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河乡地图
七河乡相关地区地图:
资源
境内土壤有棕壤、红壤、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植被多为云南松、混交林、灌木林等。盆地中五个村委会气温较高、土地肥沃,其它五个村委员会海拔差异大,羊见村委会的金安沿江一带属亚热带气候。后山村委会老凹各山则气温低、霜期长,有些村只宜种土豆、燕麦、青稞等。整个七河盆地的河水,主要靠黄山镇境内的文笔水库的水。丽江坝的河水汇集于关坡后,从关坡瀑布跌落七河盆地,1956年修成了长达41公里的东山河,可灌溉五个村委会农田34000亩,各村境内还拥有大小水库20多个,水利条件好,是丽江市的稻谷主产区之一。全乡以农为主,兼有畜牧业、花卉产业、露天蔬菜。粮食主产小麦、玉米、稻谷,兼有豆类、青稞、燕麦,经济作物有油菜、烤烟、大白芸豆等,还产有当归、天麻等药材和黄果、柑桔、桃、梨等经济林果。观音峡景区
观音峡景区位于七河乡西北5公里,与漾弓江峡谷接壤,其周边为古朴纯正的纳西村落、隽秀恬静的田园风光,冰凉清澈的龙潭泉水、雄浑壮观的河流峡谷,构成了一幅人文地理、自然风光相互交错的立体画卷,是一处避署度假、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在乡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下,经过招商引资,于2004年与南京宋城集团达成了投资开发西关黄龙潭景区的协议,经过一年的建设,观音峡景区于2005年3乐7日正式开园营业。景区先后兴建了16栋纳西民族街房屋,修架了一座通往峡谷的铁索桥,并开通了遂道,完善了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开发了田园漫步、休闲购物等旅游项目。该景区的建成,改变了丽江城区旅游路线“北热南冷”的现状,缓解了古城和雪山一线承受的压力,为丽江市旅游二次创业做大丽江拉开了序幕,认真做好以旅促农这篇文章,必将给西关村的群众带来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新农村建设
七河乡是丽江的“南大门”,是窗口,丽江机场、大丽铁路、大丽公路在这里交汇。为了保持一个优美的环境,让游客一进入丽江就能感受到纳西族的民俗风情。乡党委、政府在整治环境卫生、美化亮化等方面下了很大工夫。一是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新建了32口沼气池,全乡沼气普及率达91%,新建了农村新型卫生厕所58座,公厕2座,垃圾池12座,完善了村级卫生制度,使“脏、乱、差”现象得到治理,极大地改变了村容村貌。
二是打造“园林式村庄,花园式庭院”目标:按照乡党委、政府提出的打造“园林式村庄,花园式庭院”目标,积极动员全乡机关干部和人民群众植树造林,让荒山荒地绿起来。“七一”前夕,组织全体机关党员、干部职工和五个坝区农村支部党员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在大丽公路两旁和漾弓江两岸共种植5万株柳树,并对各支部的绿化带明确进行了划分。到目前为止,在全乡范围内共实施了三次美化绿化工程,累计种植川白杨、白杨、柳树等绿化树10万棵,先后在公路沿线撒播波斯菊和种植2万株玫瑰花,进一步绿化了家园,美化了环境;
三是认真开展美化亮化工程。:继续抓好对丽大路沿线的“穿衣戴帽”工程的收尾工作,实施了丽大路沿线房屋的刷白亮化工程,目前已见成效,形成一道白墙绿树的独特风景线,具有纳西族特色的瓦屋面,小四合院落,体现了民族旅游的特点;四是整治卫生环境。由于我乡区位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环境卫生特别重要。乡领导重视环境卫生工作,从村委会聘请了4名保洁员,专门负责大丽公路沿线及周边区域的环境卫生,规定每个月的4号、14号、24号为“村社清洁日”,将每个星期5下午定为“机关、单位卫生日”,保持本单位及分配的环境卫生区域整洁。坚持建、管、用结合,每年投入一定的资金,建设了一批妇女学校、篮球场、老体协场地等实用、必备的文化场地。通过乡党委、政府的积极努力,投资4.5万元的七河乡文化站修缮工作即将完工,七河乡电子信息阅览室有望在明年年初建成。我乡的前山、后山、共和三个村委会被列为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村,当前这三个村的阵地建设正在紧张进行之中。目前,七河乡每村都有一个妇女学校,10个村委会基本都拥有一个老年活动中心,其中,作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的五峰北排村的文化活动中心已经建成使用。诸多文化阵地的建设,极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积极推进了七河乡文化建设,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面貌;二是精神文建设制度持之以恒。我们继续坚持了春节组办、“三八”村办、“四·一八”乡办和机关单位轮流举办文体活动的制度。在一年一度的精神文明建设总结表彰大会中,表彰奖励了一年来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弘扬了正气,凝聚了党心、民心。七河完小、兽医站被评为区级文明单位,七河村委会被评为省级文明村;三是群众性文体活动十分活跃。全乡村组干部充分发挥主人翁的精神,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四是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取得新进展。通过示范点的建设,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在全乡全面铺开,全乡共评出了十星级文明户182户,其中,五峰下排组范美兰等2户还被评为市级“十星级文明户”,有力地推动了我乡的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乡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