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镇地图
黄石镇相关地区地图:
地理位置
黄石镇地处桃源县西北角,武陵山脉余脉。毗邻慈利县,东西、南、北面分别与九溪乡、钟家铺乡、理公港镇、郝坪乡接壤。有一条白洋河支流穿越境内,蓄水量达6亿立方米,以灌溉为主,兼配防洪、发电、养鱼和航运的大型人工水库———黄石水库座落本镇。2003年全镇总面积165.1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851.33公顷,林地面积7596.07公顷,水域面积3624.47公顷,辖27个村,203个村民小组,2个居委会,总人口23123人。
[历史沿革]
据考证,在远古时代东江河床中心,曾浮起一块状如小岛的石舟,颜色呈黄色,故得名“黄石”。根据县志记载:宋哲元符二年(1098年)黄石隶属“龙川高共都”管辖。清嘉庆14年设黄石约。1987年设黄石镇。1949年,东江纵队二支队在这里取得大水坑之战的胜利,全歼伪军两个连,缴获军用物资一批。
基本概况
黄石镇地处桃源县西北部,全镇有农业人口18358人,耕地面积22727亩,山林面积14万亩。黄石镇辖:和平居委会;金鹤、泉井、黄安、杨柳、金洪、花园、新桥、东山、新湾、双拱桥、桃花井、施家、竹岩、新铺、卓湾、包公潭、莫育、向包、学堂育、杜湾、香山、郭湾、大谷、卓溶、陈棚、观音洞、寨坡、(黄石水库)榔树垭28个村委会。
[交通状况]
黄石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小镇,南通龙川县城,东接黎嘴镇,西临和平县东水镇,北靠车田镇。全镇公路总里程达80多公里,主干道有黎黄线(黎咀至黄石)和四黄线(四都至黄石),部分村道也已完成了硬底化建设,交通十分便利。黄石素有“油茶之乡”之美誉。油茶是镇林果类的主导产品,现有油茶面积18000亩,年产茶油200多吨,是龙川茶油重点生产基地,素有“油茶之乡”之称.,抚育面积达1万多亩,经过精细加工后的茶油远销国内外,其品质、香味颇受广大客户的赞誉。
基础建设
黄石镇镇区规划面积0.8公顷,1984年恢复建制镇,新修2条街道,镇区整个街道呈“井”字型框架,1993年,兴修自来水厂,1995年至1996年主街道铺设沥青,1999年突破1000米的水泥硬化。1992年开通有线电视,用户487户,1994年投入40万元开通程控电话,1999至2000年新增3个程控交换机,用户由1996年的300多户猛增至2000多户,2003年用户达3000多户。
[经济发展]
2005全镇社会生产总值达5483万元,比去年增长6%,人均纯收入达3323元,比增6.07%,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5358万元,比增4.5%,固定资产投入达2860万元,比增10%,税收收入22万元,吸收外来投资500万元。在新的世纪里,黄石人民将一如既往,努力拼搏,继续谱写黄石美丽新篇章。目前,黄石人保留着客家人吃苦耐劳,热情好客的传统习俗,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调整经济发展思路,以务真、求实、创新、发展的精神,励精图治,加快发展,为早日实现脱贫奔康目标而努力奋斗。
社会经济
黄石镇地处偏僻、交通闭塞。上世纪80年代前,这里有三分之一的群众常年过着肩挑背负的生活。油菜、棉花、苎麻、水稻、油茶、油桐、畜禽水产养殖是70年代黄石镇的传统大型农产业。1978年至1980年,兴建了三座小(二)型水库,总灌溉面积1193亩。80年代,兴建提溉机埠5处,总装机容量达1054千瓦,兴建引水渠4条,渠长5500米,连通五座水库与山塘。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业科技含量逐渐增加,双两大、油菜育苖移栽、化学除草、软盘抛秧等新型农业技术得到普及与推广。2003年,全镇苎麻种植10000亩,总产1200吨,产值1100万元,棉花种植4000亩,总产量400号,产值240万元,油菜种植面积达20000亩,总产突破2400吨,油桐5000亩,油菜5000亩,总产量达100吨,精养鱼池3000亩,年产鲜鱼1000多吨。全年饲养良种母猪650头,年出栏瘦肉型仔猪13000头,出栏壮猪2.2万头,山羊3.2万只,畜牧水产总值突破30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纽荷尔脐橙,桃源大柚等优质柑桔种植已达5000亩,年产量2600吨。我镇的茶叶“桃源杉针”从1986年开始试种,当年就被省评为优质茶,1989年被为省名茶,1991年荣获湖南省5年一度的名茶金杯奖,2001年获省名茶银杯奖。80年代以来,黄石镇年均木材出售量150立方米以上。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黄石工业出现雏形。铁业社、木业社、印染社等加工企业相继组建成立,后因政策性原因停办。黄石大理石蕴量大,为合理开发这一资源,1995年芭茅洲与黄石合并后,对原来的大理石厂进行了改制,实行引资联营,终因压层过厚,成本过大等原因而失败。农业机械厂始终停留在小打小敲的状态,加上管理粗放,年年亏损,于1997年改制拍卖。黄石镇花炮厂是1995年由黄安村办企业转为镇办企业的。生产烟花鞭炮140多种,该厂生产的菊花鞭、红皮炮,荣获1988年省新产品、优质产品的称号,1988年职工达115人,年产值达135万元,创利税3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