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陕西省电子地图 > 榆林市地图 > 靖边县地图 >
红墩界镇地图
红墩界镇相关地区地图:

社会事业

全镇共有学校8所,其中中学一所,中心小学一所,教师103人(公办79人)共有在校学生1466名。近年来红墩界镇党委、镇政府以“科技铺路,林草起步,农业奠基,畜牧致富”的发展方略,以“—点”(社办林场科技示范园)、“一组”(万丰泉示范小区)、“一村”(尔德井示范村)为试点,大力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带动王家洼村至统万城沿线(王家洼、长胜、联合、圪洞河、席季滩、朱掌沟、白城则、敖包梁)的共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集贸中心

红墩界镇地域辽阔,资源富集,为发展农业、林业、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农业主产玉米、小麦、西瓜等农作物,其中瓜果在全县享有很高的声誉。该镇大力发展地膜小麦、玉米制种;制种玉米、夏洋芋、麻黄忆成为该镇的主导产业,养殖业走上规模化发展道路。红墩界镇区位优势,集贸市场比较活跃,是北三乡的集贸中心。

优势产业

该镇利用地处玉米制种适生区和农民近年来形成的制种技术和制种意识的优势,大力扶持制种产业,实施名牌战略,争创国家级优质玉米制种基地。现有制种玉米7000亩,已有多家种子公司和7个村签定了制种合同,玉米种子销往全国各地。

旅游资源

该镇境内的统万城,是东晋时期匈奴贵族赫连勃勃所建“大夏国”国都,是中国古代都城遗址之一,虽经战乱人为破坏和多年的风雨侵蚀,但部分城垣保存完好,已被列为国家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同时境内还有汉唐大墓群,具有很高的旅游观赏价值。

计划生育

靖边县白城则村农民李体儒一脸喜悦,他在日前结束的全镇婚育新风进万家表彰奖励会上荣获“少生快富标兵”称号。领取了独生子女证的李体儒是当地种养大户,去年收入突破2万元,人均纯收入高出全县平均水平3000多元,成为红墩界镇实施“少生快富”工程的一个缩影。红墩界镇由于自然条件差,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980元,经济收入依靠“细毛绵羊大头柳,满院苹果换点油”。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开始后,镇党委、镇政府决定把计生工作与发展农村经济、帮助农民发家致富奔小康结合起来,实施“少生快富”工程,拉动经济快速增长。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60元,成为靖边县第一家举着农业大旗跨入市级的小康示范镇,并荣获“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乡镇”称号。为让计生户快步富起来,该镇出台优惠政策,优先帮扶计生户调整种植结构。1999年,听说省种业集团公司在陕北试种制种玉米,镇长蒋勇六下西安请来这位“财神”,优先安排与计生户签订合同,镇政府为农户统一购买种子,从西安聘请农业技术人员办培训班、搞讲座,公司对农户的制种玉米实行保护价收购,把风险留给政府,利润让给农民。同时为计生户发放小额扶贫贷款20余万元,扶持76户养殖户,并引导计生户建成千亩玉米制种基地,千亩优质牧草基地和千亩麻黄种植基地等5个示范区域。独生子女领取证户王世莉告诉记者,去年10多家种子公司争相竞购玉米种子,价格炒到每公斤1.5元,1亩制种玉米收入1000多元,比种粮食的收益高出好几倍。据了解,红墩界镇制种玉米达7000余亩,舍饲养羊2.1万只,种草1.3万亩,农民40%的收入来源于羊草产业。计生户能人示范,政府扶持,群众调整种植结构的信心十分高昂,粮经比例已“平分秋色”,全镇玉米制种、羊子、麻黄等支柱产业已昂起龙头。记者采访过的几家普通计生户,见电话、摩托、电视件件齐全,有些“闯出去”的户主腰里还别了手机。新任镇党委书记刘克勤说,红墩界镇落实省十次党代会任务,全面实施计划生育“三村”战略,年底村村建成“小康村”,村村达到“自治村”。

社会声誉

红墩界镇先后被榆林市委、靖边县委县政府授予“科技工作先进乡镇”、“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先进乡镇”、“小康镇”、“六好党委”、“民办水利先进乡镇”、“舍饲养羊先进乡镇”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