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电子地图 > 黄山市地图 > 黄山区地图 >
乌石乡地图
乌石乡相关地区地图:

地理特征

该乡呈典型的小盆地地貌,太平湖如一块硕大的翡翠镶嵌于西北面,舒,乌石乡在安徽省内位置,溪河与太子河分别自南向北、自东向西穿越乡境汇入太平湖。夏村、船渡、乌石、西溪村的24个村民小组和三高村的1个村民小组共计3000余人口地处太平湖淹没区。该乡兼具田区、库区和山区的特点,全乡水田面积7239亩,有林山场30789亩,森林覆盖率42.3%,茶园650亩,中药材300亩,桑园50亩,可养殖水面丰富,特别是发展库湾养鱼的条件优越。

产业结构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势头正劲。该乡党委、政府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引导、提供服务等多种方式,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已取得明显成效。截止至2008年底全乡已实施退耕还林4325亩,其中毛竹造林500亩,经济林350亩;种植中药材300亩;新辟茶园70余亩,桑园50亩;创办了一家农民股份合作制企业杨村免烧砖厂;新上两个百头养殖场,1个种猪场,1个七彩山鸡养殖场,全乡肉鸡、肉鸭、肉鹅年养殖规模超万只;新建了4家规模粮食加工企业。

经济文化

经济以农业为主。建国前闻名全县的土特产有:烟叶、荷树湾余氏箩格、升车大水坑黄氏油笼、璜坑桥头范氏书笼、大岭下叶氏花蓝、上书村江氏木屐、龙湖村竹笠、陶坑火笼等。1988年有水田1.98万亩,水稻播种面积3.68万亩,总产1.1万吨。全乡水果种植广泛,70年代本县柑桔当家品种“书田桔”,发源于乡内书田村。1988年全乡水果种植面积1.04万亩,总产517吨。又是全县紫胶生产基地,种有紫胶寄主树0.79万亩,1984至1985年,紫胶生产受省人民政府表彰。工业方面,建国前,主要生产砖瓦、瓷器及竹木制品等。1988年有乡陶瓷厂、铁木厂、家私厂、水电站等企业,村建筑队23个。士贵瓷厂生产的日用瓷器曾远销美国、日本和中东各国及香港地区。水电资源丰富,1988年百河径、杨梅坳两水电站装机800余千瓦。境内交通便利,惠水、紫海公路经过其间。商业方面,未建县城前已有巷子圩。县城建成后,商业网点逐渐移向县城。至建国前,巷子岗有小店近10间。1988年全乡有集体商业门市33间,私营,个体店档107户。文化发展较早。明代创设的官山书堂闻名东江。近代紫金花朝戏创立于鹧鸪村;西医最早由荷树湾福音堂传入本县。至1988年,全乡设有初中2所,小学20所,在校中学生1000余人,小学生5500余人,教职工230余人;还设有乡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和卫生院。保存主要文化遗址有中澄村白水磜宋代古窑址及荷树湾福音堂。

社会事业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该乡拥有1所初级中学,5所完小、7个教学点,在校中小学生达1067人,中小学教师71人,2002年建成总建筑面积1028.96平方米的乌石中心小学教学楼(庆恩楼),大大改善了中心小学的办学条件。全乡拥有卫生院1家,医疗点5个。乌石乡计划生育服务所于2000年12月被评为全省百佳服务所。乌石乡广播电视站于2001年1月被省委宣传部、省广播电视厅授予“省五星级广播电视站”称号。以乡科协为龙头,农技站、林业站、农机站、水保站、兽医站为主体,科技示范户为补充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和农科教三结合体系日益健全完善,在科教兴村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8年已建成船渡村杨家滩生态农业、杨村村乌萸子套种野葫芦、西溪村牧草养鹅、乌石村中药材等示范基地,培育科技示范户40户,从事粮食、茶叶、水产品等销售的农村经纪人队伍不断壮大。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6809男3538女3271家庭户户数2238家庭户总人口(总)6798家庭户男3533家庭户女32650-14岁(总)14450-14岁男6990-14岁女74615-64岁(总)463815-64岁男248115-64岁女215765岁及以上(总)72665岁及以上男35865岁及以上女368户口本地住在本地6672

基础建设

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乡域经济发展环境日益优化。总投资199万元的35KV乌石变电站技改工程,总投资110万元的移动通信基站工程,桃和油路乌石段工程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实施完成,船杨环湖公路乌石段已全线拉通路基,初步构建了太平湖上游环湖公路格局。程控电话已覆盖全乡7个村58个村民组,全乡拥有程控电话1300余门,电话入户率达60%以上。集镇建设不断推进,功能日趋完善,截止至2008年底集镇面积达0.5平方公里,并实现了街道硬化和亮化,新建农民商住楼100多套,总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个体私营经济得到蓬勃发展,全乡拥有个体工商户120余户,已成为黄山区西部地区的重要物资集散地和商贸中心,集镇的吸纳力、牵动力和辐射力日益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