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里乡地图
花园里乡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沿革
1956年始建花园乡,1958年与马坑合并成立花园公社,1960年并入官港公社,1961年从官港析出重建花园公社,1969年与马坑合并成立红星公社,1974年撤销红星公社恢复花园公社,1981年更名为花园里公社,1982年体制改革时改为花园里乡。2007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时马坑乡(马坑乡以境内解放前马坑村得名。1953年始建马坑乡,1958年并入花园公社,1960年又并入官港公社,1961年从官港析出成立马坑公社,1969年与花园合并为红星公社,1974年红星公社撤销恢复马坑公社,1982年体制改革时恢复马坑乡)并入。
农业发展
花园里乡强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整体经济效益。2008年花园里乡粮油生产形势良好,早稻播种面积865亩,产量277吨;中晚稻播种面积6708亩,产量达2598吨;夏秋收作物实现增产增收,花园里乡油菜籽播种面积2085亩,产量达268吨,较2007年增长4.5%;优质高效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大幅增长,花园里乡棉花种植3573亩,产量达596吨,较2007年增长8.97%;发展优质烤烟300亩450余户,总产量达35675公斤,平均每亩收益1855.6元人民币;茶叶生产保持和稳定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茶叶均价较上年增长30%,全花园里乡茶叶产量达到140吨,“公司+农户+茶庄”的发展模式逐步完善;引导农户大力发展食用菌生产,并以新塘、双河、桃源三个种植基地村为带动,逐步辐射全花园里乡,2008年全花园里乡种植规模达到800万棒;林业生产抓紧不放松,全年完成植树造林1220亩,其中毛竹栽培410亩,分别占年初计划的100%、102%。
基础建设
花园里乡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公路建设上,2008年累计完成乡村、村组公路建设投工8120个,投入资金53万余元,着力改善了乡村道路通行质量,2006年“村村通”花园—汪岭12.6公里工程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2007年度“村村通”工程金河——源口段12.2公里路基工程建设已经完成,路面施工已完成3公里,南溪——花园旅游公路8.5公里的路基铺设工程已基本完工,路面施工已由县乡公路管理所招标施工,“南溪—葛公同春”8.5公里路基、路面工程也已由县乡公路管理所招标施工。水利兴修立足早安排、早准备,2008年初对全花园里乡各村重点水库、山塘、沟渠、河堰等进行了汛前治理,确保了安全渡汛和农业生产需要,4月中旬完成重点小1型思源坳水库的安全检测并进入除险加固施工阶段,需投入资金450万元,檀坡堰除险加固工程已经全面完工并交付使用投入资金30余万元,10月份完成了鱼鳞坑水库和团结水库前期测量工作;电讯方面,在有关部门支持下,新增移动基站1个,并开通了原马坑乡政府所在地手机塔信号,全花园里乡无线通讯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电力方面,花园变电所新办公楼建设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将大大改善全花园里乡电力服务条件。
社会事业
教育和文化广播事业。花园里乡村村有小学,乡有中学。有文化、广播电视站;电影院;电视差转台。教育工作在巩固“两基”成果的基础上,主抓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适龄儿童就学率达100%。强化教育教学管理,重点提升初中升学率。农村文化事业有声有色开展,有线电视普及率进一步提高,卫星转星接收工作圆满完成,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马坑中心学校投资40万元所做的办公楼已建设完毕并投入使用。民生工作落实安排情况。进一步做好农村五保、低保和特困救助工作。花园里乡2007年度农村五保户157户157人,农村低保户216户,468人,城镇低保户28户,32人;特困救助资金达到58.9万元。进一步加大对乡敬老院的建设,完成敬老院一期扩建工程投资14万元,建筑面积181平方米,现入院人数有19人。乡政府将民生工作自始至终拎在手中,作为工作的首要大事来抓,五保供养、农村低保、城镇低保、大病救助等民生工程已基本上做到了全覆盖,弱势群体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提高和保障。医疗卫生事业。花园里乡有卫生院,各村均建有医疗室。全面推进并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花园里乡2007年度参合率达到92%,累计发放补偿资金54.6万元,切实增强群众抵御病灾能力。
自然环境
花园里乡位于东至县南部,地呈月牙形,境内崇山幽谷,山环水绕,中间地面开阔,是个山区小盆地。境内东部和南部为高山,西北部为丘陵地。祁门县良禾岭和官港半个乡的山河流水都经花园里流入尧渡河。尧渡河上游有较大支流分布全境;前河、南河分别由东北向西北横穿、西南向西北斜穿至边界汇合双河口流经全境。小(一)型思源坳水库集雨面积为1240公顷,总库容量421.5万方;小(二)型团结、鱼鳞坑水库集雨面积分别为1700、350公顷,总库容量分别为20、26.4万方;檀坡小水电站装机容量为1/75(台/KW)。花园里乡农业以水稻为主,油料、麦、茶叶、香菇等次之;林业竹木资源丰富;盛产茶叶。境内栗埠口明清时期,建有乡村小商埠,并有酿酒业,系私人小槽坊,手工操作制成糯米酒在本地销售。由于此地有口古进,水清且甜,酿出的酒醇香可口,远近闻名。
名胜古迹
南溪古寨位于东至县花园里乡南溪村境内,是一个大山深处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寨。据古寨族谱和历史文献记载,这里村民是匈奴休屠王后裔,传世60余代。南溪古寨地处偏僻,受其所处的特殊地形的影响,长期保持着相对封闭的与世隔绝状态,完好保存了村落的原始状态。其建筑群按阴阳八卦设计建设,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并一直被使用,且保护完好。2007年12月18日《中国旅游论坛》杂志刊登了“中国十佳古镇”,东至南溪古寨名列其中。花园里还有座版梁桥,名为铁佛寺万善桥,系周馥家族所建。花园里乡的唐山寺、打鼓滩有周叔父母、兄嫂及前妻之墓。祠村,又名半边街,是明隆庆二年(公元1567年)参将檀武臣的出生地,村内建有檀氏宗祠,大殿联曰:“进士两朝拥文武,将军一代号长城”。抗战时期,至德县伪政府曾迁往此地的金家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