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电子地图 > 菏泽市地图 > 巨野县地图 >
核桃园镇地图
核桃园镇相关地区地图:

水文资源

①径流量:属黄泛平原,地势坡度较小,降水量主要渗入地下和蒸发,地表径流仅在汛期和降雨强度较大时产生。我县多年平均径流深为84.5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1052.6万立方米。②河流:本区域属淮河流域的南四湖水系,流经巨野县境内的骨干河道有两条,一条是位于最南部与成武县交界的万福河。另一条是洙赵新河,为菏泽地区主要排水河道之一,在我县境内流经田桥、吕官屯、新城、双庙、薛扶集、独山等乡镇,长度20.9km,流域面积824km2,境内主要支流有洙水河、郓巨河、巨龙河、邱公岔等。洙赵新河是湖西黄泛平原仅次于东鱼河的大型骨干河道。干流西起东明县黄河岸边的宋砦村,向东流经菏泽、郓城、巨野、嘉祥、济宁六个市、县、区,于济宁市郊区刘官屯术东入南阳湖。全长145.0公里,控制流域面积4206平方公里,其中菏泽地区干流河道长106.53公里,控制流域面积4169平方公里。该河在支流鄄郓河入口附近进入本县,穿济菏铁路后,在于楼闸下1.23公里处进入济宁市嘉祥县境内。干流通过本县的长度20.9公里,流域面积824平方公里,建有二座拦河闸。洙赵新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上拦河闸对引蓄黄河水、拦蓄灌溉退水及当地径流创造了有利条件。③大野水库:正在建设的大野水库为中型水库,水库设计蓄水位47.41m,相应设计库容2344.70万m3,设计死水位39.66m,死库容320万m3,水库调节库容2024.7万m3。大野水库灌溉供水保证率为50%;居民生活用水、工业供水保证率为95%。水库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2.4万亩,年供水量3100万m3。居民生活及人畜日供水规模2万m3,年供水量730万m3。煤矿、电厂等工业日供水规模为8万吨,年供水量2920万m3。④地下水:巨野县地下水的垂直分布有两种形式:二层结构(上咸下淡)及三层结构(上淡、中咸、下淡)。三层结构的类型是:上部为河流冲积淡水型,中部为大陆湖泊咸水型,下部为山前冲积淡水型。据资料分析,境内浅层淡水底板埋深一般在30米以上,含水砂层较薄,沉积颗粒较细,富水性较差,主要靠大气降水和灌溉回归补给。深层淡水顶板埋深大于200米的面积为917.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4.6%,由于淡水埋藏较深,故开采较为困难。近几年通过电测找水发现,在浅层淡水底板以上,粘泥裂隙较为发育,水量较为丰富。一般单眼浅井出水量20~30立方米/小时。地下水可开采模数为10万立方/平方公里。

发展现状

电力供应充足:目前拥有220KV变电站一座(容量291MVA),拥有110KV变电站5座容量(414MVA),35KV变电站9座,总容量4万KVA;110KV线路23公里,35KV线路178公里,10KV线路1257公里,低压线路1686公里;日最大供电量500MWH。全县农户通电率达100%。通信设施完善:核桃园镇所处的巨野县目前电话交换机总量13.8万线,实现了全县村村通电话,并初步建成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大容量、多功能、全方位的现代化通信网;移动通讯拥有15处移动基站,全县实现无缝覆盖,电脑宽带联网钱球。16处镇全部实现了通讯现代化。
金融、商务、酒店:金融、商务、酒店、保险、娱乐、餐饮等服务设施齐全。麟州大酒店、国花宾馆、东方宾馆、九州大酒店、金芙蓉大酒店、丽天大酒店等星级涉外旅游定点宾馆酒店,同时可容纳多个大型商务旅游团体入住。
旅游:第三产业发展较快。文化、体育、娱乐、旅游、餐饮等服务业设施配套,门类齐全。以人文景观为主线,以自然风光为映衬,与周边景点相连接的旅游区枚不胜举。金山旅游区、菏泽牡丹园、水泊梁山、孔子故里、东岳泰山、河南嵩山少林寺等。

