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省电子地图 > 周口市地图 > 沈丘县地图 >
洪山乡地图
洪山乡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社会

交通便利,由棉花滩水电站环库公路接省道抚石线(抚市—石市)到永定县城62公里;经洪都公路(洪山—下都)16公里可通上杭;通过洪松公路(洪山—松源)到梅县79公里。此外,还可以通过龙湖水上交通到上杭县城和本县仙师乡、峰市镇。全乡实现了村村通公路。2000年,全乡拥有机动车100多辆,其中:私人汽车80辆,拖拉机38辆。农用车20辆。私人船舶30多艘。1988~2000年,该乡提出“发展田头、开发山头、挖掘石头、搞活街头”经济发展战略。全乡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成为永定县后来居上的边远乡(镇)之一。2000年,全乡实现社会总产值12327万元,比1988年1105万元增长10倍。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77万元,比1988年462万元增长6.96倍;工业总产值4711万元,比1988年70万元增长66倍;年财政收入296万元,比1988年的33万元增长7.9倍;农民人均纯收入3085元,比1988年405元增长6.6倍。1988年以来,该乡把稳定农业和农村工作作为奔小康的战略措施来抓,通过调整大田种植结构,发展养殖业,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鼓励农民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涌现了尚迳村、樟罗村年生猪出栏1000多头,种果300多亩的一批专业示范户。林业方面,坚持了“封、管、造”并举的方针,全乡5600余亩的封山育林区基本实现“五无”。2000年,森林覆盖率为76%,比1988年增长2个百分点;耕地面积9170亩,比1988年减少5927亩(棉花滩水电站水库淹没),减幅达39%,但粮食总产达7084吨,比1988年增加1206吨,增长20.5%;生猪出栏9518头,比1988年增长1.8倍,存栏4429头,比1988年增长8.3倍;肉类总产量819吨,比1988年增长1.15倍。

动植物

野生动物:洪山区是典型的垄岗区域,小山丘上毛皮兽类很少,由于开荒种田,开荒种树,野生动物已濒临绝迹。哺乳动物,郊区常见的有狗灌、猪罐、黄鼠狼、松鼠、狸猫、刺猬、野兔等。鸟类有雁、鹤、鹳、鸬、鹈、鸥等。在长江里的水生动物有白鳍豚、中华鲟、江豚等;湖池塘的水生动物有鱼、鳖、蟹、虾、鳝、蚌和螺、蛇类等。
家养动物:常见家养动物有耕牛、奶牛、羊、马、驴、骡、生猪、鸡、鸭、鹅、兔、猫、狗、鸽、鹌鹑等。
淡水鱼类:洪山区地处“鱼米之乡”的江汉平原东部。境内湖港纵横,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时间长,为发展水产养殖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全区有养殖水面16、2488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38.79%。区内湖泊利用率75.2%,其中青菱乡、洪山乡的利用率分别为93%和87.8%。在总养殖水面中,精养鱼池占20%。区内鱼类天然品种有136种,常见的有乌鱼(才鱼)、翘嘴(鱼白)、戴氏(鱼白)、蒙古红(鱼白)、红鳍(鱼白)、(鱼敢)鱼、(鱼厥)鱼、(鱼时)鱼、(鱼回)鱼、银鱼、银鱼、白鲟等。养殖品种有11目22科88种,主要有青鱼、鲤鱼、鲩鱼、鲢鱼、鳙鱼(胖头鱼)、鲫鱼(喜头)、鲶鱼、鲴鱼、长春鳊、三解鲂、团头鲂、杂交鲤、乌鲤、黄尾刁、异育银鲫、尼罗罗非鱼、散镜鲤、荷花红鲤和黄鳝等。其它水产品有螃蟹、甲鱼、鳜鱼等。洪山乡,名优动物
牲猪:共有14个品种。地方品种以大围、太湖、通城猪较好。外来品种中以长白、大白为优。
牛:有6个品种,奶牛以黑白花牛较好,耕牛以滨湖水牛,杂交水牛为优。
武昌鱼:正宗武昌鱼产于梁子湖,武昌鱼的学名为团头鲂。随着毛泽东一首名词《水调歌头?游泳》在全世界的传播,因而武昌鱼名扬天下。
白鳍豚:属哺乳纲、鲸目、齿鲸亚类、喙(鳍)、豚科,是中国古老的特有而又濒临灭绝的物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鳍豚在长江繁衍生息分布于长江中、下游、洞庭湖一带,长大后出海环游,每到春季,又结队返回。武汉水生所(南望山)从1980年开始,对白鳍豚进行人工喂养和研究。

