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南省电子地图 > 常德市地图 > 桃源县地图 >
桃花源镇地图
桃花源镇相关地区地图:

道路交通

1995年以前,有镇级公路9条,1996年兴建了黄虎路长10公里,桃茶路5公里。1998年对县道X057水扬线11.2公里全部铺设柏油路面。2000年对319国道G1378+200至G1389+500长11.7公里公路进行扩宽并全部水泥硬化,在建常吉高路公路涉及我镇5个村,全长8.9公里,为我镇经济发展增强了活力。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我镇对13条村级公路的路基进行了扩宽整修,并积极筹措配套资金,纳入县级道路硬化计划,工程正在实施当中。

重庆市酉阳县桃花源镇

更名批文:渝府〔2010〕122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酉阳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酉阳县人民政府:你县《关于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及更名的请示》(酉阳府文〔2010〕121号)收悉。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提高行政效率,市政府同意你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现批复如下:一、钟多镇更名为桃花源镇。桃花源镇管辖原钟多镇行政区域,镇政府驻地不变。二、撤销板溪乡,设立板溪镇。板溪镇管辖原板溪乡行政区域,镇政府驻三角村金园大道。三、撤销江丰乡,将原江丰乡所辖行政区域划归龙潭镇管辖。调整后,龙潭镇幅员面积377平方公里,辖2个社区、2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龙泉社区龙泉路28号(原龙潭镇政府驻地)。二○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管辖社区、村委会:5个社区:玉柱社区、城东社区、城北社区、城南社区、桃花源社区,10个村:龙池村、双福村、花园村、东流口村、天山堡村、凉风村、中坨村、梁家堡村、洞底村、青山村
历史沿革:桃花源镇历为司、州治所,清为忠孝里,民国分置为钟灵、多福两乡,1941年并两乡建钟多镇,1958年改公社,1974年复置镇。1997年,面积47平方千米,人口3.4万,辖新民、翠屏、碧津、桂芳、复兴、官仓坝、桃花源7个居委会和苍堡、泉孔、白鹿、凉风、中坨、大枝、大田坡7个行政村。2001年区划调整后,钟多镇管辖原钟多镇、钟南乡、小坝乡、钟岭乡的蒿枝村、银岭乡的白岭村、马鹿乡的杨井村所属行政区域,面积219平方千米,总人口7441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288人,辖34个村委会,7个居委会,镇政府驻地钟多。2010年12月24日更名为桃花源镇,辖5个社委会、10个村委会。
简介:桃花源镇地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城,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面积219平方公里,辖5个社区、10个行政村,耕地35326亩,总人口81040人,其中农业人口34772人,10065户,城镇人口46268人,13510人。
交通运输:渝湘高速公路横穿镇24.5公里,将投入18亿元,5条高等级公路连接镇,农村通达通畅工程、通组路、便民路建设掀起高潮,目前农村通达通畅工程在建16.3公里,通组路、便民路107.5公里,在建68公里。
未来发展:加快发展任重道远。到2012年,桃花源镇地区生产总值将实现15亿元,年均增长12%左右;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经济结构趋向合理,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政治更加稳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综合考虑区位、交通、资源等特点,发挥优势,转化劣势,大力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初步建成“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社会和谐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镇”。
更名逸事:“我们的钟多镇已经正式改名桃花源镇。”昨上午,酉阳县委书记陈勇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很是兴奋。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到底在哪里?近年来,全国30个多个地方争抢这个名头。此次改名,似乎意味着酉阳要抢先给出一个标准答案。早上7点,打开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栏目,就能看到酉阳的城市形象广告:“养生之地,世外桃源……”,陈勇说:“今年肯定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以旅游品牌为重点让酉阳走出重庆,推向全国。”他说,今年,县里将继续举办土家摆手舞文化节、中国西部攀岩邀请赛等大型活动。在酉阳拍摄的电影《摆手舞之恋》,将在影院上映。做城市形象广告,共投入1000万元。希望高铁伸进酉阳,陈勇笑着说,以前一些举措确实属于“眼球经济”。今年,酉阳将以工业化、城镇化、旅游产业化、城乡一体化四个方面“四轮驱动”,加速发展。这四个方面每个将启动100个项目。他希望,通过几年发展,让酉阳“崛起武陵山、领先渝东南”。如果高铁能够延伸到酉阳,将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

行政区划

桃花源镇下辖村:青山村桃花源村水溪村高田村双湖村双岗村黄土坡村金桥村金井村同仁村汤家山村联岩村白栎村虎形村井岗村金畔村伏图山村楠竹村蟠龙村官庄村上庄村农协村集云村马家坪村郑家冲村朝阳村三庄村茶庄村三合村双峰村

桃花源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9351男15278女14073家庭户户数8210家庭户总人口(总)28896家庭户男15014家庭户女138820-14岁(总)54310-14岁男27680-14岁女266315-64岁(总)2118415-64岁男1112315-64岁女1006165岁及以上(总)273665岁及以上男138765岁及以上女1349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8080

社会事业

桃花源镇社会事业发展较快,镇党委、政府在致力经济发展的同时,构建和谐社会,推进了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上,坚持严格责任管理,坚持优化服务,坚持以村为主,以避孕为主的工作方针,稳定了低生育水平,提高了人口素质;在民主法制建设上,认真落实了“五五”普法教育,进一步规范了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健全了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开展了民主评议干部和党员,全镇民主与法制意识进一步加强;在民政事业上,坚持以人为本,对优抚政策、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五保户政策以及残疾人照顾政策进行认真落实。全镇核准五保户300余人,落实最低保障对象123人,优抚对象169人,为残疾人和特困对象修建房屋20余栋,使社会弱势群体真正体会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教育事业上,近年来,全镇投入近100万元,兴建维护了中心小学礼堂、茶庄希望小学、龙虎完小、金畔完小,教育硬件得到进一步提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质量显著提高;在卫生事业上,健全了农村卫生防疫体系,有效地抵御了“非典”及其它重大疫情,中心卫生院医疗设施进一步完善。同时,紧抓禽流感防控、柑橘大实蝇防治和森林防火等项工作,成效明显。此外,国土资源得到了保护和合理利用,人大、政协、武装民兵、青年妇女、财政物价、文化广播、交通安全等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为桃花源镇的经济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