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湾乡地图
汇湾乡相关地区地图:
乡镇建设
竹溪县汇湾乡在通村水泥路养护管理中,坚持做到全民参与的养护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2007年以前,国家没有安排通村水泥路养护费用。为加强通村水泥路养护管理,汇湾乡政府明确了所有通村路主权归乡政府,下发了通村水泥路养护实施办法及细则,便于各村操作;所有通村路日常管理归村委会和全体村民。在这种模式下,各村委会在充分征求民意的基础上制定了公路养护村规民约,进一步规范全体村民参与公路养护和管理的行为,对照办法和细则,村委会利用“一事一议”制度,每年组织村民对所辖区通村路进行四次常规维护,特殊时期重点路段,在村委会组织突击处理时,乡政府根据工程量给予不定数额的补助,帮助和鼓励村委会履行职责,禁止一切有损公路的行为,确保公路畅通和路产、路权不受侵害。2007年,国家明确对通村水泥路每公里给予500元养护费,尽管数额不大,但已开国家把村级公路纳入养护范围先河。在这种情形下,乡政府及时调整方案,明确通村路养护以村“一事一议”为主,国家补助为辅,年终考核兑现奖惩的工作思路。即:在年初与各村签订责任书,日常养护仍以村级“一事一议”方式进行,在水毁等特殊时期动用国家补助资金突击清理处置。在路边绿化上则以村自筹树苗为主,乡政府从退耕还林苗木中补助为辅进行,所有通村路一次性栽,植到位,未成活的由村委会负责补植。乡经济发展办公室组织两次检查,对管护工作较好的村在年终综合目标考评中给予每公里200元的单项奖励,完成任务较差的村通报批评,并扣0.5分。2008年,国家对通村路养护补助费用增长到1000元,这对通村路养护又是一个新的机遇,为做好新一轮养护工作,我们对实行以辖区为主的分开招投标聘用管护人员,让公路管护行为走向社会化。在招投标人选择上,首先以村为单位分组召开群众会选取符合条件的人员,村委会集中后召开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参加的“两委”会,确定5-8名候选人报乡经济发展办公室,乡经济发展办公室再根据汇总情况组织召开乡党委政府班子成员会,最终确定为每村3-5名候选人参与竞标,正式候选人各村必须张榜公布5天以上,群众无异议后再行组织招投标仪式。汇湾乡10个村46名竞标者集中在乡政府公路养护集中招投标大会上分次阐述各自养护职责后,由乡党委政府领导、司法干部、机关干部、乡直单位负责人、部分群众代表组成的22人评审团评议确定了10名最终中标者,在乡党委政府集体见证下,各村委会与各村中标者签订了2008年度通村路养护目标责任书,明确了村委会和养护责任人各自的责任,完成规范了通村路的管护行为,确保了管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各村第一季度公路养护工作已全部完毕,社会效果非常明显。特色经济
汇湾乡落实订单农业,让利于茶农,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引导,全面促进茶园冬管水平,截止12月底,全乡幼龄茶园深翻全部完成,铺草防冻4000亩,清园消毒5000亩,共投入饼肥、农家肥500吨,专用肥150吨。梅子垭总场和7个分场与4287户农户签订了明年的鲜叶收购合同,让农户放心管好茶园,为明年茶叶丰产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要做法是:强化领导:汇湾乡为全面抓好今年冬季茶园管理,成立了冬季茶园管理指挥部,由乡党委主要领导亲自任指挥长,分管领导任副指挥长,汇湾乡分为7个茶园冬管专班,分别由乡领导担任组长,抽调乡村干部、技术人员64名,限期一个月内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冬管任务,同时制订了相关的奖惩措施,将冬季管理工作任务纳入年终考核和评先表模的重要内容,对完成任务不力的在汇湾乡通报批评,并在年终先进单位及先进个人评选中实行一票否决。
冬管投入:由于汇湾乡新发展茶园面积大,需要投入多,如何较好地解决幼龄园的投入不足是一个绕不开的难题。汇湾乡一是通过明确茶园的经营权,调动农户投入的积极性。在今年土地二轮延包中进一步明确了农户对茶园的经营权,让老百姓放心放手投入管理;二是政策引导,由于幼龄茶园面积大,单位面积产量低,汇湾乡党委、政府和梅子垭茶场领导班子在确定各季节鲜叶收购价格的时候,优先考虑农户收入,让利于农户。青龙寨茶场李章成2亩茶园鲜叶收入4200元,双竹园分场阮斑友1.2亩收入1500元,通过一批典型的现身说法,让农户看到了种茶富民的希望,激发了冬管的积极性;三是加大扶持力度,汇湾乡挤出有限资金购买茶叶专用肥120吨,对冬季管理进度快、投入足的农户实行奖励,每亩以奖代补扶持专用肥100斤。
范化操作:一是严格制订茶园冬季管理规范,按照县茶叶办、农业局《竹溪茶叶》上的冬管技术措施严格执行,由乡农技服务中心茶叶技术人员进一步明确了汇湾乡冬季管理的实施标准。二是量化指标,要求园土深翻要达到30cm以上,清园消毒一律使用石硫合剂,幼龄园亩施农家肥500公斤以上,专用肥不能少于60斤,全面做到“底肥足、园清好、盖足草、深翻土”的要求。三是强化技术指导,由梅子垭总场组建技术督导专班巡回7个分场检查指导,同时还特邀知名茶叶专家华中农大倪德江教授亲临指导全乡的茶园冬管工作,按照专家教授的要求全面抓好规范化操作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