甘棠镇相关地区地图:
乡镇简介
长途区号:0818,邮政编码:636250,车牌号码:川S,行政代码:511723,隶属政区:开江县行政级别:镇,开江县辖镇。明代设邮驿于此,名甘棠铺,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定名甘棠乡。清乾隆初更名添子店,同治年间仍名甘棠,1932年(民国21年)12月,更名甘棠镇;1952年3月,撤销甘棠镇成立甘棠乡;1958年,改为甘棠公社;1984年,复名甘棠乡;1992年12月,由甘棠乡改为甘棠镇。该镇位于县城南。距县城28公里,距达州河市机场77公里,距达州火车站71公里,距万州长江港170公里、梁平飞机场67公里,距达万铁路开江站8.50公里。是革命烈士、湘鄂赣军区司令员、红一军团参谋长徐彦刚的故乡。1998年,甘棠镇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试点小城镇建设"。同年12月,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埋模范镇"。2005年3月,被达州市委、市政府命名为"达州三十强乡镇"。全镇幅员面积93.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89公顷,名列卉江县第一大镇,镇治中街。辖甘棠社区居民委员会、12个居民小组和锣鼓党、八角亭、龙井坝、香安庙、南坝子、转洞桥、箭口坝、观音岩、高寺、盐井沟、玉河桥、马号、跳蹬河、冠子山、白杨坪、石笋子等怀个村,143个村民小组。2005年末,全镇有15617户、5354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051人。有藏族、回族、土家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各1人。
古镇新城
甘棠古镇新城,人文荟萃,社会繁荣。70年代涌现出全国林业劳模方咸松(当选过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五届省人大常委)。境内有区属一中、二中、旅游职业学校、小学一所、自办初级中学一所,小学11所,实现了两基达标,培养了大批专业和实用人才。镇境有区人民医院,中医院各一所,并建有乡镇医院一所,引进了六都名医开设了骨伤科门诊。建成了省级五星级广播电视站和全省百佳计划生育服务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村民自治成为模范乡镇和无毒示范乡镇,基层组织建设进入全市先进行列。甘棠镇已确立了坚持“稳农强工,兴旅活商,打造全市发展最快,城镇最美,生态最佳”的名牌乡镇的发展战略;以民营经济为核心,以结构调整、工业建设、招商引资、小城镇建设为抓手,实现由农业大镇向工业重镇、民营强镇、经济富镇、生态名镇的跨越。
地方特色
1、甘棠镇是宾阳县三大古镇之一,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属典型的少数民族乡镇。美丽的斑江贯穿甘棠,她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作为水路交通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许多商品、货物由斑江运抵甘棠,再分散邻近的各县、镇乡,造就了甘棠的繁荣,也养育了甘棠人纯朴、善良、热情、开朗的性格。优秀的抗日故事片《十天》就是在斑江拍摄的。2、甘棠民族文化艺术节5月17日(1993年以前叫蓬圩节)是甘棠壮乡群众的盛大节日,从解放前一直流传至今。在节日那天,众从四面八方云集到集镇里舞龙舞狮,载歌载舞,对唱山歌,尽情的展现民族风情,歌唱幸福的生活。3、甘棠的扣肉、粉利已是驰名县内外,到甘棠不吃扣肉等于没到过甘棠,甘棠的扣肉从选肉、加工、到配汁都十分讲究,使人吃起来感觉肥而不腻,松而可口,再加上香芋一起焖,更为香纯可口,让人乐不思蜀,赛似神仙。每逢节假日,南宁、邕宁等地都有人专门驱车来购买甘棠的扣肉,有亲戚、朋友在甘棠工作的也忘不了叫他们帮忙捎上三五斤,过上一把瘾。再说一说甘棠的粉利,也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选用优质大米,加工而成,由于韧性好、耐煮、耐炒,吃起来爽滑可口,而大受欢迎,每年春节期间,甘棠粉利都供不应求,产品销往南宁和邻近各县份。
经济发展
民营企业较为发达,全镇上规模的民营企业共有13家,协业行业有铸件、农机具、造纸、农药、竹器、红砖厂等。其中铸件系列产品是甘棠镇具有一定规模的传统产品,近年来,农机具系列产品生产更具地方特色,主要产品有:打谷机、风谷机、切蔓机、谷仓机、微型碾米机等,年生产能力18万台(套)以上产品质量上乘,价格适宜,畅销区内各地及云南、贵州、海南、广东、深受用户好评。甘棠镇劳动力资源丰富,2003年初统计,外出务工人员将近1万人。甘棠镇资源丰富,有耕地面积5.05万亩,山林面积14.9万亩,辖区内储藏着钦含量达98.5%的重晶石矿、以及制造瓷器用的白泥、烧制红砖用的优质土壤。甘棠镇是个农业大镇,农业主要以粮食、糖蔗、桑蚕三大支柱为主。2002年,全镇粮食总产量达20206吨,进厂原料蔗达2.1万吨,蚕茧产量1044吨,国内生产总值达17340万元,财政收入287.4万元,企业营业总收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88元。
气候环境
气候与物产甘棠镇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平坦、肥沃、适应农作物生长。境内资源丰富、物产盛多。全镇耕地面积27294亩(水田22682亩,旱地4612亩),粮食产量16513吨。林业蓄积量32054亩,山林覆盖率为51.07%,林木蓄积量32054立方米,毛竹37.2万根。茶园面积7769亩,年产量398吨,畅销全国各地。茶叶生产已成为甘棠镇多种经营的一个重要项目。水资源方面:水闸23座,蓄水工程5座,引水渠10条,有效灌溉面积18608亩。主要物产有:林茶、果(葡萄)生姜、蘑菇和无公害农副产品。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状况甘棠镇地理条件优越,水陆交通便利、物产富饶、工业发达。
乡镇概况
甘棠镇,位于湖南省双峰县最西端,原为甘棠乡,1994年撤乡建镇。西与邵东交界,北与涟源接壤,东南与本县的三塘铺、印塘相邻。全镇土地面积132.87平方公里,辖83个村、2个居委会、77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3万人。该镇交通发达,物产丰富。青甘、太甘公路横贯南北,与320国道和双娄、双涟相联,在建的潭邵高速公路、洛湛铁路亦自东向西穿过;镇村公路蛛网密布、联通各个村组。金家的煤炭储量丰富;甘棠铺西瓜独具风味、全省闻名;山斗药材独领风骚,享有"药都"之美称。山斗华天洞,自东向西绵延数十公里,洞中有厅、洞厅相连、"幽、险、奇、壮"而著称,最具旅游开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