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电子地图 > 盐城市地图 > 射阳县地图 >
海通镇地图
海通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生产加工企业达46家,已形成纺织业为主导,服装、化工、建材、食品、轻工等门类的支柱产业,各项经济指标实现连年翻番。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已建成7万亩优质棉、1万亩蔬菜、1万亩经济林果、1万亩特水养殖“四大基地”和一批农副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农贸、建材、海产品市场商贾云集,经营火旺,年成交额逾亿元。劳务输出3200人,个体工商户达2000多户,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员占农村劳动力的五分之二。全镇着力构建招商引资“磁场”。在硬环境建设上2000年被市命名为盐城市新型小城镇,可望达省级示范小城镇,载体上正加快省级工业园区的建设进程。在软环境上“为了客商一切,一切为了客商”。“最优无忧,低门槛进入”,“不对客商就不、不让客商说不”,已成为全镇上下的自觉行为。2002年财政收入超千万元。

工业

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生产加工企业达46家,已形成纺织业为主导,服装、化工、建材、食品、轻工等门类的支柱产业,各项经济指标实现连年翻番。射阳县海通镇完成财税1341万元,占全年任务2530万元的53%。海通镇不断加快工业主体经济的推进步伐,广泛深入地开展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全民创业等发展经济的重大活动,使财税增长的势头猛进。培大培强企业,放大经济增长的亮点,大力度培植税源,泰力橡塑、江晖无纺布、元民模具、宇翔纺织、超载交通设施等项目相继开工开业,广阳纤维素,志翔服饰等企业投大靠强,为财源增长夯实了基础,同时大力度发展三产服务业,国际海鲜城、秋和水上乐园,双山小区、五友小区也相继开工业,提升了三产服务业的财税贡献额。强化征管是海通镇增收增税的又一举措,通过排查税源,严格监管各种类税收应收尽收。利用外资等其它经济指标也实现了“双过半”。

农业

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已建成7万亩优质棉、1万亩蔬菜、1万亩经济林果、1万亩特水养殖“四大基地”和一批农副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农贸、建材、海产品市场商贾云集,经营火旺,年成交额逾亿元。劳务输出3200人,个体工商户达2000多户,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员占农村劳动力的五分之二。海通镇党委、政府在进一步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基础上,大力号召和鼓励群众发展民营经济,帮扶有相当经济实力的能工巧匠、致富能手兴办经济实体,让原始积累资金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南洋村村民周德荣在镇企管服务中心的帮扶下,拿出50多万元与另外两户村民联合兴办了以加工盐蒿菜、海蜇丝为主的食品加工厂。通兴居委会居民温永昌投资100多万元兴办了年生产能力达10万双皮鞋的加工厂。镇针织厂下岗工人姜海与亲友联合兴办了银球卷面厂。海通镇通过招外商、引外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德籍客商蔡秀郎先生投资12亿元人民币先后在该镇新上四星级国际大酒店、保险柜钢木制品、高科技电子城3个项目。黑龙江客商朱伟国先生投资3000万元兴办2万锭精梳棉纺项目。县内客商黄士明在海通镇投资1500万元新上了色拉油加工项目。海通镇先后引进了26名客商,引进资金达19亿元,创办民营企业9家。建立载体、优化环境是该镇发展民营经济的又一举措。海通镇通过大力度建设工业园区,使园区内水、电、路、桥、闸、涵等基础设施综合配套,功能齐全,并通过了江苏省省级乡镇工业园区的验收,使园区发挥了“磁场效应”。

远程教育

射阳县海通镇把现代远程教育作为提高农村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发挥“双带”作用的大事来抓,全力推进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一是建好网络平台。海通镇党委制定了《现代远程教育实施方案》,多渠道筹措资金100多万元,完成了现代远程网络“村村通”工程,并投入20多万元建成镇远程教育工作站和10个村居教学点。同时强化远程教育网络阵地建设,制定了学习管理等规章制度,加强网络管理员业务技能培训,保证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正常开通开放。二是用好网络资源。通过远程教育网络,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章》、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农业科技、市场经济知识等。2008年四月份,海通镇2000名党员干部和群众踊跃报名参加网络大学,镇工作站和各教学点按照课程设置,对参学人数多、与产业发展结合紧的棉花生产、服装缝纫等专业,通过内聘外请的方式落实辅导老师;还根据海通镇教学资源、产业状况、典型致富大户的特点和特色,建立了成人中心学校、志翔针织制衣厂等10个实训基地,分期分批开展实践活动。三是发挥网络作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开通后,许多党员干部不但从网上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还学到了致富知识,掌握了实用技术。芦鱼港村党总支副书记戴广来有梨园20多亩,通过网上查询,发现金花4号梨品种优、口感好、销路畅,于是他向林果专业党支部和种植大户宣传这方面的信息,并聘请技术顾问对林果专业组的果木进行嫁接,新发展金花4号梨400亩。支鱼居委会有不少农户培育五期幼蟹,蟹苗品种纯、个体大、成活率高、销路广,村党总支把握时机,注册了“仙螯牌”商标,同时从网上向外发布信息,引来省内外众多养蟹大户纷至沓来,2008年五期幼蟹繁育池塘扩大到500亩,销售蟹苗5亿多只,成为苏北最大的五期幼蟹培育生产基地。

地方企业

射阳县芦鱼港食品加工厂位于射阳县海通镇芦鱼港,处在县城与射阳港之间,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濒临国家级珍禽(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环境优美,交通方便,距连通高速二类开放口岸射阳港及一级渔港黄沙港均不足半小时即可到达。是净菜、水产、酱腌菜、调味品深加工研产销种一体化的重点单位,多年来本厂积累了一整套丰富的生产技术经验培训了一大批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完善了生产技术管理规程,研发了净菜、调味酱腌菜、调味水产品、调味品、保健食品等几大系列几十多个品种。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卫生法和质监部门批准的质量标准生产,其产品采用出口现代技术配方相结合,经精心调制和科学加工(采用微波、红外等)而成。产品味鲜物美,食用方便。多种礼品盒,随意组合包装。既是宴请宾朋的美味,又是馈赠亲友的时尚礼品,产品畅销各地。江苏德雅服饰有限公司座落于美丽的盐城市海通镇,距离盐城机场只有50公里。交通便捷,地理环境优越。公司是专业生产各类梭织服装的外贸企业。公司占地面积26400米,现有员工300余人,每年生产能力达200万件成衣,包括男女装T恤、裙、裤、外套等。公司除生产成衣各种机器外,亦设有电脑绣花机及不同机种裥棉机器。公司产品质量上乘,款式新颖,畅销香港、日本、欧洲、美国、纽西兰等地区。本着“信誉至上,品质第一”经营理念。

社会发展

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指引下,三个文明建设业绩显著。获得江苏省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教育和农业机械化先进乡镇,盐城市农村综合经济十强乡镇和“六好乡镇党委”。1999年至2002年连续四年获得县委县政府综合奖。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境内有射阳岛公园、息心寺、三阳护鼎、度假村、沙滩浴场、高尔夫球场、明达大学、环射阳河生态旅游观光带、筹建中的瘦东湖、大海一日游等人文景观和旅游景点,是游客观光休闲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