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电子地图 > 潮州市地图 > 潮安县地图 >
磷溪镇地图
磷溪镇相关地区地图:

行政区划

磷溪镇位于潮州市东部毗邻铁铺镇、官塘镇及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西与潮州市湘桥区桥东街道相连,西南部濒临韩江东溪,与江东镇隔江相望,东北部青岚山区接壤饶平县。镇域面积69.4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磷溪镇人民政府驻溪口,距潮州市5公里。溪口,又名磷溪,因地处北溪上游顶溪仔汇流出口处而得名。溪口大桥连结北溪两岸,东接安黄公路,南通安澄公路,是沟通潮州、澄海、饶平、福建的交通要道。相传村东北的麒麟岭石龙伸过北溪贯于村间,又得名“麟溪”,后人写成“磷溪”。宋末创乡,初有沈、夏、巫、吴、陈、何、李、方、薛、曾、邱诸姓。南宋末年饶平石井村人刘建阳迁入后,其他姓氏逐渐星散。现以刘姓为主,少数姓方姓陈。解放前夕属东厢乡,现属潮安县磷溪镇。因人口众多,行政上分设七个村。

区域发展

磷溪镇发展形势乐观,镇党政班子和当地干部群众上下同心,一心一意抓经济,谋发展,汕汾高速公路延长线贯穿镇域,潮揭高速公路在慎内开设互通路口,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韩江截流形成的磷溪镇反农田的自流灌溉又为当地创造了新的机遇。

区域优势

磷溪是潮安的农业大镇,传统农业遐迩闻名。连年来,镇政府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引进良种良法,不断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综合效益,全镇形成了优质水果、花卉、冬种蔬菜、优质薯四大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享有盛名的大果甜杨桃、溪口香蕉、生柑等优质水果种植面积达1万亩。磷溪区位优势日益凸现,投资环境前景良好。近年来,磷溪镇委镇政府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做好科学规划,进一步解放干群思想,更新观念,加强执法环境、市场环境和服务环境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工业发展环境。2005年全镇新增工业企业10家,其中规模上企业2家,新增个体户42家。制鞋业初成规模,工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气候特点

(1)雨量充沛,但分配不匀。平均年雨量达到1688.3毫米,每年4~9月雨量占全年的84%,10月至次年3月只占16%。一年中雨量以6月上旬为最高峰。(2)气候温暖,夏长冬短。年平均温度为21.4℃,每年最高温度是7月曾达38.3℃,最低温度1月13.2℃。每年3~12月的月平均气温大于15℃。只有1月、2月的月平均气温小于15℃。(3)日照充足,差异较大。年日照时数平均1996.6小时。(4)季风盛行,东南季风为主。春、夏、秋三季盛行东南风,夏季更盛,冬季(11月至次年1月)盛行偏北风。(5)常见的灾害天气有低温阴雨、暴雨、台风、低温霜冻和寒露风。也有龙卷风、冰雹和春旱

建置沿革

1949年10月潮安县解放后,全县划分八区,磷溪与官塘、铁铺当时合并为第四区,区址在官塘石湖。1952年5月,本镇域从四区划出建第十三区,设区址于溪口“荣裕大厦”,辖今全镇的30个村及潮州市桥东办事处的黄金塘、六亩、卧石、社光、涸溪等管区。1953年,十三区分十三乡。1955年5月,十三区改称磷溪区。同年,割出西马桥归意溪镇。1956年2月撤区并乡,原磷溪区撤消,十三个乡并为四乡。同年,在四乡中先后成立了36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高级社)。其中,磷溪乡13个。1956年12月,磷溪乡、西八乡合并称磷溪乡,福塘乡、旸坑乡合并称福塘乡。1957年,划出涸溪归潮州镇。1958年9月,磷溪乡、福塘乡合并成立磷溪人民公社。下属设置管区及营连排组织,后编为章福、塘边等33个大队。1959年因建岗山水库,岗山村民迁居六亩大队。1961年4月,磷溪公社以原二个乡分为磷溪、福塘二个公社。同时,部分大队按村分开自成大队。1963年,磷溪、福塘二个公社又并为磷溪公社,辖原41个大队并为24个大队(此后又有部分大队分拆)。1979年,割出黄金塘、六亩、卧石、社光四大队归潮州市桥东公社。1983年7月撤消人民公社,恢复区建制,磷溪公社改称磷溪区,原30个大队分别改称为乡。同时,部分乡恢复传统名称。1987年3月磷溪区改称为磷溪镇,辖区30个乡分别改为村。1990年,塔后村从仙河村分拆出来,磷溪镇辖31个村。

面积人口

面积:磷溪镇人多地广。总面积为73.48平方公里(即110220亩)。其中耕地22977亩,林地38173亩,园地22161亩,水面9406亩。居民点与独立工矿用地7077亩,交通用地1062亩,水利用地1718亩。
人口:磷溪镇居民都为汉族,祖籍分别是于南宗、元末清初从福建江西到此移民定居。全镇人口总数76000多人(居民人数3482人),现按地域划分为31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