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南省电子地图 > 常德市地图 > 桃源县地图 >
架桥镇地图
架桥镇相关地区地图: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架桥镇

概况:架桥,又称帝架桥。据传康熙年间,康熙微服私访至此,见溪港阻隔,百姓耕作困难,遂亲自动员百姓架木桥于溪港上,故称架桥,沿用至今。架桥镇境内栖凤山银杏参天耸立,寺庙古色古香,传说清乾隆十三年(1749年),村民见金凤凰在银杏树上戏耍,随建立寺庙膜拜,并改基隆山为栖凤山。架桥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37公里。总面积1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9584亩,2004年,总人口28810人,其中农业人口25371人。辖2个居委会(架桥、东门桥)、23个行政村(新桥坪村、南昌溶村、车堰村、军溶村、挖断岗村、让湖坪村、朝阳山村、其林岗村、吴家桥村、万代岗村、农团村、石家坪村、铁炉岗村、六斗港村、天鹅堰村、叶家坡村、翰林桥村、覃家溶村、马路村、蔡家堰村、祠堂岗村、跑马岗村、倪家溶村),327个村(居)民小组。2004年工农业总产值627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224万元,农民纯收入达2762元。
沿革:1958年架桥建立人民公社,1984年改人民公社为架桥乡,隶属陬溪区区公所。1995年11月撤区并乡,由架桥乡和基隆乡合并为架桥乡,2002年12月撤乡建镇。
经济状况:架桥镇是农业大镇,主要农业产品有稻谷和棉花,其次是油菜、油茶、黄豆、花生和红薯等。全镇共建小(一)、小(二)型水库5座,基本实现了旱涝保收。70年代,兴建吴家桥、翰林桥、倪家溶等11个电力排灌机埠,总装机容量1000千瓦,配套灌渠长22500米;80年代,兴建电力排灌站10处,总装机容量330千瓦,配套渠长18900米。1990年,全镇粮食播种面积47321亩,平均亩产稻谷370公斤,总产量为17508吨。2004,粮食播种面积65447亩,总产29451吨。棉花种植面积为3271亩,总产量为3200担,亩产油菜籽96公斤,总产量2880吨。养殖业方面,90年代,全镇在让湖、石坪等已形成以牲猪、山羊为龙头的常规养殖;2003年又逐步在车堰、吴家桥等村形成了以牛蛙、蛇为龙头的特种养殖。养殖业的发展使全镇农民年人均增加纯收入580元。70年代,在中共桃源县委的领导下,架桥人民背锹铲、扛锄头、进军荒山,共栽种人工林90448亩,其中镇办林场造林面积达34365亩,现有活蓄积79948立方米。1972年,苏丹总统尼迈里来到马头山,在山顶栽上了象征中丹友谊的长青树。80年代以后,全镇改变了单一的用材林栽培,建立起各类果树苗圃120来家。90年代末期,逐步形成了覃家溶、伯友两个资产在300万元以上的苗圃大户。80年代,全镇有柑桔园近7000亩,产年量2500万公斤。水蜜桃2000亩,年产量600万公斤,盛产蜜桃的东门桥村被商贬称之为“湘北蜜桃第一村”。该村蜜桃占领了常德鲜桃市场的85%以上,成为全镇最具特色的水果产业。2003年常德市农业局在跑马岗村实施绿色果林低改项目,由此拉开了架桥镇果木大发展的新序幕。架桥镇80年代投资120万元,建起了架桥乡第一机砖厂、第二机砖厂,以后又投资50万元办起了湘沅化工厂,投资20万元将乡农具厂改造为乡粮油厂,投资50万元建起了印染助剂厂,投资40万元办起了乡印刷厂等等。1995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超过3200万元。利税达700多万元。90年代,全镇初步形成建林、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和销售为主的产业支柱,建成了以天鹅村、叶家坡村石材石料为主,马路村砖瓦制作和架桥集市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为主的四个民营经济小区。全年民营经济产值近3700万元,上交税金近250万元。2002年,常张高速公路破土动工,架桥岩石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仅2003年就有朝阳山、祠堂岗等11家碎石厂相继建立,创利税200多万元。1996年4月,投资近50万元在集市中心修建一条长700米,宽7米的水泥路,完成了相应的配套设施。2003年投资23万元进行了集市电力整改,增加市场电力负荷容量。1995年,投资近40万元开通了200门程控电话。1996年元月投资18万元,开通了有线电视。2003年1月投资70万元建成了自来水厂,解决了集镇居民及部分村民的用水问题。2003年12月,为了方便集镇居民以及早晚上课的学生,投资3万元安装路灯20盏。2006年7月已开始对全镇72公里乡村道进行硬化,到目前为止,已硬化11公里。全镇有歌厅1座,书店2家,个体商家270余户,每逢古历尾数二、七日赶场(俗称赶集)。新中国建立初期,境内有中药铺9家,1962年成立中心联合诊所,后名称几经变更,于1982年改为架桥卫生院。1988年投资100万元对乡卫生院进行了搬迁,现医院拥有B超、X光、血常规化验、肝炎检测等先进的仪器设备。1992年改名为桃源县肝病专科医院。由于境内沟港较多,水灾频繁,血吸虫广为流行,2004年,经多方努力,架桥医院定为省级血吸虫疫区重点整治单位。架桥镇栖凤山银杏参天耸立,寺庙古色古香,传说清乾隆十三年(1749年),村民见金凤凰在银杏树上戏耍,遂建立寺庙膜拜,并改基隆山为栖凤山。基隆山下建栖凤书院,1956年改为栖凤学堂,1984改为基隆中学。从1984年起,先后投资250万元搬迁了架桥镇基隆中学、中心小学,投资100万元改造了架桥镇中学、中心小学。全镇累计投资近50万元添置了各种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1996年又投资64万元新建了1500m2的乡中心小学教师宿舍。2004年,又投资30万元,对架桥中学、基隆中学和马路小学危房进行了改造。从1977年以来,教师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逐年上台阶,累计为大中专院校输送了2321名学生。
行政区划:架桥镇下辖村:六斗港村叶家坡村覃家溶村军溶村蔡家堰村铁炉岗村挖断岗村吴家桥村车堰村翰林桥村倪家溶村万代岗村跑马岗村让湖坪村石家坪村农团村其林岗村新桥坪村祠堂岗村天鹅堰村朝阳山村马路村南昌溶村
人口数据:架桥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30933男16125女14808家庭户户数8810家庭户总人口(总)30730家庭户男15977家庭户女147530-14岁(总)55880-14岁男29640-14岁女262415-64岁(总)2245015-64岁男1180515-64岁女1064565岁及以上(总)289565岁及以上男135665岁及以上女1539户口本地住在本地3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