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省电子地图 > 莆田市地图 > 荔城区地图 >
西天尾镇地图
西天尾镇相关地区地图:

生态农业

打造三个基地,发展都市农业:一是建立总面积6000亩的集“旅游、观光、品赏”为一体的观光休闲果园基地;二是发展有机食品加工的水果基地;三是修筑机耕道路网络,综合治理河道,加强水利建设,进行土地有序合理流转,使2500亩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建成特色集约经营的农业基地,促进粮、菜、水果、花卉等特色郊区农业产业化的形成。至2015年多种经营收入占农村总收入的比重达80%,农村非农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份额达90%。

建设历史

建国前,街道狭窄,店房简陋。建国后,街道建设不断发展,至1990年,共建村道15条。总长47公里;新街拓宽为16米,修建下水道2000米,排污道500米,民房建筑面积79240.11平方米,镇政府和供销社、粮站等16个镇直单位,建筑面积41984平方米。沿街建成2~3层砖混结构的商业店房28幢,建筑面积2880平方米。1989年,建起自来水厂,日供水4500吨,除工业用水外,有7个中心村受益;西厝桥建成店房68幢,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民政部门兴建的福利鞋厂等,建筑面积7123.12平方米。洞湖口加工区,建成1万伏安供电线路19公里;协丰鞋业有限公司建厂房、宿舍占地3万平方米;台莆纸箱厂和上扬纸箱厂,建筑面积8248平方米。文化教育设施有中、小学教学楼、电影院、文化站等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卫生院原有门诊楼等面积1000平方米,1989年印尼华侨捐资兴建4层砖混结构的“水镜楼”,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

工业概况

现已建成面积311公顷,在建面积37公顷。开发区按照鞋革服装、生物食品、汽车物流三大产业支柱,整合工业区的产业布局,现有工业和物流业企业200多家,年产值5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89家。已有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才子西装、才子衬衣;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建材十佳主导品牌、福建省著名商标---三棵树涂料;中国农产品交易会金奖产品、全国政府采购重点推荐产品---绿森庄园枇杷酒;高科技电子---方显光电;国际弛名商标---耐克鞋;中国优秀绿色环保产品、福建省著名商标---精达家具;高科技生物制药业---兴安药业等名牌企业落户工业区。

领导职能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经济的加快,该镇党委、政府适时抢抓机遇,在整合资源的同时,坚持实施“工贸富镇、项目兴镇”的经济发展战略,各项工作走在全市的前列,进入经济名星乡镇的行列。但由于种种原因,该镇的公兴文化设施仍然滞后,直接影响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为了落实中央提出的“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伟大号召,创建一流的乡镇文化设施,镇党委为此专门成立西天尾镇综合文化站筹建领导小组,并分工分管的副书记直接抓,部门的负责人具体抓,确定综合文化站选址建在交通方便的少林路中段东侧公园内,目前已进入实施阶段,设施方案已委托镇建宏建筑公司负责设计,土地报批也抓紧进行,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各项工作正紧锣密鼓,有条不紊进行,预计年底前完成4层600平方米的水泥框架结构施工,力争明年上半年完成装修任务。2008年7月初正式对外开放。

经济发展

占地102亩,目前全市乡镇规模最大的商住小区——南少林商城现已完成第一、第二期工程,计划在2003年全部完工。世纪之初,镇党委、政府又投入300多万元进行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初步实现了公路林荫化、企业花园化和城区林园化的目标。同时,镇每年投入52万元用于卫生事业,大大整治了农村环境卫生,成为全省“卫生乡镇”。全镇已形成了水、电、路、通讯、排污设施完善的“一寺、二环、三带、四区”的规模,既优化了区域结构,又发挥了小区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西人尾镇党委坚持以人为本,树好党委、政府形象,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政通人和的社会氛围。镇36个部门合并为14个部门,精减人员,对上岗人员实行滚动管理。2000年8月份,镇被省委定为“福建省党建工作联系点”,2003年7月份荣获“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1年镇党委在实践“三个代表”活动中,成立了包村富民、农工商、农技推广、经济项目、计生和机关内勤等六支服务队伍,实现了由政府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荣获“全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先进集体”的嘉奖。

文化发展

西天尾镇结合本地实际,大力提升文化艺术品质,努力做到“三结合”。一是结合西天尾的人文环境,研究利用好历史文化,计划在二年内编印出版一册反映西天尾历史名人的《历代名人录》一书;二是结合西天尾丰富的景观古迹,把发掘当地厚重的悠久历史,整理汇编成一册《西天尾风物录》百科书;三是结合西天尾的经济发展重点,抓好企业文化,使企业成为广大员工自己的家。在丰富文化生活的同时,不断提升广大职工的艺术水平和荣辱观教育。计划以镇企业办和商会牵头,出版一册《西天尾企业通讯录》黄页,进一步提升企业形象和沟通联系。

民间艺术

全镇民间艺术有12大类,20小类,主要有十音八乐、车鼓、书画、戏剧、南拳等,传承文化,历代相传,源远流长。西天尾的民间书画艺术堪称全市一流,该镇依托民资企业雄厚财力,打造文化与企业合作的平台,由宝如石雕厂老板出资创办了全市实力最强的“莆田南少林画院”。自21世纪初至今,画院成立6年来,硕果累累,先后在厦门、广东汕头、福州三地举办跨省、市的大型书画巡回展3次,每年利用元旦和春节期间,分别在本市三清殿和南少林寺各举办一次大型书画展,2006年该院新秀陈新宇会员首次在荔城区文化馆举办个人百幅画展,获得好评;2007年春节,该院名誉顾问后埔籍许元英研究员还在三清殿成功举办个人大型梅画展1次,吸引众多书画爱好者前来观摩,引起轰动,好评如潮。莆田南少林画院成为近年来活跃在兴化大地上一支有影响力的文化生力军。如今,全镇没有一个书画院,近百支文艺表演队伍,17个春风宣传文化中心,有2个民间职业剧团,十音八乐和腰鼓队6队,木偶戏2队,全镇有1千多人的文艺骨干活跃在乡间田头。近年来,该镇戏剧人才辈出,已为全市输送了不少的莆仙戏优秀人才,如:荣获福建省优秀演员奖的该镇渭阳村青年演员黄艳艳既是其中的一名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