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电子地图 > 黄山市地图 >
黄山区地图
黄山区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文化

黄山区历史文化悠久,人杰地灵。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设立太平县,建制沿袭千余年。悠悠历史留下了新石器遗址、恐龙蛋化石、李太白诗篇等众多人文踪迹,哺育了中国“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著名“闺秀派”作家苏雪林等名人杰士。近代是皖南革命斗争的中心之一,抗战时期周恩来还曾在此为开明绅士留诗:绥靖地方,保卫皖南;为全联导,为群众倡。1979年邓小平同志登临黄山,发出了“黄山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的伟大号召,亲手掀开了黄山开发开放的历史篇章;2001年江泽民同志视察黄山,写下了“遥望天都倚客松,莲花始信两飞峰;且持梦笔书奇景,日破云涛万里红”的壮丽诗篇,亲手扬起了黄山世纪腾飞的时代风帆。

历史沿革

黄山区原是县级黄山市,而县级黄山市是撤销原太平县所设立的。太平县建于唐天宝十一载(752),治所当时在仙源,属宣城郡。13年后,也就是永泰中(765——766)太平县被撤销,大历中(766——779)又复置太平县。1949年5月2日太平县随徽州地区一同解放,5月13日中共皖南区党委通知,设徽州专区(治所初在歙县,不久迁往屯溪),属皖南行署,太平、石台划属池州专区。1952年2月4日原属皖南行署池州专区的太平、石台二县和原属皖南行署宣城专区的宁国县划属徽州专区,全区共领一市(屯溪)九县(休宁、歙县、祁门、黟县、绩溪、旌德、太平、石台、宁国)。1974年,太平县划入池州地区,徽州地区领七县。1979年2月27日,改徽州地区革命委员会为徽州地区行政公署。1980年1月2日,宁国县改属宣城地区;同年1月29日,太平、石台二县划归本区,领八县一市,即:歙、祁门、休宁、黟、绩溪、旌德、太平、石台和屯溪市。一直到198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太平县建制,划徽州地区歙县黄山公社、石台县广阳公社及黄山管理局及太平县的辖区设立县级黄山市,1986年6月4日,省委、省政府发出通知,黄山管理局改由省和徽州地区双重领导,业务上以省为主;县级黄山市由徽州地区代管,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单列(由省戴帽下达徽州地区)。1987年11月27日,撤销县级黄山市改为黄山区,隶属地级黄山市。

自然资源

黄山区生态环境完好,物产丰饶。是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区,空气和水质常年达到国家一级、一类标准,森林覆盖率达75.6%,太平湖风景区达到95%以上。全区物产资源极为丰富,是全省重点林业区县和三大毛竹生产基地之一,中国十大名茶太平猴魁的唯一产地和黄山毛峰的主产地,并且盛产香榧、干菇、瓜果、蔬菜、宣纸等50多种土特物产和40多种淡水鱼类,均为天然的绿色产品。独具特色的农副产品,主要有毛竹、木材、茶叶、水产品等几大类,其中太平猴魁、黄山毛峰等名茶蜚名中外。黄山地区大量的中草药和动植物也弥足珍贵。矿产资源有金矿、钼矿、黄山玉、黄腊石、煤矿、花岗石、石灰石、陶土等。

自然特征

地形:境内地貌属皖南山区中部的高中山、低山丘陵和山间盆谷区,地势南高北低,最高处为黄山莲花峰,海拔1864米;最低处为新丰乡胜丰村,海拔85米。
地貌:境内山脉纵横,峰峦密布,南部有黄山山脉耸峙,北部有九华山余脉蜿蜒。全境有大小河流十几条,或源出黄山,或源自九华山。除黄山南坡浮溪、阮溪流入新安江外,其余如发源于黄山南坡的香溪及黄山北坡的麻川河、清溪河、秧溪河、舒溪河等和发源于九华山余脉的洙溪河、陵阳河等均注入太平湖或青弋江,然后汇入长江。
气候:全境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湿润温暖,小气候特点显著。一般年平均气温为15.4℃,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4℃,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2.8℃,无霜期达210—230天。

