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南省电子地图 > 丽江市地图 > 古城区地图 >
金江白族乡地图
金江白族乡相关地区地图:

结构调整

按照"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农业发展思路,认真抓好"三农"工作,始终把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在抓好传统产业稳产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其它产业,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在种植业方面,立足我乡干热河谷气候优势,建成了以金江村、江边村的黄果、芒果产业和普勤村、罗玄村的核桃产业为典型的沿江水果基地、特色农业产品基地和干果基地,年内在金江邑马珍种植芒果300多亩,在江边席草地种植芒果、黄果、柑橘300多亩,核桃改良嫁接20000头。在养殖业方面,利用普勤村草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山羊养殖。年内普勤村共引进优良山羊2195只,黑山羊羊种15只,建成初具规模的养羊基地。同时,在其它村不断发展养猪、养鸡等养殖业。三是加大劳务输出力度。金江乡山高坡陡,土地面积少,剩余劳动力多,乡党委政府坚持"走出去,带回来"的发展思路。2006年向广东发达地区一次性输出29人。目前全乡外出打工人数共有648人,年收入达210万元。全乡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群众的收入日益增多,实现了该乡的经济稳步发展。

扶贫民政

年内全乡在扶贫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重点实施完成了普勤村整村推进项目。实施了水利、公路、能源、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工程,以及培育了山羊养殖产业,投入资金达107万元。小额信贷工作运转正常,按时回收了2005年发放的200万元的小额信贷扶贫资金,回收率达95%。2006年继续投放了200万元的小额信贷资金,覆盖全乡5个村委会,32个村民小组。完成了产构一组、江边一组、罗玄二组的扶贫项目规划编制和申报工作,目前正在组织实施。进一步落实扶贫结对挂钩制度。继续实行了乡科级领导挂钩一户、两名职工挂钩一户和村"两委"班子挂钩一户的个人结队帮扶制度,按照扶贫先扶智的原则,力所能及地为在校高中、大学生给予扶助。通过全乡各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金江乡2006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十五"扶贫突出贡献先进集体。民政工作:进一步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年内共发放救灾救济款145900元;共安排救灾大米70000斤,发放救灾衣物3000袋。切实做好优抚对象的生活保障,在"八·一",春节期间组织慰问和召开座谈会,及时足额兑现扶恤补助资金,把涉及优抚对象切身利益的规定落到实处,共发放6248元。做好低保、五保和农村特困户救助工作,全乡参加农村低保38户,年内共发放14980元,补助医疗救助款6150元。认真组织好困难党员慰问活动,春节期间重点对全乡困难户进行走访。认真开展残疾人工作,在四月份成立了残疾人协调工作委员会,并在九月份开展了残疾人实用技能培训,培训人数达65人次。并结合"春雨行动"、"爱心轮助"等一系列活动,切实将残疾人的权益维护好、保障好、扶助好。

生态建设

为了留住金江的青山绿水,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抓林政资源管理。乡人民政府成立了林政管理领导小组,认真落实林政管理目标责任制,严格控制生活用柴的采伐,严厉打击偷砍盗伐的行为,切实保住了森林资源。抓护林防火工作。大力宣传《森林防火条例》、《森林法》,发放防火责任通知书1100份,不断提高群众防火意识,严格控制火源,全面落实护林防火责任制,实现连续11年无森林火灾的佳绩。退耕还林方面。到目前为止,全乡共实施了退耕还林2048亩,为了巩固好原有退耕还林项目,严保质量关,加强跟踪管理,督促补植补种。

历史人文

金江因地处金沙江畔而得名。1988年以前是七河区的金江公社,随着行政区划的改变,1988年成立白族自治乡。这里以白族居多,与其他民族聚居。金江乡除汉、白族外,有纳西、傈僳、普米等民族,纳西文化、傈僳族风情文化、白族文化、普米文化、彝族麽梭文化等多种文化相互渗透与交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金江地处边远,信息闭塞,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遗存有待开发。一是对乡内历史、交通要道、战争等遗址和古迹进行调查;二是收集白族民间传说,造册成文学小传;三是收集当地人们节日、生活方式、嫁娶、葬礼等民风民俗;四是对各历史时期民歌、民谣、婚调、对歌、丧歌等民歌民谣收集整理成册;五是对金江比较有代表性的白族小调-《唱曲子》进行收集、整理、编辑、录制,邀请专家对其可行性考证,待时机成熟后逐级申报国家口传和非物质遗产。

基础设施

全乡基本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视、通讯、通气的基础上,一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顺利完成了长4800米的八厘母三面光水沟后续建设工程;完成了席草地移民区14条农田配套水渠建设工程,并且完成了270亩农田的捡石垒埂工程;完成了普勤村2500米的云南恒三面光水沟、蓄水量为5100立方米的大水塘建设,新修了11个小水窖,维修了长5200米的人畜饮水管道,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全乡三面光水沟改造率达95%。二是公路建设。通过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完成了长25公里的拉美公路和长3.5公里的云南恒公路,并对区乡路、罗马路、中江路进行了维修,实现了全乡组组通路。三是到年底全乡累计完成998口沼气池,进一步解决农村能源短缺的问题,全乡沼气使用率达95%。四是实施阵地建设和通讯信息工程。完成了普勤村98户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完善了普勤小学和村委会的办公条件,投资20余万元实施完成了产构、江边两个村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4236男2227女2009家庭户户数992家庭户总人口(总)4098家庭户男2115家庭户女19830-14岁(总)10210-14岁男5100-14岁女51115-64岁(总)291615-64岁男157515-64岁女134165岁及以上(总)29965岁及以上男14265岁及以上女157户口本地住在本地4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