气候特征

洪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区,光能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水热同季、四季分明、干湿明显,无霜期长,适宜蔬菜等农作物的生长和渔牧业的养殖。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50~2050小时,太阳辐射总量为106~110卡/平方厘米,无霜期平均为240~205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150~1190毫米,并与光热同季,主要集中在农作物需水的4-8月。光、热、水资源丰富,并且具有组合优势,为农业、渔业、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气候条件。但是,区内光、热、水分布不均匀,变化较大,冬、夏季日照相差约一倍,一年中气温变化大,最热的七月份平均气温29°C左右,最冷的元月份平均气温4°C,存在着夏季高温,冬季冷冻等弊端。降雨量一般集中在4-8月,通常春夏多雨,秋冬少雨,在季节上分布不匀,春季阴雨连绵,夏季大暴雨,突发性强,日降雨量最多达248毫米,秋冬降雨较缓和,冬季时有干旱发生。洪山地区年均气温16.3°C,农业界限温度高于5°C者为283天,高于10°C者235天,高于20°C者136天,元霜期236天,年均日照时数2087时,年均降雨量1163mm。加上长江环绕全区东北西三面湖泊星罗棋布,地势略有起伏。故湖泊效应、垄岗效应、城市效应明显。这些气候因素的综合影响为洪山区蔬菜生产创造了优越条件。

人口数据

(2000年11月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9565男5153女4412家庭户户数2440家庭户总人口(总)8723家庭户男4435家庭户女42880-14岁(总)23080-14岁男11970-14岁女111115-64岁(总)648615-64岁男363415-64岁女285265岁及以上(总)77165岁及以上男32265岁及以上女449户口本地住在本地8436

社会事业

辖区科教资源独特,拥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16所部属、省属高等院校,在校大学师生50多万人。有35个国家级和省级科研单位、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两院院士44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0多万人。国家级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即“武汉·中国光谷”处于洪山腹地。目前,我区已建立了区校合作平台、校企合作平台和科技信息平台。独特的科技、教育和人才优势,为辖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的智力资源和雄厚的技术支撑。科技发展成为品牌。近年来,洪山充分发挥科教智力优势,建立了以街道口、广埠屯地区为中心,沿珞喻路向东西两侧延伸,西起石牌岭、东至关山口,长达10公里的洪山区科技一条街。北京、深圳等外地300多家科技企业在这里设立了“窗口”,4000多名科技人员在此从事科研工作,几年来已累计研究开发科技产品1470多项。在科技特别是电脑业的发展上,“广埠屯”已成为与“中关村”齐名的城市名片。企业孵化网络基本健全。以转化成果,孵化企业,培育企业家为目标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中小科技企业成长的摇篮。从2000年开始,按照“专业化建设,市场化运行,社会化服务”的思路,着手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在孵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的服务。目前,已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15个,其中国家级3个,孵化面积23万平方米,在孵企业738家,培育出蓝星集团、团结激光、高德光电等一大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企业。洪山已经成为武汉市科技孵化器建设示范区和全市唯一的“国际合作试点区”,连续三届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殊荣。创意产业成为亮点。为发挥高校资源,帮助毕业大学生转化学业优势,洪山区积极促进创意事业发展。以中国地质大学为中心,已建成鲁磨路地质大学珠宝一条街;拟以黄家湖大学城为中心,建成大学生创业一条街。目前,以武汉大学“珞珈创意园”、“武汉创意产业中心”为重点,北起珞狮北路,南至珞狮南路,长3公里的创意大道正在加快建设,将聚集华中地区最大的出版产业以及表演、设计、软件多媒体设计等创意类型企业,是全省创意企业和人才最为密集的区域,创意产业前景无限。辖区科教资源独特,拥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16所部属、省属高等院校,在校大学师生50多万人。有35个国家级和省级科研单位、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两院院士44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0多万人。国家级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即“武汉·中国光谷”处于洪山腹地。目前,我区已建立了区校合作平台、校企合作平台和科技信息平台。独特的科技、教育和人才优势,为辖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的智力资源和雄厚的技术支撑。科技发展成为品牌。近年来,洪山充分发挥科教智力优势,建立了以街道口、广埠屯地区为中心,沿珞喻路向东西两侧延伸,西起石牌岭、东至关山口,长达10公里的洪山区科技一条街。北京、深圳等外地300多家科技企业在这里设立了“窗口”,4000多名科技人员在此从事科研工作,几年来已累计研究开发科技产品1470多项。在科技特别是电脑业的发展上,“广埠屯”已成为与“中关村”齐名的城市名片。企业孵化网络基本健全。以转化成果,孵化企业,培育企业家为目标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中小科技企业成长的摇篮。从2000年开始,按照“专业化建设,市场化运行,社会化服务”的思路,着手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在孵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的服务。目前,已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15个,其中国家级3个,孵化面积23万平方米,在孵企业738家,培育出蓝星集团、团结激光、高德光电等一大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企业。洪山已经成为武汉市科技孵化器建设示范区和全市唯一的“国际合作试点区”,连续三届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殊荣。创意产业成为亮点。为发挥高校资源,帮助毕业大学生转化学业优势,洪山区积极促进创意事业发展。以中国地质大学为中心,已建成鲁磨路地质大学珠宝一条街;拟以黄家湖大学城为中心,建成大学生创业一条街。目前,以武汉大学“珞珈创意园”、“武汉创意产业中心”为重点,北起珞狮北路,南至珞狮南路,长3公里的创意大道正在加快建设,将聚集华中地区最大的出版产业以及表演、设计、软件多媒体设计等创意类型企业,是全省创意企业和人才最为密集的区域,创意产业前景无限。

