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电子地图 > 江门市地图 > 新会区地图 >
古井镇地图
古井镇相关地区地图:

地理位置

古井镇靠近银洲湖出海口,毗邻珠海和港澳,是珠三角西部县市进出珠海和澳门的主要通道,区位优势较为突出。银洲湖深水航道贯通全境,有19.2公里的湖岸线和优良的建港条件,镇域北面是潭江流域与西江流域交汇的劳龙虎水道。全镇规划建设3个重要港区,是珠三角西部外通远洋、内联珠三角腹、实施沿海联运的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为交通主干道、连接新中高速、京珠高速和港珠澳大桥,构筑成连接港澳和珠三角各地的发达的公路交通网络。规划建设中的广珠铁路在古井镇设有货运站,为大宗货物的物流提供铁路运输保障,镇内通讯发达,移动通信、互联网和各种数据通信设施完善,镇内能源供应充足。设有110KV变电站,并规划建设220KV石化基地站,是银洲湖东岸的重要能源枢纽。

历史根源

古井镇,过去称减店集,古名减王店、减冢店。据史书记载,南北朝时期,梁中大通四年(公元532年)7月,南梁大将军元树,领兵攻占北魏谯城(今亳州),魏将樊子鹄率领将军独孤拒之,元树粮绝,请求率领大队人马南归,将谯地归还北魏,鹄许之,兵与约盟。元树率众出城之时,鹄失约伏击之,擒元树。当时元树将军被封为咸阳王,卒葬于此。减乃是咸之误。也是在这场战争中,北魏大将军独孤血战致死前将自己的兵器金锏投入营寨附近的一口井中,后人为了纪念他就在此建立了独孤庙,并挖了23眼井。奇怪的是新开挖的23眼井皆苦涩难饮,唯有投金锏之井,水晶沙明,引流酿酒,酒香浓郁。至此,当地酿的酒被称为减酒,也就是古井镇现在酿酒的前身。[亳州志]记载,明万历年间,家住与减店有百里之遥的当朝阁老沈理,把减酒上贡给皇帝,万历皇帝饮后连声称好,钦定此酒年年进贡。这口酿出减酒的古井就在古井镇,经测定它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可见其历史之悠久,目前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列为“重点保护文化遗址”。

灾后重建

灾后重建和构建和谐古井是党委政府确定的未来几年的两大工作重点。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农业产业化为支撑,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保障,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古井而努力奋斗。

地理资源

古井镇位于亳州市西北部,处于黄淮海平原南端,是在古老的华北地台的基础上,由河流冲击而形成的平原,接受了连续而广泛的沉积。古井贡酒原产地域保护范围下伏地层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地表为河流泛滥冲击层,其下为冲击--洪积,冲击--湖积等成因的松散冲击。上部为黄泛冲击层,呈棕黄、黄褐色且富含有机物,利于微生物繁殖,往下逐步变为青黄色、棕黄色、灰黄色亚粘土层和浅黄色亚砂土层,砂层之沉积富含锗、锌、锶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酸碱度适宜白酒酿造。俗话说"水为酒之血"、"名酒必有佳泉",古井贡酒酿造用水,即是千年古井水系。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水是一种极好的溶媒,对酿酒的糖化快慢、发酵的良差、酒味的优劣,都有很大的关系。经北京铀矿地质研究所对古井的水质进行检验分析,结果发现古井镇地下水富含锗、锌、锶等多种有益微量元素,完全符合国家优质矿泉水标准。含这种矿物质的矿泉水正是酿制古井贡酒的最佳水质。可以说,没有古井的水是绝对酿造不出正宗的"古井贡酒"的。

古井贡酒

古井贡酒是以安徽淮北平原优质小麦、古井镇优质地下水以及颗粒饱满、糯性强的优质高粱为原料,并在亳州市古井镇特定区域范围内利用其自然微生物按古井贡酒传统工艺生产的酒。古井贡酒的酿造环境符合原产地域保护规定的地域范围,并且古井镇的自然和生态环境赋予了其幽香淡雅的独特风格。古井贡酒原产地域范围位于涡河之湾、洪河的河套,地处温暖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热、水组合条件较好。年平均气温15.6℃左右,最冷为一月,平均气温为1.1℃左右,最热为七月,平均气温为32.3℃左右,年平均降雨量达1065.8毫米左右。优越的地理环境,温暖湿润的气候,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极为有利的条件。在千年古井水系的作用下,加上长期训化,古井这片天空形成了有本地特色的微生物群系,这些微生物群系中包括空气及池底泥中经分离鉴定确认其独特的"哑铃"状芽孢杆菌。这种"哑铃"状芽孢杆菌在代谢过程中,不仅产生大量的己酸乙酯,同时还产生一系列有益的中间代谢产物。成熟而又独具特色的生产工艺造就了古井贡酒幽香淡雅的个性与优异品质。古井贡酒是传统工艺与现代微生物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使用古井贡酒"两花一伏"大曲发酵,贮存期不少于六个月。将中温曲、高温曲和中高温曲分别按不同比例混合在不同轮次中使用。酿造采用每年生产三轮次,前两轮发酵周期各为两个月,第三轮发酵周期为八个月。并用"三高一低"(入池淀粉高、入池酸度高、入池水分高、入池温度低)和"三清一控"(清蒸原料、清蒸辅料、清蒸池底醅、控浆除杂)的独特技术,按不同发酵周期再经分层出池、层层出醅和特殊的甑桶蒸馏,又经小火馏酒,量质摘酒,分级贮存,从而摘出窖香、醇香、醇甜三个典型的酒分别入陶坛贮存,经尝评、分析、勾兑和陈酿后包装出厂,从原料投入到产品出厂不少于五年。

文化教育

古井镇2006年,全镇共有初中、小学16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初级中学3所,小学12所;村办和私立幼儿园15所。全镇专任教师274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中师以上学历为100%,大专学历(含在读)为85%,本科学历(含在读)为41.5%,其中小学大专率为85.6%、本科率(含在读)为27.6%,初中大专率(含在读)为94.7、本科率(含在读)为39%;专任教师中,获中级职称194人,获初级职称80人。在校中小学生5071人,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和升学率分别为100%和99.9%,初中升学率为94%以上,在园幼儿1100人,学前儿童前三年入学率为96%以上;1996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近年来,“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全镇各校树立以严格教育管理求质量、以提高教学质量促发展的理念,探索走“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管理强校”办学之路,实施层级管理机制,推进教师全员聘任制,强化目标管理及工作责任制,以育人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形成“以生为本、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教学管理模式,推进教育和谐发展。

产业结构

农业以传统种植业为主,近年来“心妙”枇杷发展迅猛,已达2000余亩,由于品质优良,酸甜适度,口感甚好,一直供不应求,畅销于市。党委政府以此为础,正着力打造“枇杷之乡”和“十里水果长廊”。农业以传统种植业为主,近年来,名优水果得到很大发展,“心妙”枇杷、南方早熟梨已达3000余亩,由于品质优良,酸甜适度,口感甚好,一直供不应求,畅销于市。生猪养殖、蚕桑生产是该镇的传统特色产业,是绵阳的生猪基地镇、三台县蚕桑基地镇。工业以化工和酿酒为重点,有年产值过千万的曼斯特化工总厂和红人醉酒厂等知名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