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核桃园镇已形成建材业、商贸旅游业、交通运输、高效农业的发展格局。全镇共有水泥厂4处、化工厂2处、石子粉碎机72处、石材加工厂114个、石雕石刻厂2个、石灰窑68个、水泥预制件厂6个、砖瓦厂2个、陶瓷厂1个;全镇共种植大蒜1万多亩、圆葱1.5万亩、棉花1.4万亩、丰产林5000多亩,有恒温库6座、蔬菜脱水加工厂6个、棉花加工厂2个。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几年来,核桃园镇连年被省、市、县评为“全省创安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招商引资先进镇”、“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核桃园镇境内的历史名山金山属泰山余脉、与泰山、峄山并称为姊妹三山,山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形成独特的风景。著名的秦王避暑洞冬暖夏凉,巧夺天工;金牛洞曲折深邃,自然天成;玉皇阁气势雄伟,佛像栩栩如生;圣母泉细流涓涓,清澈甘甜;桃花岛上山、水、花浑然一体,金水河中可乘一叶轻舟,或下水垂钩,或上岸采摘,或农家享乐,或山中野欢,带给人们的是不尽的乐趣。

林果资源

核桃园镇发展林业生产的有利条件非常多。一是土地资源丰富:巨野县总面积196万亩,耕地114万亩,村庄其它占地33万亩,还有49万亩沙区适宜发展林业生产,营造速生丰产林。在耕地中,路、沟、渠四通八达,均适宜农田林网建设,若全部栽上树林,可折实林地7.5万亩。四旁植树发展潜力巨大,到2010年四旁植树县规划人均达到20株,现有1180万株,还可栽植600万株。
二是气候条件适宜林业发展:核桃园镇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区,具有四季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点。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年平均降水量690毫米,多集中在7、8、9三个月份;平均气温13.5℃,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94小时,光照充足;无霜期为208天,适宜多种树林生长。三是交通便利:核桃园镇公路、铁路、高速公路纵横交错,交通十分便利。日东高速、327国道、新石铁路东西横穿县境,省道德商公路南北贯穿全县,县乡公路长500余公里,80%以上的村通上柏油路。
四是领导重视,位置优越:核桃园镇各级领导对林业生产非常重视,林业已纳入全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层层签订了绿化目标责任书,并制订了严格的奖罚措施,从领导到群众对发展林业的认识非常高。在全国禁止在耕地中造林的大环境下,核桃园镇积极争取,经国家发改委批准,近三年内在全区新发展速生丰产林200万亩,我县是该项目的重点实施县,建设任务近40万亩。菏泽是中国林产品交易会的常设会址,每年都有国内外上千家大型林产品加工企业前来参展。全市被评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市。核桃园镇所处的巨野县已成为全国平原木林生产大县。核桃园镇还有果树面积9.63万亩,年产优质果品6.5万吨。主要果产品有苹果、葡萄、大枣、桃、梨、杏、柿子、山楂等几十种小杂果,其中苹果、红枣、梨、桃等果品大量出口。

棉花资源

长期以来,棉花作为核桃园镇的传统支柱产业,在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常年份,棉花面积一直保持在100万亩左右,总产160多万担,是“总理基金麦棉两熟高产开发试验基地”、“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国花牌”原棉已成为“全国十大棉花名牌”之一,被中国质量协会评为“名牌棉花展示第一名”。目前,棉花以初加工为主,共有棉花加工企业59家,年收购、加工能力在300万担以上。棉花精深加工以纺纱为主,主要纺织服装加工的企业有绿园纺织、如丝纺织、麒麟针织、顺兴纺织、维斯达制衣等12家,从业人员7800人,资产总额3.4亿元,拥有纱绽30万枚,年产棉纱6万多吨;织机300余台套,年产坯布650万米,毛巾2200多万条;服装加工机械600台,年产各类服装750万套件,棉纺针织产品出口东亚、东南亚、欧美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全县棉纺织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8亿元,实现利税900万元,服装出口达120多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