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镇地图
华阳镇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沿革
华阳建镇于宋代,明万历年间称花扬,因初春时节绿荫映江,柳絮飞梭而得名,清顺治年间改称华阳。华阳镇几经变革,自晋末以来,曾为新冶县、义乡县、大雷郡、高州、智州等治所。公元1326年,因城北有青林寺曾改名青林镇,清乾隆年间曾组织民工开挖华阳港,同治年间设立长江水师华阳营游击署,建有游击衙、演武厅和火药局,又设厘金局、瓷器统捐局、土卡等机构。解放后,更名为城关镇,1992年,改名为雷阳镇。镇内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环境优美,素有“小上海”、“鱼米之乡”、“白云之乡”的美誉。农村农业
2010年,该镇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贯彻落实惠农支农政策,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全镇种植油茶1800亩,种植烤烟350亩,种植经济林30000多亩,种植李果3000亩,其中社径村种植三华李1500亩,李果总产量203万斤,实现产值200万元,每户果农年均收入4550多元。养猪产业蓬勃发展,华阳供销社养猪专业合作社和泰安养猪场等养猪专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自然地理
安徽望江县华阳镇位于皖西南长江北岸,古雷水之滨,扬子江畔,是望江县城所在地,环水负山,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总控制面积127平方公里,耕地近8万亩。华阳镇属于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襟江带河,境内地势平坦,沟渠网布,水源丰沛,土地肥沃。华阳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温和湿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6.8℃,年平均降雨量1318mm,年平均无霜期达254天,全年盛行东北风。华阳古镇概况
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川陕革命纪念馆”的组成部分。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华阳镇。省级公路洋太路横穿全境,108国道、西汉高速公路龙亭出口与洋太路对接。距洋县县城76公里,是集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和休闲度假、旅游接待为一体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华阳古镇是历史上有名的古道驿站、古军事要冲、古经济政治重镇,三面环水,象一叶精巧的小舟,荡漾在高山秀水之中。兴于三国之前的傥骆古道途经于此,自汉唐以来,一直是陕南北入关中的第一捷径。唐至明朝中叶,在此设“华阳县”和“真符县”,是古镇的鼎盛时期。唐德宗、僖宗两位皇帝避兵祸经傥骆道南逃汉中,均曾驻跸于此。有古诗赞曰:“城在山头市在舟,万家烟火一船收。上有宝塔系古舟,下有魁楼锁野渡。莫道华阳无名地,石有将军卧岭牛”。明清时期的华阳古塔和古戏楼风格独特,客栈、当铺、酒楼、茶楼等铺板门一条街600多米300余间为主体的明清建筑群至今保存完好,是深山中罕见的古镇风貌。1935年红二十五军北上抗日,曾在此驻军打响石塔河战役,建立华阳苏区,司令部保存完好。古镇建设坚持“法于自然、修旧如旧”的原则。板桥、小华阳、瓦子沟等自然和田园风光,阴阳石、将军石和山河瀑布、石塔河溶洞、滨水公园等田园风光自然和谐;国宝朱鹮不时翱翔起落于山水田园间,为华阳田园风光增添亮点;老街群、信号楼、火神庙、东西河廊桥、得意阁、邮亭、古戏楼、古塔、会馆群、东岳庙、古城墙、古栈道等人文景观历史悠久;石塔河战场、烈士纪念碑、红二十五军司令部、红军标语、红军庙、战壕等革命遗迹无不承载着革命历史的辉煌。现有省级重点保护文物一处,县级重点保护文物10余处。华阳古镇-古戏楼地方乡贤
古秋来:古秋来先生出生在五华县,华阳镇,莲高村,高布片人。他从小聪明颖慧,灵气倜然,悟性好。七十年代末高中毕业后,独闯深圳,从小做起。由于其苦心经营,经过二十多年的奋斗,现发展成为集房地产,旅业等一体的深圳龙达有限公司。古秋来先生致富不忘家乡建设,早在八十年代他经常回家助资贫困家庭及其子女读书的费用;九十年代初他看到新布小学的办学条件差,教室不够即捐款二十多万元建起了古秋来教学楼,一时成为美谈;九十年代末考虑到高布片的学生上学远,又在原高布小学征地二千多平方,投资八十多久万元,建起了二层一千多平方的教学楼及教师办地。同时还建成了校门,运动场等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易校名为:龙达学校;二000年初又积极响应莲高小学的改建工程,捐资二十二万元,对莲高小学的建校工程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也受到当地干部群众赞许。其实古秋来先生不但对教育倾情支持,而且对公益也树碑颇多。据了解,在路桥建设方面也慷慨捐资五十多万元。他乐善好施受到社会的肯定,他被当选为五华县政协委员,五华县热心助学企业家等称呼。他热心教育的赤子之心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里。古达祥:古达祥先生出生于1952年,祖籍广东省五华县华阳镇大拔村,现任深圳市震华电子公司董事长。从小在家乡农村长大的他,出门在外一直不忘家乡的建设和发展,竭尽所能支持家乡发展教育事业。早在八十年代初家乡大拔小学修建唯一一座学校时,在自己打工工资水平仍然很低的情况下,他仍然捐出1万元支持学校建设。90年代初,达祥先生回到家乡看到村里的大拔小学教学楼破烂不堪,教学设施严重缺乏,恶劣的教学环境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以致不少村里的孩子宁愿走远路,也要跑到别的小学去读书。看到这种情况,他既心酸又着急。因为他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差则百业废,教育水平的落后必将影响村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乃至阻碍家乡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他下决心要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主动捐资80多万元兴建教学大楼和教师住房。在他的牵头带动下,村里的外出乡贤聚集一堂,共商小学的改建大事。
甘巧宗:甘巧宗先生是五华县华阳镇坪南村人,深圳市巧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多年来,他捐款出力,热心支持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家乡小学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4年以前,米潭小学的教学大楼破旧不堪,教育设施严重不足,教学环境恶劣,极大地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的培养和成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甘巧宗老板带头出资80多万元,并发动其他老板捐资出力,共募集资金160多万元,于2005年1月2日建成一座高标准的教学大楼和一栋教职工套房,大大改善了米潭小学的教学环境,解决了困扰教职工多年的住房问题。同时,甘巧宗老板还在深圳发动几十位乡贤捐资20多万元,于2006年8月成立了米潭小学教育基金会,奖励优秀教师和学生,充分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
古军荣:古军荣先生是华阳镇社径村人,东莞虎门荣大公司总经理,现任梅州市政协委员。作为一名商界精英,古军容先生深知人才和知识就是当今社会最宝贵的资源,而人才的培养和成长离不开教育事业的发展。多年来,古军荣先生心系家乡、情注教育,为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办了很多好事、实事,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近年来,为改变家乡教育的落后状况,古军荣先生慷慨解囊,鼎力支持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2004年,在了解到社径小学教学环境恶劣、教育设施不足的情况后,古军荣、古小娣伉俪捐资75万元,兴建了社径小学教学楼,并改造了学校校道;之后又出资2.6万元为社径小学购置了学生桌凳410套。2005年,古军荣、古小娣伉俪向社径小学捐赠10万元奖教奖学基金,此举充分为调动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2006年,古军荣先生出资40万元,兴建了华阳中学军荣教学楼,从而使阳中的教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为广大师生创造了一个优良的教学环境。
古焕坤:时任粮集团驻深管委会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古焕坤同志的古焕坤先生,年轻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转业后一直在深圳宝安工作,从小在家乡农村长大的他,出门在外一直不忘家乡的建设和发展,特别关心的是家乡的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