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省电子地图 > 十堰市地图 > 竹山县地图 >
柳林乡地图
柳林乡相关地区地图:

茶乡建设

信阳市河区柳林乡走“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路子,做大做强茶产业,建设茶乡新农村。柳林乡共有茶园15000亩,其中1.1万亩为开采茶园,优质茶园8000亩,品种老化需改良品种2400亩。近几年,该乡平均每年产干茶23万公斤,其中优质茶9万公斤,售价在每公斤100元左右;中档茶10万公斤,每公斤50元左右;低档茶4万公斤,每公斤24元不等。仅茶叶一项每年税收58万元,占全乡财政总收入的21%。目前茶产业已成为该乡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一项支柱产业。该乡培育龙头、拓展市场、打造品牌。按照做优、做大、做强的原则,着力扶持培育粒粒香红茶、青石岭茶以及村南林场等几家具有较强实力和带动力的“加工外向型”龙头企业。鼓励优势龙头企业采取联合、入股、兼并等市场运作方式,组建茶叶企业集团,提升市场竞争力。通过政策约束与市场引导,统一打造柳林茶品牌。同时,该乡统一标准、加强监管、确保质量。强化茶农、茶企、茶商的标准化意识,逐步形成了基地建设、生产加工、产品包装的标准化,使标准化生产成为生产者、经营者的自觉行动。并重点要做好柳林茶品牌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和产品质量标准的制订与实施工作。加强茶园管理、采摘加工、包装销售的全过程监管,确保柳林茶品牌打得出、打得响、打得久。此外,该乡强化培训、科技兴茶、提升品质。紧紧抓住“信阳红”红茶研发的机遇,充分利用科研院校的科技资源和人才优势,采取“产、学、研”合作和“农、科、教”结合的新机制,针对柳林茶的工艺创新、精深加工的突破以及产品创新、保健功效等方面重点研发,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茶叶生产效益。并健全科技推广体系,加快茶叶技术推广,结合手工茶炒制技术比赛让茶农、茶商、茶企业的从业人员受到一次全面的专业技术培训,着力提高他们从业的科技水平,培养他们知茶、爱茶、做茶的浓厚情趣。

堵河源

堵河源于2003年8月被湖北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堵河流域民间文化资源丰厚独特,地域文化古老神秘,现已挂牌为“堵河源文化生态保护区”。堵河,古名“武陵水”、“孔阳水”,又名“陡河”。堵河发源于神农架大九湖,贯穿竹山全境,主要位于竹山县柳林乡和官渡镇,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之一。堵河不仅是竹山的母亲河,还由于“峰奇洞诡峡险”的魅力,成为神农架、武当山“后院”最美丽的绿色走廊。堵河自大九湖喷涌而出,如巨龙吐涎,在森林峻岭中奔突不止,并由此形成108道千姿百态、气韵非凡的瀑布,长达4千米,形成瀑布群,令人叹为观止。瀑布群内还有野人洞、天生桥、白虎涧,景色宜人。堵河洪坪段水流清澈,蜿蜒逶迤,两岸山秀峰奇,更为奇特的是岩溶洞处处可见。白岩寨洞、老龙泉洞、飞龙洞、白龙洞、黄龙洞、青龙洞,每个岩洞可以同时容纳千百人参观,岩洞泉水叮咚,钟乳石千姿百态,洞形更是诡异奇丽,让人流连忘返。堵河源流域物种丰富,其中珙桐、金雕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有67种,原始、古老的色彩很浓。此外,堵河流域还有驴头峡、武陵峡等奇观异景。

墨池

墨池位于竹山县最南端,东南与原始森林神农架连界,西与重庆大巴山脉的巫溪接壤,北衔秦岭之尾。墨池地处峰峦叠嶂、峡谷林海的盆地之中,形状如砚池,故名“墨池”。这里风光奇丽,大自然鬼斧神剑,造出南天门、梭罗树、令牌寨、白岩寨、老龙泉溶洞、鱼洞子、黄龙洞、真假瀑布等景观。
南天门亦称南山,位于墨池南面,长村坝至斑竹园之间的高山顶峰。山顶有一岩壁形似两扇大门,云遮雾掩,站在山北沟底向南仰望,好似南边天空中隐现出一大门,给人以遐想,故名“南天门”。
梭罗树位于墨池以南的干溪坪,其根中空,可容三、四人席地而坐。这棵珍奇古树,历经岁月沧桑,仍旧枝繁叶茂,在高山林海中更显大气雄伟的风姿。它是鄂西北梭罗树之首,相传30年开一次花,60年结一次果,因其果似罗汉,故名“罗汉果”。
令牌寨位于墨池对面的山半腰,山寨下有一高一矮两个拔地而起的石峰,高于附近所有树木。其中高的有50米,矮的约40米,远望形似大巴山区道人驱鬼降妖时使用的“令牌”,故名令牌寨。
鱼洞子位于墨池下方半山之中,每逢春夏之交,在连降大雨之后,洞中流水量增大,洞中的鱼就随水而出,故得此名。鱼出时,当地农民以背篓等工具在洞口接鱼。这种鱼洞子在墨池以下至渣鱼河等地还有好几处。当地人把这种从洞里流出来的鱼,称为“钱鱼”。
真假瀑布位于墨池下游。有一个高约200米的悬崖,半山有一深槽,似洞非洞,槽内有一股盆粗般的山泉垂流直泻,长百余米,流经4至5个石阶,水花飞溅10余米远,形成约4米宽的瀑布,此即真瀑布。假瀑布与真瀑布相距约两公里,宽约3至4米。白色岩壁中夹杂着斑斓小石点,形似水。山脚处白色石块绵延起伏,酷似雪浪卷花。难怪当地人说:“远看是大水,近看也是水,是水不是水,根本没有水。”

简介

柳林乡位于竹山县南部山区,堵河源头。地跨东径109°53′~110°8′,北纬31°31′~31°52′。东与房县毗连,南与巫溪县、神农架林区为邻,西与竹溪县接壤,北与竹山县官渡镇交界。版土475平方公里,森林81万亩,耕地3万亩。辖15个村、4190户、15600人。乡政府距县城95公里。

名胜古迹

柳林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境内名胜古迹繁多。分别为,神石:老铺的蛤蟆石(又名飞来石),南山的晒金崖、石阶;奇树:北山婆娑树,杨山千年古杏,牌楼珠年古杉;古寺:北山定相寺,南山灵峰寺,扯旗尖卢林庵、古城墙。历史上素有“先有南北山,后有四五祖”的说法。古代的白居易、张商英、程梦麟等名人在此也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和石刻手迹。

红色革命根据地

柳林是一块红色土地,最早的东区苏维埃政府成立于柳林。在大革命时期,柳林人民为革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和牺牲,献出了2128个忠诚之儿女,仅1932年2月--6月被杀革命志士达960人,被杀绝户达300户,新四军42团长熊桐柏就长眠于柳林河畔,著名的革命烈士王绍之(红三军政委)、王达强(原湖北省委常委,团省委书记)就出身于柳林乡。1951年中央南方慰问团慰问苏区人民在柳林如开大会,台前书:“刑场上、牢狱中,如许健儿成烈士;大河边,一杯浊洒慰英灵。”以示对先烈的缅怀。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为修建古角水库,柳林人民又献出了宝贵的2460亩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