历史沿革

明、清时隶属上杭县,设来苏里。民国25年后属峰市特种区。1940年划归永定县管辖。1949年,属第一区(峰市区)。1957年撤区改乡。1958年再次与峰市合并成立幸福人民公社。1961年分社时称洪山人民公社。1984年后复称洪山乡。

地质水文

地层:洪山区的地层属于跨及秦岭、扬子两个一级地层区,第四纪堆积物分布最广,占总面积的80%以上,基岩仅在南望山、喻家山、九峰山、狮子山等低山处有出露。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为冲积、湖积、湖冲积层。主要分布在天兴洲、和平、建设、青菱等Ⅰ、Ⅱ级阶地处。洪山区珞南街、关山街、狮子山街、洪山乡南湖一带等为新生界第四系中更新统冲洪积粘土层,属三级阶地,厚度10一40粘米。九峰山、马鞍山、南望山、喻家山、狮子山等低山处为志留、泥盆、石炭、二迭系砂岩、页岩、灰岩、白云质灰岩等。
地质构造:洪山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淮阳山字型构造南孤西翼,主要受控于燕山期构造运动,表现为一系列走向近东西至北西西的线型榴皱,及北西、北西西、北东和近东西的正断层、逆断层及逆掩断层。本区分布地层有古生界砂岩、页岩、灰岩及泥岩;中生界的砂砾岩、砂岩、页岩及泥岩;新生界的粘性土、砂、砂砾石等,志留系页岩常组成背斜轴部,背斜两翼依次为泥盆、石炭、二迭、三迭各岩层。三迭系地层常组成向斜的槽部。由于强烈的南北向压应力作用,形成了东西向的紧密褶皱,并伴随压扭性断裂。在南北向主应力支配下,还发育有其它次一级的构造,即北北东及北北西两组张扭性断裂。本区现代构造运动呈现慢慢下降的性质,新构造运动升降幅度不大,是一个相对稳定地带。
矿藏:现已探明洪山区内矿产类有玻璃石英矿、建筑石材、有砖瓦粘土、水泥粘土、还有矿泉水。玻璃石英矿在九峰大长山一带,约800万立方。建筑石材分布在花山、九峰、左岭。砖瓦粘土在花山、九峰、左岭、建设、洪山等乡镇。水泥粘土在九峰、和平和建设乡,都未开采。马鞍山森林公园有一矿泉井,储量较大,正准备开发。左岭镇泉井村也有一口矿泉井,是一地下喷泉,储量较大,也在开发之中。湖北省商业专科学校操场和洪山乡幸福村这两个地方有地热。商业专科学校操场地热在37.5℃--23℃之间。
地形特征:洪山区地貌以平原为主,有山有水,水阔地宽,西北略低,东南略高。全区93%的土地低于海拔40米,平均高程为海拔25.3米,最高点为九峰乡与江夏区交界处的丁管山,海拔201米,最低处为北港村17.3米。丘陵岗地分布在花山、九峰、洪山、青菱等乡镇内。辖区内桂子山、喻家山、南望山、九峰山、花山、白浒山等由中部向东部连绵延伸,与南湖、严东湖、严西湖等天然湖泊交相呼应。境内中部、自西向东有低岗伸延,东部则以垄岗平原为主。丘脊岗坡多、呈东西走向,形成较大范围的天然屏障。区内的长江岸长约66.2公里。境内大小山峰,一般座东向西,呈带状延伸,湖泊14个,山水相依,河汊相错,自然景色十分壮观。洪山区地处江汉平源中下游地段,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生物气候地带,境内地形由丘陵、垄岗平源、平坦平原三种地貌单元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