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电子地图 > 汕头市地图 > 潮阳区地图 >
金灶镇地图
金灶镇相关地区地图:

下辖村居委会

仙阳村民委员会,澄港村民委员会,潮美村民委员会,溪头村民委员会,新港村民委员会,新基洋村民委员会,新荣村民委员会,新庙村民委员会,新陈村民委员会,舒荣村民委员会,彭厝村民委员会,前洋村民委员会,柳岗村民委员会,官坑村民委员会,河尾村民委员会,金溪村民委员会,径头村民委员会,沟头村民委员会,阳村民委员会,芦塘村民委员会,花园村民委员会,后洋村民委员会,华岗村民委员会,乐安村民委员会,外洋村民委员会,外美村民委员会,仙田村民委员会,石鼓村民委员会,东里村民委员会,河下村民委员会,东坑村民委员会,田心围村民委员会,玉路村民委员会,玉浦村民委员会,玉林村民委员会,大吴村民委员会,下寮村民委员会,金玉居民委员会

投资环境

农业基地:金灶镇是汕头市万亩反季节香蕉种植基地、汕头市三棱橄榄种植基地,也是汕头市潮汕蕉柑、三棱橄榄标准化栽培示范区。全镇年产各类水果约7万吨。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2.33亿元,农业产值2.79亿元。金灶镇已形成了平原地区的香蕉产业带,种植面积24000亩;山区和半山区的橄榄、杨梅、油甘产业带,其中橄榄种植面积近10000亩,杨梅种植面积超过10000亩,油甘种植面积8000多亩。近年来在山区形成了以鲜柿为原料的柿钱和柿饼加工产业。金灶镇农业经济正以果品种植为主体,鲜果加工为动力,不断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橄榄、杨梅“一会一节”:为提高金灶镇农产品种植的经济效益,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目的,金灶镇委、镇政府运筹帷幄,不遗余力地为农产品做好各种服务,解决农产品收获后的销售难题。其中,2004年底至2005年初,金灶镇委、镇政府成功谋划、组织了“中国百年三棱橄榄精品认证暨拍卖会”,有力地促进本地区三棱橄榄的销售,大大提高了三棱橄榄种植的经济效益,并带动其他品种橄榄的销售,使农民尝到了甜头,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2005年6月。暨三棱橄榄的成功拍卖后,金灶镇委、镇政府又成功举办了“金灶镇首届杨梅节”,通过游客自摘品尝、购买、游玩金灶镇的风景名胜,吸引外地客商前来采购等多种渠道促进杨梅的销售,打响“金灶杨梅”的品牌知名度,提高杨梅的经济价值。本届杨梅节共销售杨梅500万公斤,创产值1000多万元。通过“一会一节”的宣传效应,金灶镇的农产品和人文景观在粤东地区以至广东省内的知名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为把握这一契机,促进本镇经济的发展,发掘和开发本镇的旅游资源,结合本镇农业的特点,金灶镇委、镇政府目前正着力规划建设“金灶镇旅游生态农业大观园”该项目的规划建成将为周边市区如汕头、揭阳等地的市民周末提供“农村生态体验游”。通过游客在本镇的消费活动带动本镇相关行业的发展。
农产品深加工:同时,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金灶镇委、镇政府大力扶持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如鲜柿加工,几年前农民都是采取传统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包装方式也极其落后,产品未能进入超市销售,极大制约了该行业的发展壮大,在政府的帮助引导下,结合现代生产工艺,改进包装方式,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满意为目标,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链和销售方式。经过近三年来的发展,目前柿钱加工在金灶镇山区农村中已初具规模,为规范该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自2005年10月金灶镇人民政府便落实镇农业服务中心配合汕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组织制订了《潮汕柿钱地方标准》,该标准的出台有利于本地区柿钱加工企业可以参照标准生产,使企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目前,柿钱加工行业帮助金灶镇解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每日就业人数达到3000~5000人次,每日产值约30~40万元。每年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出路共计20~25万人次,年加工产值约1400万元。

历史古迹——涵元塔

涵元塔在汕头市潮阳区金灶镇南河南岸龟山,与揭阳市区京冈街道隔河相望。由明朝揭阳知县冯元飚倡建,卜地于潮阳境内。始建于明天启七年(1627年),建成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属砖石结构的八角楼阁式塔。塔坐东南向西北,高43米,空心、八面七层,内有螺旋形石阶可登塔顶,每层有门户通出塔廊。塔门刻有“涵元宝塔”四字。塔尖原有一铜质压顶,20世纪40年代中期遭雷击而残破。登塔顶可俯视榕江。塔南有石刻碑记5块,保存完好。

经济发展

金灶镇是汕头市潮阳区特色农业重点生产镇之一,是粤东地区橄榄、杨梅、香蕉、柿、油甘等特色水果的主要生产地和重要集散地。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薯类等。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食用菌、潮汕蕉柑、杨梅、三棱橄榄、乌榄、玻璃油甘、元宵柿、马蹄等。其中,三棱橄榄是金灶镇的特产,质优价高,供不应求,曾于1998年创下每公斤鲜果1400元的纪录。目前金灶镇有三棱橄榄8000亩,主要集中在官坑、芦塘、下寮、徐寮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