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贵州省电子地图 > 毕节地区地图 > 威宁县地图 >
金钟镇地图
金钟镇相关地区地图:

森林覆盖率高

金钟镇89.5%的面积是山区,森林覆盖率高,草资源丰富,为养殖黑山羊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这里的黑山羊吃百草,纯天然,绿色、无公害和肉质优良而远近闻名,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当地党委、政府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立足山区资源优势,结合实际,大力培植和发展黑山羊养殖业,经过努力,黑山羊养殖已成为该镇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支柱产业。为了帮助养羊农民解决养殖技术难题,该镇实行畜牧技术人员分户包干的方式,对养羊大户建立养殖档案,实施跟踪指导服务,降低了养殖风险,提高了山羊出栏率。为解决农户养羊投资难的问题,把黑山羊养殖与信贷资金结合起来,大力扶持农户发展养羊业。以则村十二组养羊大户胡忠祥在党委、政府和畜牧部门的帮助下,积极发展黑山羊养殖业,把放牧与舍饲结合起来,承包山林20亩,建设楼式厩舍300平方米,以放牧为主、舍饲为辅的方式进行饲养,年出栏黑山羊500多只,产值57万余元,并带动周围群众12户科学发展黑山羊养殖,增加收入。在做好品种改良、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和人工种草等技术服务的同时,还培育了一批黑山羊运销大户和经纪人,专门外出找市场、跑销路,解决销售难题,让大量黑山羊走出大山,源源不断的远销到昆明、曲靖、广西、广东等大中城市,养羊户和运销大户或经纪人实现“双赢”的局面。以礼村黑山羊运销经纪人吴建云,每月坐地收购黑山羊200多只,销售旺季时达500多只,运往昆明、曲靖。

社会总产值

2005年,乡及乡以下农村社会总产值1446万元,其中乡镇企业总产值140万元,工农为总产值1306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606万元,乡财政收入59.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82元。区域内各级各类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80万元,工商税收总额10万元,集市贸易成交额360万元。

全镇交通

全镇交通以内昆铁路为腾飞的翅膀,以102省道为主线,金钟镇道为支线,村级便道为辅助的公路网络已基本形成,部通车里程达80多公里;全镇已开通程控电话和手机互联网,建成四个广播站,一个闭路电视接收发射站。全镇共有各类学校26所,其中中学1所,小学25所,有教职工169人,在校学生6579人。“普九”工作于2002年底顺利通过地区初验。镇有卫生院1个,村组卫生个医疗诊所13个,医务人员总数52人。

经济状况

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等,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蔬菜、水果、干果、其中尤以蔬菜、水果和干果最为突出,是全县的蔬菜、水果基地之一。野生植物苦丁茶、桐子、天麻、香菇、五倍子、龙胆、小红参及其它中药材等,尤以桐子质量最好,是建立桐子基地最好选址。镇内有牧草山和林地10.9万亩,是发展畜牧业、经济林的有利条件,地下有煤、银、铜、铁等丰富的矿产资源。随着西部大开发,内昆铁路的修建和102省道的扩建,该镇的集镇建设已初具规模,逐步发展成为威宁的卫星小城镇,特别从县火电厂至大营沿102省道线,集山水、溶洞为一体,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景旅游区,在镇政府南部1.5公里处,有地势险要特色的老熊洞和相似黄果树瀑布的吊水岩瀑布,还有气势雄伟的大峨山,加之金钟镇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创造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各自独特的民风、民俗、民情,更是旅游开发中的宝贵资源,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养羊示范小区

全镇已建有2个养羊示范小区,养羊大户21户,运销大户和经纪人40多人,人工种植黑麦草、三叶草等优质牧草1200多亩。2007年,黑山羊存栏25300只,出栏21500只,经济总收入达2100万元,仅此一项,山区农民人均增收100元以上。

经济状况

2004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8144.38万元,乡镇企业营业收入70081.2万元,实际利用外资400万元,财政收入1372.9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87元。2004年,实施省级“科普先进社区”1个,市县级科教小康示范村各1个,市科技特派员试点项目村2个,农函大绿色证书培训班1期,在“科教进社区”活动中,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央精神文明指导委员会表彰为全国科教进社区活动先进集体,金钟镇黄牛冻精改良技术居于全省最高水平,獭兔养殖技术成熟推广应用,肉牛业和懒兔养殖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亮点。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要求,以全县六大主导产业实施意见为指导,全镇畜牧业、玉米制种、蔬菜、水果、马铃薯、稻田养鱼等一批农业主导产业,坝区推进无公害蔬菜、玉米制种、优质水果、稻田养鱼、莲藕种植、小春洋芋六大特色农业产业进程。金钟镇是一个在地域上涵盖城区、坝区和山区的典型农业大镇,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帮助指导下,2004年累计投资3814.224万元,完成水利工程897件,解决、改善土地灌溉面积1.5万亩,解决人畜饮水21182人,29440头。全镇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卫生、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市场环境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各族人民正依托地处县城的优势,利用金钟镇作为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的契机,努力加快城镇化建设,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各项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