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黄山区旅游资源丰富,国内罕见。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地黄山就在境内,黄山脚下有太平湖、翡翠谷、黄帝源、神仙洞、翠微寺、飞龙瀑等自然人文景点30余处,国家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4处,是集名山、胜水、茂林、幽谷、奇洞、飞瀑于一体的旅游资源大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太平湖,水域辽阔,水体清澈,湖光山色得天独厚,以轻柔、妩媚、静逸、幽远见长,人称“黄山情侣”、“江南翡翠”。立足区位、资源、生态优势,太平湖正加快建设,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到2008年将初步建成具有国际水准,集风景观光、休闲健身、商务会议、餐饮文化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基地。
人文景观:黄山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的著名风景区黄山,有被誉为“黄山情侣”、“东方日内瓦”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太平湖,有黄山国家森林公园、樵山神仙洞、肖黄山等众多的自然景点景区,还有蒋家山和众家山新石器遗址、中国黄山龙裔公墓、恐龙蛋发掘地等大量的人文景观。
周围景点:黄山区周边方圆百里之内,密布着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江泽民同志亲自命名并题名的花山谜窟、历史文化名城歙县、“活动着的清明上河图”屯溪老街、佛道教圣地九华山和齐云山等众多名胜。
旅行社:黄山区主要旅行社:、中国中青旅、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海外旅行社、中海国际、黄山原野旅行社黄山平安旅行社
餐饮酒店:餐饮酒店是黄山区主要产业,城区主要星级酒店有:黄山轩辕国际大酒店(★★★★★)黄山太平国际大酒店(★★★★)黄山饭店(★★★)地平线大酒店(★★★),黄山区汤口镇(黄山景区南门)主要酒店有:黄山汤泉大酒店(★★★★)黄山海州大酒店(★★★★)黄山莲花山庄、黄山百川大酒店、黄山环球大酒店(★★★★)东大门谭家桥镇主要餐饮酒店:黄山卧云山庄(★★★)、青云大酒店。

经济发展

概况:黄山区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紧抓项目和开放,区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十五”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农民人均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年均递增9.3%、5%、20.7%和48.7%,2008年分别达到了82.78亿、16770元、45.37亿和28.68亿。初步核算,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46.76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3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6.22亿元,增长22.8%;第三产业增加值24.51亿元,增长8.7%。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4.6%、58.3%、37.1%,分别拉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7.3个百分点、4.7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8766元(折合4278美元),比上年增加3552元。全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9:34.7:52.4,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7.1%,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0%,比上年大幅提高3.2个百分点,工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十分明显。年末全区从业人员90846人,比上年减少1001人。其中第一产业34161人,减少1301人,第二产业19947人,减少759人,第三产业36738人,增加1059人。年末在岗职工8278人,减少41人;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9403人,增加570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104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
旅游业:旅游业已成为黄山区最大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突出工业支撑地位,发展环保型工业,医药加工、机械铜材、小水电建设、水资源利用、农产品开发等新型工业体系日益形成。建成了目前国内最大、亚洲最长的客运索道黄山太平索道和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独塔单索面斜拉桥黄山太平湖大桥,国家高速G3(京台高速)2007年建成通车,镇镇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基本实现,金融、商贸、通信、水电、接待等基础设施完备。突出城镇改造开发,城区建成区面积近10平方公里,城市新区正在紧张建设,以黄山南大门汤口、东大门谭家桥、北大门耿城、城关镇甘棠为代表的新型集镇竞相崛起。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区)”等称号。近年来,成为全省、全市旅游业的战略重点,正常年份(2008年)全区接待游客突破450万人次大关,旅游直接收入突破8亿元,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占了国民经济的一半以上。全区现有宾馆酒店280余家,星级宾馆16家,标准床位3万张,旅游社26家,国际社一家。对外开放势头强劲。经营性领域全部放开,世界竹藤组织、澳大利亚SPG集团等国际组织和众多国内财团纷纷前来投资,外来经济和民营经济占全区国民经济的70%以上。
发展展望:黄山区融入浙江经济带和长三角经济圈,着眼于建成“全国最美、山区最富、生态最佳的地方之一”,实施“一路三区五大战略”。即:抓好以合铜黄高速公路为主干的“一路”建设,做大太平湖旅游度假区、经济园区、政务新区的“三区”板块,实施扩大开放、项目带动、旅游兴区、工业富区、生态立区“五大战略”,实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倾力打造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强区。主要目标是:到2007年,全区经济总量年均递增超过15%以上;到2010年,人均主要指标赶上全国平均水平;到2020年,比2010年翻二番,人均主要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将黄山区建成具有国际水准的休闲度假胜地。

行政区划

2003年末,全区辖8镇6乡、1个街道办事处,116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6.2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