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镇地图
桃花源镇相关地区地图:
道路交通
1995年以前,有镇级公路9条,1996年兴建了黄虎路长10公里,桃茶路5公里。1998年对县道X057水扬线11.2公里全部铺设柏油路面。2000年对319国道G1378+200至G1389+500长11.7公里公路进行扩宽并全部水泥硬化,在建常吉高路公路涉及我镇5个村,全长8.9公里,为我镇经济发展增强了活力。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我镇对13条村级公路的路基进行了扩宽整修,并积极筹措配套资金,纳入县级道路硬化计划,工程正在实施当中。重庆市酉阳县桃花源镇
更名批文:渝府〔2010〕122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酉阳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酉阳县人民政府:你县《关于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及更名的请示》(酉阳府文〔2010〕121号)收悉。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提高行政效率,市政府同意你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现批复如下:一、钟多镇更名为桃花源镇。桃花源镇管辖原钟多镇行政区域,镇政府驻地不变。二、撤销板溪乡,设立板溪镇。板溪镇管辖原板溪乡行政区域,镇政府驻三角村金园大道。三、撤销江丰乡,将原江丰乡所辖行政区域划归龙潭镇管辖。调整后,龙潭镇幅员面积377平方公里,辖2个社区、2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龙泉社区龙泉路28号(原龙潭镇政府驻地)。二○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管辖社区、村委会:5个社区:玉柱社区、城东社区、城北社区、城南社区、桃花源社区,10个村:龙池村、双福村、花园村、东流口村、天山堡村、凉风村、中坨村、梁家堡村、洞底村、青山村
历史沿革:桃花源镇历为司、州治所,清为忠孝里,民国分置为钟灵、多福两乡,1941年并两乡建钟多镇,1958年改公社,1974年复置镇。1997年,面积47平方千米,人口3.4万,辖新民、翠屏、碧津、桂芳、复兴、官仓坝、桃花源7个居委会和苍堡、泉孔、白鹿、凉风、中坨、大枝、大田坡7个行政村。2001年区划调整后,钟多镇管辖原钟多镇、钟南乡、小坝乡、钟岭乡的蒿枝村、银岭乡的白岭村、马鹿乡的杨井村所属行政区域,面积219平方千米,总人口7441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288人,辖34个村委会,7个居委会,镇政府驻地钟多。2010年12月24日更名为桃花源镇,辖5个社委会、10个村委会。
简介:桃花源镇地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城,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面积219平方公里,辖5个社区、10个行政村,耕地35326亩,总人口81040人,其中农业人口34772人,10065户,城镇人口46268人,13510人。
交通运输:渝湘高速公路横穿镇24.5公里,将投入18亿元,5条高等级公路连接镇,农村通达通畅工程、通组路、便民路建设掀起高潮,目前农村通达通畅工程在建16.3公里,通组路、便民路107.5公里,在建68公里。
未来发展:加快发展任重道远。到2012年,桃花源镇地区生产总值将实现15亿元,年均增长12%左右;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经济结构趋向合理,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政治更加稳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综合考虑区位、交通、资源等特点,发挥优势,转化劣势,大力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初步建成“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社会和谐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镇”。
更名逸事:“我们的钟多镇已经正式改名桃花源镇。”昨上午,酉阳县委书记陈勇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很是兴奋。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到底在哪里?近年来,全国30个多个地方争抢这个名头。此次改名,似乎意味着酉阳要抢先给出一个标准答案。早上7点,打开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栏目,就能看到酉阳的城市形象广告:“养生之地,世外桃源……”,陈勇说:“今年肯定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以旅游品牌为重点让酉阳走出重庆,推向全国。”他说,今年,县里将继续举办土家摆手舞文化节、中国西部攀岩邀请赛等大型活动。在酉阳拍摄的电影《摆手舞之恋》,将在影院上映。做城市形象广告,共投入1000万元。希望高铁伸进酉阳,陈勇笑着说,以前一些举措确实属于“眼球经济”。今年,酉阳将以工业化、城镇化、旅游产业化、城乡一体化四个方面“四轮驱动”,加速发展。这四个方面每个将启动100个项目。他希望,通过几年发展,让酉阳“崛起武陵山、领先渝东南”。如果高铁能够延伸到酉阳,将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