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省电子地图 > 十堰市地图 > 竹山县地图 >
楼台乡地图
楼台乡相关地区地图:

教育

楼台乡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楼台乡共300余名毕业生参考上市重点高中正取线59人,上一般高中正取线183人。骄人的成绩,与其苦练内功,坚持内涵发展分不开;与科学合理“定好位”,严谨务实“迈好步”,与时俱进求效率,众志成城奔目标分不开。楼台乡中心学校对初中生的培养目标是“让每个人成才,让每个家庭幸福”,强调文化学校、平民学校、成功学校,其核心就是“扫地也要扫出第一”的“平民教育”办学理念:让农村的孩子通过接受教育、获取知识和技能来改变自己家庭命运,走上幸福的道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从思想品德到身体素质、文化水平都能得到提升;绝不放弃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成功、成才。“凡事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得更好”是楼台教育工作者的一贯作风。好学生是“管”出来的,而不仅仅是“教”出来的,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潜能可以通过科学的“精致管理”策略得到有效开发。楼台乡中心学校对学生一天的管理分二十余个时间段,学生的生活习惯已内化成学生的学习习惯,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当习惯内化为品质,能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在教学上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这是楼台乡中心学校对教职工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做每一件事都从精致化方面考虑:在工作着力点上做到“严、精、细、实、新、恒”;在组织管理上重年级组、备课组、班级任课教师团队的建设与考核;在资料选择上,不再用陈旧资料,编写最适合的练习,提倡“宁可教师多费时,不让学生做费题”;在教学过程监控上,每周校班成员听评课不得少于10节,实行早晚自修导护责任制,实施周训制;在计划安排上,做到有利于学生合理调整学习时间和内容。楼台乡中心学校教师在构建有效课堂上非常下功夫。学校的生命是质量,提高质量的关键是课堂,课堂的焦点是教学效率和效益,按照“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彰显个性、教后反思”的思路,抓备、教、改、辅、考各环节的质量,组织教师对照有效课堂标准,查找自身的不足,研讨改进方法。坚持常规听评课制度,开展学生评教活动。对课堂效率低下的教师实行结对帮扶,限期整改提高。优化管理措施,不断使管理策略优化,管理过程细化,把管理要求内化成教师的需求。

重要景点

沧浪山:沧浪山主峰耸立在竹山县楼台乡境内,海拔1825米,是县北第一峰。其支脉东接房县,北连郧县,西近陕西白河,绵延于两省4县10个乡镇。沧浪山峭壁千尺,翠林密织,涧深水幽,鸟鸣猿啼,云烟变幻之中道观庙宇若隐若现。沧浪之名是来自真武修道的传说。真武本欲在此修炼,至峰顶后,哪料山体忽然摇晃欲倾,立脚不住,于是弃该山而另就武当,该山便得“跄踉(沧浪)”之名。沧浪山的古建筑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自上而下有老君庙、五佛洞、皇经堂、灵官殿,金顶共五大庙组成的建筑群。老君庙位于山腰,一进两幢,正殿、耳房计40余间,供奉“祖师爷”等神位,殿内壁画栩栩如生。沿老君庙背后上山,约5公里处即是五佛洞,洞中宽敞,洞外险要,内有殿堂六间,供奉着五尊菩萨,庄严静穆。沿五佛洞右上行4公里到皇经堂,有殿宇4间,正殿供奉神像,偏殿藏有经书,殿前立有碑石。自皇经堂攀扶铁链爬过悬崖脊上的“百步梯”即达灵官殿,殿内有数尊神界武官泥塑像,殿前峭壁形如削玉,视之令人胆寒。沿灵宫殿蜿蜓而上1公里便至“金项”。殿的右侧有一股清泉从石缝中涌出,终年不息,清甜可口。沧浪山的庙宇建筑历史悠久,精巧雅致,具有浓厚的宗教文化气息。更为奇妙的是:一山兼容两教——老君庙专作道场,五佛洞笃行佛事。二教和谐相处,共同接纳四方八乡的善男信女。