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电子地图 > 安庆市地图 > 桐城市地图 >
孔城镇地图
孔城镇相关地区地图:

孔城名人



戴名世:戴名世(1653~1713)字田有,一字褐夫,号南山,别号忧庵。“桐城派”奠基人、文学家。20岁授街养亲,27岁所作时文为天下传育,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应级试,二十六年,以贡生考补正兰旗教习,授知县,因愤于“悠悠斯世,无可与语”,不就。漫游燕、越、齐、鲁、越之间。四十五年举应天试,四十八年,中进士第一,殿试中一甲二名,授翰林院编修。五十年科,左都御史赵申乔,据《南山集·致余生书》中引述南明抗清事迹,参2戴名世“倒置是非,语多狂悖”,“祈敕部严加议处,以为狂妄不敬之戒”。由是,《南山集》案发,被录下狱。五十三年三月六日被杀于市。著有《四书朱子大全》以及大量散文。同族后人戴衡搜集整理遗文,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编成《戴南山先生全集》14卷,光绪时刊行传世。施剑翘:施剑翘,桐城人。乱世三女性之一。1935年6月,施剑翘从太原来津投亲,开始实施她的替父报仇的计划。她跟踪查访孙传芳的门牌号、车号、每日行程,11月13日下午,她摸清披着黑斗篷的孙传芳进了居士林,返回取枪,在众多的香客间挤到前排,取出勃朗宁手枪,在孙传芳的身后连发三枪,一枪从右耳后进入,孙倒地后又补了两枪。当时现场大乱,施剑翘撒了已经准备好的传单,郑重宣布孙传芳是她打死的,一人做事一人当,不会连累大家。事发后警察局转法院,念其主动自首,又事出有因,被判7年徒刑,不久因南方革命形势的发展,在冯玉祥的干预下提前特赦出狱。其后她去南方做过一些革命工作。“文革”中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保护,1979年病逝。[《乱世三女性》(王开林著):唐群英、施剑翘、川岛芳子]

施从云:施从云(1880~1912)字燮卿。弱冠投军,选送入保定将弁学堂。历任排长、督队官。1910年新军第二十镇成立,任第七十九标第一营管带。与王金铭、冯玉祥发起组织“武学研究会”,秘密鼓吹革命。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力劝统制张绍率部起义未遂。次年1月,与王金铭发动滦州起义,宣布滦州独立,成“北方革命军政府”,被推为总司令,王金铭任军政府都督,被推为总司令,王金铭任军政府都督,率军登车西进,准备进攻天津。1月4日与清军激战于雷庄附近,清军诡称议和,将其诱捕杀害。

农业概况

孔城,农业特色明显,农业基础地位突出。孔城作为一个农业大镇,全镇共有耕地10万余亩,水面3万余亩,林地4万余亩,全镇共建优质水稻种植示范基地10000亩,优质油菜种植示范基地2000亩,优质品种覆盖率达95%以上。晴岚柑橘、太空莲藕、栏河的注册西瓜、南口的杂交高产制种以及三元种猪场的建立,经果林、生态林的大面积开发利用和农业产业化的兴起正成为孔城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石。

发展目标

目前,全镇干群正全面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着力实施“工业强镇、农业稳镇、城镇靓镇、商贸活镇、旅游旺镇”五大发展战略,同心同德,奋力拼搏,为“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率先崛起,构建魅力孔城”而努力奋斗!

城镇建设

孔城,城镇创建深入人心,集镇建设初具规模。孔城自古就是商埠重镇,古镇新街相互依存,相得益彰,镇区道路三纵四横,四通八达,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达1.81万人,人均拥有绿地面积3.2平方米。

工业发展

孔城,工业基础雄厚。镇内工业企业起步早,发展快,拥有桐城市“十强企业”两家,分别是华祥集团和龙达集团,“三十强企业”乐健食品公司、友源食品公司是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旭升公司、联胜公司、桐兴公司、汽车部件公司、吉龙塑业等一批成长型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全镇已形成农机配件、机械制造、建筑建材、塑料化工、印刷包装、家具装潢等几大产业,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达10亿多元。以东城工业园和高桥工业园为支撑,以省道228线为主轴的十里工业走廊将成为招商引资的载体和本镇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

名胜古迹



尹宽墓位于兴店镇双墩村。该墓坐西朝东,墓冢长3米,宽2.8米,冢后垒环形土圹,中嵌墓碑,楷书“尹硕夫之墓”。尹宽(1897--1967),又名硕大、尹有益,化名石人、王竞博等,桐城兴店镇雪池村人。旅欧少年共产党创建者之一,中国共产党早期社会活动家,中共领导成员。1986年全国党史会议正式决定将尹宽列入《中共党史人物传》列传条目。现为桐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山桥:南山桥,位于桐城市区东北的高桥镇双山村的田间小道上。其二面平畴,溪水流经其间,来往阻隔,行人多为所苦。相传戴名世中年安砚乡里,目睹此状,乃倾囊沿溪主要路口建五座石桥。行人称便,心甚德之,择四桥中之大石桥,名之曰“南山桥”。桥长7.5米,宽1.2米,由三根麻条巨石组成,桥孔6.5米,桥面宽坦,桥基坚实。稍有所损,村民辄修之。桥头勒石立碑,楷书阴刻“南山桥”三字,字迹清晰可见。另有永德桥、五里桥、八里桥、了了桥。“了了桥”是戴氏连建四桥之后,所修的一座小石桥,耗尽所有建桥资金故名。

历史悠久

孔城,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宋《元丰九域志》载:“淮南路舒州九镇,孔城即九镇之一”。镇内明清古迹比比皆是,“桐城八景”中“孔城暮雪”、“荻埠归帆”、“桐梓晴岚”三景出自孔城;镇北有“江北小九华”之称的著名佛教胜地——藻青山,山顶建筑风格迥异,山色秀美妙趣玲珑;镇区内孔城老街,全长2公里,临街铺面保存完好,是华东地区保存最为完整、体量最大、原汁原味的一条老街。著名的桐乡书院、朝阳楼坐落其中,沿街建筑风格古朴苍劲,木制阁楼、青石板街面更是江北奇观。镇党委政府正全力配合中坤集团做好老街开发与修复工作。清代文学家、“桐城派”代表人物之———戴名世,于康熙五十二年卒后,葬于今清水塘村南山岗,其墓俗称“榜眼坟”,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