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电子地图 > 黄山市地图 > 黄山区地图 >
甘棠镇地图
甘棠镇相关地区地图: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9235男9937女9298家庭户户数5539家庭户总人口(总)18465家庭户男9542家庭户女89230-14岁(总)39810-14岁男20290-14岁女195215-64岁(总)1365515-64岁男710415-64岁女655165岁及以上(总)159965岁及以上男80465岁及以上女795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7359

显著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甘棠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树形象、立权威、谋发展"的工作思路,各项事业都取得显著成就,1996年跻身全省经济实力"百强镇"。乡镇企业迅速崛起。2000年,全镇有各类乡镇企业678家,总产值7.82亿元,成为全镇国民经济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其中工业总产值2.72亿元,形成了以水泥、煤炭、建材、铸造、中药材加工为支柱的工业体系,1996年被评为"娄底地区乡镇企业十强镇"。近年来,该镇辟建工业小区,已有10多家上规模的不锈钢、中药材加工企业落户区内。近年来,各产业兴起。煤炭,水泥,石灰,砂石,大理石等产业是日新月异。其中海螺水泥厂,小富水泥厂等都是行业中的姣姣者。煤炭更是远近闻名,其中还有很多人煤炭的专业人士远赴异地指导工作,为能源产业作出不可呼视的力量。农业是该镇的基础产业,近10年来,该镇在进一步巩固发展粮、猪主导产品的同时,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已建立起中药材、西瓜、竹荪、小水果等高效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公路通、百业兴,要想富、先修路"已成为共识。10年来,新修镇村公路127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一座崭新的农民城已在甘棠镇崛起,10年来,基础设施累计投资150多万元,先后建成日产300吨的自来水厂、邮政电信大楼,开通1000门程控电话和移动通信,全镇90%的村通电话;新建了镇政府和镇财政所办公大楼、镇农贸市场、客运站。镇党委、政府按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部门单位包干、经常工作为主、节育措施到户"的工作要求,扎实开展计划生育工作。1992年投资52万元建成计育综合服务国策楼,建立了一支思想、技术双过硬的计育服务队伍,有效地促进了计育工作的开展。10年来,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4‰以内,计划生育率达95%,育龄妇女综合节育率达100%。文化教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10年来,累计投资2500万元,改造危房12000平方米,新建扩建学校11所,有17所学校建好了图书室和阅览室,有27所学校建好了仪器管理和学生实验室,有8所学校被评为"园林式"、"花园式"学校,金家中学率先建起了电脑室。新建了投资75万元的镇中心小学,投资115万元建起了双峰八中的五层教学大楼。投资45万元建起了有线电视台,实现了有线、无线两台合一。卫生保健事业同步发展,投资120万元建成了镇中心医院,解决了群众就医难等问题。

行政辖村

企石村[2]山峰村长冲村蔡家村伍林村桃林村鲁子塘村山井村枫树村山洲村山斗村合心村西坪村苏林村刘家村松家村盐井村光辉村新阳村密阳峰村大吉村龙安村金石村白龙潭村潭上江村和平村茯木山村井塘村甘棠村宁家村湖桥村刘家冲村莘耕村潭江村仰书村晒谷石村双龙村芭蕉冲村甘冲村八一村岩门村龙集村三坝桥村赛田村双建村匡家冲村田心村龙嘶村双洲村大富村大石村加祥村香花村罗家村同家村芭交村木排村虎边村两丰村接草村青山村石洞村向阳村杨林村井夫村曹林村石塘边村长冲坪村塘底村二步山村金华村金家村罗白冲村龙团村旺兴村兴无村南冲村杨仓村跃进村双中村东风村荷叶村曹路村

综合改革试点镇

1990年甘棠镇被列为黄山市中心镇和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几年来,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城镇道路、水电、通讯等各项基础设施日致配套完善,工业、农业、商业、旅游快速发展,科、教、文、卫、广播电视获得全面进步,综合实力在省市不断争先进位。2002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8亿元,比上年增长12%,乡镇企业营销收入2亿元,增长14%,综合指数进入全市第9位;财政收入实现1658万元,增幅8%,列全市第7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24元,达到3298元,列全市第6位。建成了市、区长“三园”改造示范点和兴村梨园,玫瑰花无公害科技园;培植了近百家种粮、造林、果木、蔬菜科技示范大户;开展“林业二次创业”,实施退耕还林6402亩,长防林1321亩和生态致辞富家园项目,民主,庄里村分获省,市生态示范村称号;完成了集体企业改制工作,规划了区、镇城西工业园,引进注册双雄竹业制品有限公司成功租赁华林竹胶板厂并取得自营出口权,组建了民营祥龙实业集团,成为集房地产开发、商贸、旅游、宾馆服务业于一体的知名企业。旧城改造初显成效。太平盛世、太平富市、太平兴市、昌盛市场、中心市场、茶叶市场、龙井果蔬市场、芙蓉市场及城东、城西商贸城等各类专业市场遍布新城,700余家个体私营企业投身本地经济建设,引进芜湖金鼎集团,安泰物流公司、上海华联超市等来镇投资兴业,发展地方经济。

古镇新城

甘棠古镇新城,人文荟萃,社会繁荣。70年代涌现出全国林业劳模方咸松(当选过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五届省人大常委)。境内有区属一中、二中、旅游职业学校、小学一所、自办初级中学一所,小学11所,实现了两基达标,培养了大批专业和实用人才。镇境有区人民医院,中医院各一所,并建有乡镇医院一所,引进了六都名医开设了骨伤科门诊。建成了省级五星级广播电视站和全省百佳计划生育服务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村民自治成为模范乡镇和无毒示范乡镇,基层组织建设进入全市先进行列。甘棠镇已确立了坚持“稳农强工,兴旅活商,打造全市发展最快,城镇最美,生态最佳”的名牌乡镇的发展战略;以民营经济为核心,以结构调整、工业建设、招商引资、小城镇建设为抓手,实现由农业大镇向工业重镇、民营强镇、经济富镇、生态名镇的跨越。

气候环境

气候与物产甘棠镇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平坦、肥沃、适应农作物生长。境内资源丰富、物产盛多。全镇耕地面积27294亩(水田22682亩,旱地4612亩),粮食产量16513吨。林业蓄积量32054亩,山林覆盖率为51.07%,林木蓄积量32054立方米,毛竹37.2万根。茶园面积7769亩,年产量398吨,畅销全国各地。茶叶生产已成为甘棠镇多种经营的一个重要项目。水资源方面:水闸23座,蓄水工程5座,引水渠10条,有效灌溉面积18608亩。主要物产有:林茶、果(葡萄)生姜、蘑菇和无公害农副产品。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状况甘棠镇地理条件优越,水陆交通便利、物产富饶、工业发达。

基础建设

1996年,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2005年,全镇辖有初级中学2所、小学21所,其中私立小学3所。有在校中学生1992人,小学生4310人,教职工257人。文化设施有文化站、广播电视站各1个,有线(含光纤)电视用户5058户,广播电视覆盖面达95%的村社。有老年此余文艺表演队3个、民间乐队4个、体育队6个。分别任"五四"青午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和元旦、春节广泛开展文体活动。卫生设施有镇卫生院2所、中心卫生院1所,妇幼保健中心1个,村级卫生站17个,镇计生服务指导站1个,个体诊所6个。还有省级文物保护古迹"旗表处十雷代朝之妻胡氏节孝坊"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朱氏宗伺"。豆笋、绿豆皮、板鸭等土特产品远近闻名,成为甘棠镇名优产品畅销境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