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河镇地图
漆河镇相关地区地图:
民俗文化
漆河镇属于黄石水库灌区,且有白洋河、麻溪河流汇于此,水力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现代工业、生活、农业污染,水质的所下降,建有重阳、红卫两个水轮电站。土地肥沃,阳光充足,主产水稻、棉花、油菜、柑橘、柚子、茶叶、马蹄、花生、黄豆等。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镇党委一班人积极带领群众奔小康,春抓良种推广,夏督科学管理,秋冬开发丘岗山地,使得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2003年全镇产粮39712吨,油料8294吨,棉花200吨,水果10000吨,蔬菜9100吨,苎麻120吨,茶叶20吨,木材采伐量940立方米,畜牧业;生猪出栏68750头,出笼家禽240万羽,工业产值12.04亿元。市场繁荣兴旺,人民安居乐业。
旅游资源
漆河镇属剥蚀堆积地貌--岗地,地势自西向东南倾斜,白洋河流经境内,可通舟辑;S306线、S227线、X055线纵横交错贯穿全境,县道乡道四通八达有350公里,各种机动车辆2450台。该镇1920年6月曾在新民学校出土商代太庙古物——青铜方罍皿天全,盖现存湖南省博物馆,底座已流失法国;1993年8月在松岭岗才曾出土三国时期军铜锅两口,现存县文管所,1978年春在玉凤坪村曾出土晋代“虎牙将军”银制和铜制印玺三枚及玉磺等文物,现存县文管所;镇龙村境内的寒风溪,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曾路过此地,并在寒风西溪石壁上书有“江山如画”四个遒劲大字,今字迹清晰可辨,传说禁碑垭曾是太平天国军队驻地,现有地名送将垭跑马岭,一天门可考。1921--1935年大革命时期,贺龙、萧克同志曾几度率部过境,驻扎在漆河镇万寿宫、关帝宫、重阳、六角堰一带。据传,古时候漆姓人家聚居此地,现有漆家山,故名漆家河。
基础设施
近几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取得了好的发展,如:村村通水泥路、通电话;农村水利建设及改造,农民文化生活建设等,农民的收入稳步提高。该镇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解放初期,漆河仅沿河十多间小铺,街道不足百米。解放后城镇规模发展迅猛,镇区面积达到6。1平方公里,有四个居委会,常住人口12179人,各种超级市场。自选市场近20家,年贸易额达1.8亿,镇区内有县属高中一所,教职工139人,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23人。镇属中学一所(漆河镇中学),小学十所,教职工318人,其中中级职称160人。幼儿园14所,县第三人民医院设于此地,有医护人员171人,病床100张,科室22个,新华书店、文化用品商店、建安器材、五金家电、银行、邮电、影院、歌厅、农贸市场、自来水厂等居民配套服务设施完善。
历史沿革
解放前漆河镇属漆河、莫林、莫溪三乡地域,解放后属第六区,辖漆河、放马、展旗、黄婆店、碌场桥、龙昌寺、华岩河、夺旗、狮子、聚宝、天宝、福星等12村。1951年1月,建立漆河镇,是桃源五个建制镇之一。1956年撤区并乡,漆河并入漆河乡,成为漆河、黄婆店两乡;1958年9月中共桃源县委在漆河乡和黄婆店乡进行建立人民公社试点,9月11日,成立桃源第一个人民公社--漆河人民公社;1961年8月,重新设区,9月缩小人民公社规模,漆河公社分为漆河公社、重阳公社、黄婆公社和涌泉公社;1968年6月,漆河镇被撤消该为漆河大队隶属于漆河公社,1981年8月22日,漆河大队自漆河公社析出恢复县属镇,1984年春,公社改为乡;1986年1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漆河乡、漆河镇、重阳乡合并为漆河镇;1995年11月15日,漆河镇、黄婆店乡、涌泉乡合并为漆河镇。
历史名人
中共中央委员天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天津市原市长聂璧初,常德市原副市长李少甫,湖南省劳动厅副厅长孙明初出生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